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学中药的一点点小窍门。。。
100味中药学就这么讲完了,讲真,挺不容易的。
要是你们还在上学的话,估计就要开始背背背,然后考考考了,咱们就不一样,毕竟我们是成年人了,这应该是当大人最爽的地方吧,哈哈。。。
话说,这中药学其实挺枯燥的,我居然一个一个挨着讲,没想到还真的讲完了。在公众号里这么干,其实挺傻的,不过不是我一个人傻,有这么多人陪着我一起傻,看起来也没那么傻了。
为什么要学100味中药呢?
如果把开方子比作炒菜,那学习中药就是认识食材。你说,如果你连芹菜茄子都从来没见过,你说你可以炒出一盘好吃的芹菜炒牛肉,那不是骗鬼吗?
话说张锡纯医术了得,人家为什么那么牛?我认为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对医理研究很透彻,对中药都了如指掌,才有自己拿得出手的菜。
我有个计划,在过了年之后,开始系统讲100首常用方。如果你对中药都没概念,那方子就没必要学了,学了也不会用的。
中医是一个系统,理法药方,缺一不可。
如果真想学点中医真本事,就别老想着走捷径,踏踏实实把中医理论学好,把常用中药材认识透彻,这些都是基本功。
很多人学中医一上来就学方子,学伤寒,我可以肯定,绝大多数都会半途而废的,前功尽弃。
很多朋友说,我又不当医生,我也没那个本事开方子,学这些中药有什么用?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给大家介绍的是100味最常见的中药材,大多数都是药食同源的。
你不当医生,总得下厨房做吃的吧,红枣当归黄芪生姜这些总得用吧,如果不懂中医,你吃个红枣都能把你身体吃坏。
你稍微懂点,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知道哪个能吃,哪个不适合吃,吃对了身体就慢慢好起来了。
很多朋友又说了,我学了也记不住呀。谁让你记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本事不是通过记忆得来的,所以,我教中医5年从来不要求记忆。大家记住一条:中医是来源于生活,而不是来源于书本,更不是靠死记硬背。
中医需要你去理解,去感受,去实践。
举例:一块生姜有什么样的功效,不需要你去翻书本,你只需要尝一尝。辣的,哦,这是辛味发散的;吃多了上火,哦,这是热的。结束了。
知道这些,大概就能知道怎么用了。比如,在外面淋了雨受了风寒,赶紧煮碗姜汤喝。为什么?生姜是发散的呀,能帮你把刚刚受的风寒散出去。
比如你一直胃寒,平时炒菜时多放点姜,姜是温热的,热就能驱寒啊。
多简单的道理。
学中药还得学会取象,什么叫取象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人、中药等放到天地中去,跟大自然合一。
中草药入药,其实就那么几类。
要么用枝入药,比如桂枝,桑枝;
要么是叶子入药,比如桑叶,橘叶;
要么是茎入药,比如柴胡,荷梗;
要么是根入药,比如山药,当归;
要么是果实入药,比如芡实,红枣。
要么是花入药,比如玫瑰花,菊花。
枝,都是往外散的,所以大多数以枝入药的药材,都具有发散作用,是一种“发散”之象。你自然而然就能想到,他们能把你的气血能量往体表去发散。
叶子,都是往上长的,所以大多数以叶入药,药性都是升浮的,是一种“升发”之象。比如春天的桑叶,就是升肝的;到了秋天采摘的霜桑叶,合了秋收之象,又变成了降肺敛肺的了。
茎,都是向上长的,要把根上吸收进来的营养输送到枝叶,是一种“通达”之象。所以,你看柴胡,就是升肝的,还有通肝气的作用。
根,是向下长的,能吸收土壤之精华,是一种“吸收”之象,所以你看补气补血的大多是土里的根块。根,又分为头、身、尾,你看当归头,它需要把营养往上输送,药性向上,所以当归头能让气血往上部走,我们认为当归头止血;当归身是吸取精华能量最多的,我们认为当归是补血的;当归尾要破土向下生长,药性向下,所以认为当归尾破血。
果实,是植物的精华所在,是一种“包裹”之象。所以,你看核桃、枸杞、韭菜子都是补肝肾的,红枣、芡实、山茱萸这些都是收敛的。
花,是绽放的,是一种“升散”之象。所以,你看生了气之后,你会泡点玫瑰花茶喝喝,身体很快就舒服了。这是什么目的呢?就是想把身体感受的这些负面情绪,像花儿一样散出去。
当你把这些道理真正理解之后,你再回过头去认识这些花花草草,发现它们不再是死的知识,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灵性的本草。
想要把一个学问钻透,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这次跟大家分享100味中药本草,大家学完,顶多也算是到了认识了解这个阶段。
如果要更加深入了解它们,就要多跟它们亲近接触。
我自己之前的做法就是,每种药材的标本,我都拿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只有亲身感受过,才能真正理解它本来的样子。
这份药材标本,之前我委托厂家做过一批,因为耗时耗力,厂家也不太愿意生产。
昨天我又跟厂家谈及此事,厂家表示:如果有1000位以上需要标本,可以考虑再生产一批。
我就在你们中间,给大家牵个线,如果想要订购一份药材标本的,在底下投个意向,方便统计人数。
说明:药材标本是收费的,会剔除到10来味名贵药材,也就是说,共90来种标本。标本只是用来学习的,所以份量都很小,标本的售价是100来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