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宋彩霞诗词之情理

英子评诗·35辑

小议宋彩霞诗词之情理

南国英子

纵观历代诗歌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某种深刻的感受,产生了一定的激情,当词语不足以表达这种内心感受的时候,往往要生发感慨。所以,言理也就成为了抒发感情的一种更直接的方式。但是,公式化、概念化、没有真情实感的空泛议论,是不足取的。正如沈德潜说,诗歌要“含酝藉微远之致”,就必须“借物引怀以抒情”。这就强调,言理要和一定的艺术形象相结合,没有形象的议论是空泛乏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要注意情理的有机相融。宋彩霞老师的诗词情寓于景,理蕴于物,情理相生,浑然一体,耐人寻味,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以下几首作品可见一斑:

过龙江

云低天拍水,一望势滔滔。

莫怪清流细,能生白浪高。

波从桥外泻,韵向岸边淘。

我取龙江墨,燕山煮小毫。

英子简评

“诗缘情而绮靡”,但诗歌的抒情又受理性的制约。情是一种审美激情,理是一种审美意识,二者构成了诗歌内容中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范畴。此律以过龙江所见悟出了独到的哲思,并着上鲜明的感情色彩,景、情、理三者合一,言简意深,尤为可赏。首联写所见之景,“云低天拍水”这一景观夺人眼目,缘于“低”与“拍”二字的妙用。云低,似与水相交,故天可拍水矣。此“拍”力度极强,拍起了浩荡之势,故一眼望去,龙江水势滔滔。诗人由此景自然想到“莫怪清流细,能生白浪高”,此联蕴理丰富,白浪之高,乃细流汇成也。正如荀子的《劝学》中所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其写法亦与之类似,巧妙借助于物象去传达出深刻的道理。颈联则以景语道出内心的希冀,情景交融,亦含理味。因白浪之高,越过了桥面,正可谓“水满则溢”也。浪急天高,水波外涌,浩浩水势已急不可耐地往外泻,此句彰显笔力,尤见宏阔之气象。对句“韵向岸边淘”渐入“有我之境”,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诗兴大发的激情诗人欲歌一曲。尾联更是豪气千云,诗人豪取龙江之墨,于燕山煮笔,谱写恢弘诗篇。此联避俗出新,大气浑然。

作者巧妙地将情与理蕴含于龙江之景,以龙江景象为情感的依托,理趣的载体。颔联借清流、白浪等物象表达深刻的哲理,“生”字传神。颈联借龙江浩荡的水势之景表达漫溢的诗情,寓情于景。全诗大气豪迈,语势高昂,意脉贯通,实不输须眉也。

京城初雪

好雪动高情,相期在北京。

楼从天外白,窗自梦中明。

霾雾沉浮远,飞花往返轻。

飘飘柔扑面,俯仰觉冰清。

英子简评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环境的污染是全球性的大问题,尤其是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与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里,雾霾天气已经成为最可怕的杀手。北京是雾霾天气的重灾区,是无法享受到海南那种“天蓝蓝,海蓝蓝”的优质空气的,正如作者在《苏幕遮·京城一日》一词中所写:“恨无穷,霾不尽。大野寒欺,路上人沉闷。口罩遮腮眉一寸。缓缓车流,十里成蛇阵。  冻云深,昏月近。暮想朝思,不得东风信。更向高山深处问。天若有情,许个蓝天印。”所以,“许个蓝天印”也只能是期盼罢!但是京城的一场初雪,即刻将霾雾荡涤开去,给人带来几许清新之气。

此律开篇以“好雪动高情”总起,对句叙事,拟人手法运用自然贴切,如雪花飘来般缓缓导入。颔联侧面烘托雪景,上下分句情景交互。“楼从天外白”写出高楼覆盖白雪之景;对句语言优美蕴藉,语意双关,此窗,既是客观意义上的窗户,亦为“心窗”,雪就如美丽的梦一样明净、无尘,心灵的窗户自然着上了雪梦明朗的色调。此联景中含情寓理,细品出味。颈联继续深化,由于雪景带来的清凉,心境渐朗,那霾雾已然远去,也带走了沉浮之气。此句含义隽永,直抵内心,观照社会,语淡意深;对句“飞花往返轻”甚是轻灵可爱,状雪花飞舞时的轻盈之态,借景抒情,传达出内心的喜悦之情。试想想,荡涤了雾霾,留下了澄澈之境,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喜呢?此联以景语道出无尽的情怀与哲思,最为可赏。尾联以自我感受间接赞美雪的冰清玉洁,而这,正是诗人的追求。

全诗句句含情蕴理,然不觉生涩,让人在感受雪之晶莹的同时,心灵亦受到一场洗礼。作者巧以景抒情,善以物说理,显得自然真切,余韵悠长。

酷相思·蝉

时令转凉,今夜忽不闻蝉鸣,感叹蝉之生命何其短暂!

不管生涯难满岁,旦和暮、欢声沸。要人晓、心宽愁便退。一曲也、风儿醉;再曲也、云儿醉。

饮尽风烟何有泪?恨好调、无人对。月光冷、枝头寒露碎。欢尽了、休回味;悲尽了、休回味。

英子简评

当外物在某一点上给人感触,便会激发出创作的冲动。这首词给人的感觉是一气呵成的,以蝉短暂的一生道出人生几多感慨,读来引人深思,亦令人喟叹唏嘘。

开拍即写蝉不管生涯多么短暂,一样从早到晚地欢唱,暗示其乐观的心性。由此起兴生发出“要人晓、心宽愁便退”之感,意味深长。人生在世,亦是如此,如果心宽,忧愁便消。结拍“一曲也、风儿醉;再曲也、云儿醉。”以循环反复之语显示出蝉儿自在高鸣的情态,亦是借物抒怀,表达自身的人生观。

过片句“饮尽风烟何有泪?”塑造了一个历经人生风霜而看淡红尘的形象,因为泪水早已经被风干,不会再轻易地流泪,恨只恨自己的好调无人欣赏,无人对唱。“恨好调、无人对。”道出了曲高和寡、知音难寻的一种隐恨。因恨而倍觉“月光冷、枝头寒露碎”,进一步营造凄清之境,以景渲情。既然高枝鸣唱无人以对,且随他去吧:欢尽了、休回味;悲尽了、休回味。此结拍暗含一种无奈,顺其自然之心态尽在其中。过往的一切都不去回味,因为回味亦是徒劳。喜也好,悲也罢,就让这悲喜故事随着岁月一起风干吧!只要在短暂的生涯里曾经唱过人生的乐章就已经足够。

作者以情贯穿全词,蝉的鸣唱溅起了词人情感的波澜:由听蝉而悟心宽,到淡漠红尘,进而恨无知音,最后再回归平静。虽然说词以情长,但在以情推进的同时,人生之理亦含其中,情理双线导入,从而完成了蝉这一形象的塑造,并在蝉的身上体现了自我的情志——一个追求精神高洁、于诗词世界里自在吟唱的歌者形象呼之欲出,给人以一定的震撼力。

作者简介

        宋彩霞,笔名晓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公开出版诗词、诗论、新诗、散文、报告文学专著十余种。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五百余篇。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