【学生作品】(73)坐在如阶上的男人 (《新课程报•语文导报》高中刊第20期)
坐在台阶上的男人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一(4)李沁雨
一个男人,四十左右的样子,坐在台阶上,翘着二郎腿,拖鞋晃晃悠悠地挂在脚上,手中夹着一支烟,目光深深地投向远方。
我每天下晚自习的时候都能见到这个男人,坐在一幢居民楼的门口的台阶上。那里很暗,要不是旁边小商店的灯光和他手上若有若无的火光,我很难发现他。
我很好奇,于是,我开始推测他的身份。他可能是旁边那个小商店的民工,趁着生意清淡,溜出来纳纳凉;但我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商店里不是有凳子吗?他为什么不坐干干净净的凳子而非要坐脏兮兮的台阶呢?很显然,他不是商店的员工。难不成是散步的,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不对,不对,谁会一连几天这样啊,这儿又没什么风景,就几幢楼而已。要不,是那小工厂的员工?不可能,那小工厂早就关门了。他到底是谁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来几天,他还是静静地坐在那台阶上,注视着远方,好像在等什么人似的。
直到有一天,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在他面前停下来,他站了起来,接过那个女孩的车,两人一起静静地走进那幢居民楼,消失在黑暗中。
我知道他是谁了,他是一位父亲,一伴辛苦等女儿回家的父亲!
我震惊了!父亲,这应该是最好猜的答案,我却忽略了!顿时时,我心里凉凉的。
回到家,爸爸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一听到我的钥匙声,他马上醒了过来。
“你回来啦,有没有饿?要不要吃点什么?桌子上还留了一碗莲子汤,你把它喝了吧,我先去睡觉了。”
看着爸爸头上几根刺眼的头发和微驼的背影,我一时语塞。
简评:
本文成功之处有二:一是写父亲等孩子回家,不直接写,而是从猜测男子身份写起,最后揭开迷底,让文章有波澜,有间架,引人入胜;二是文章结尾写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与等待,由人及己,进一步深化主题。文章语言朴实简练,能克制情感,做到“以冷静之心思,写热烈之情感”,让情感从故事中渗出,有余味,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