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适度的教育路线

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题为《过度教育可以休矣》,读罢,感触颇多。我身为教育工作者,感到很迷茫。

教育是什么?我很赞同文中的观点,教育就是生命的成长。遗憾的是,现实中的教育真的关注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吗?这是值得考究的话题。

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天职。既教知识,又教做人。所以说,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关照学生的生命,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学生做真人。这些大道理,谁都懂。试问,又有多少教师真正践行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呢?素质教育喊得响亮,学生的素质却一直在题海中沉吟,教师为了生存,只能手中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暗自做着应试教育的事情,然后,捂着胸口,昧着良心负重前行。这实在是无奈之举啊!

文中写道:“与之对应的教育形式,应该是更多的经典阅读,更多的生活教育,更多的艺术教育,甚至更多的信仰教育。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其立足点是前面所述的心灵成长教育,实际上,当每一颗健全的心灵相遇,整个世界都芬芳无比。”这句话写得很实在,我对此动了心,动了情,然而,我却不会为之欢呼。因为我怕爱教育太深,最终患一场单相思病。

一切的效果,都应从心出发。文中如此写道。教师的心,学生的心,家长的心,有谁懂?其实,都不懂彼此的心。

记得,我曾写过《做一个幸福的教育人,可能吗?》,如果从心出发,真的就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吗?教育生存环境在改变,我永远也做不了幸福的教育人,也就无所谓从心出发了。庆幸的是,一直以来,我选择了坚守,坚守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只不过,我在理想与现实中苟延残喘地匍匐前行着。

20%的时间贡献给知识教育,80%贡献给自然教育、农耕教育、艺术教育、生活教育、经典阅读、体能锻炼以及休闲,这才是教育的正途。”如果参照这个适度的教育标准,我敢说,当前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该醒一醒了,因为他们走的都是不正之途。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实的状况与之相悖,格格不入,难道不是不正之途吗?

     此时,窗外,细雨蒙蒙,四周一片朦胧。眺望远方,我欲试图寻找适度的教育路线。谁能告诉我,它到底在哪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