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锭子为何名声大振
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数种,大腚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姓名等。
由于前几年位数不多的银锭基本上被藏家收入囊中,市场上真银锭所剩不多,能见到的很多都是几年前造假者做的白铜仿品。这两年银锭不太火,所以造假者并没有去刻意改善银锭造假的技术,相对于银元的造假手段,真银假锭还是比较好辨认的。
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银锭,就是这些银锭中,还有多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这是由白银作为称量货币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大家收藏的重量与当时的标准不符就要警觉。但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统一的规定,通常的是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三种银锭,五两以下为碎银,主要限于市场流通,补零等使用。因此市场上出现清代银锭有叁拾两、肆拾两、壹佰两,甚至两佰两以上的大锭,都应该是假锭。据历料记载,中国镇库大锭清代只有湖北铸有100两的镇库银,在什么地方已不知道,而明代500两的镇库银,1900年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抢去,早已不知去向。听银锭的声音主要是防包壳假锭,对有疑问的银锭,拿另一个银锭敲其锭,若有空心声或破声应是包壳银锭。
明代末期五十两银锭一枚,后在流通过程中加盖‘康记’戳印,重量:1854.4克,清代马蹄锭由此演变而成,存世少见。2008年成 交价64960元。
古代商贸货币主要为金属,最小的单位是铜钱一文,明清时大约两文买一个包子,“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一贯铜钱即1000枚换得白银一两。
清代老银锭身上聚集了岁月积淀,同时又有历史文化,自然超越了纯银本身,具有很大收藏价值,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
国内几大收藏家收藏的银元宝都是马蹄形元宝。马蹄形元宝相对较为常见,而方形的元宝则较为少见。几年前,一枚方形银元宝,当时的价格在十万多元。现在,随着银元宝市场的火爆,方形元宝的价格能够翻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