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19:黄帝迁移两昊遗民到颛臾的考证
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19:黄帝迁移两昊遗民到颛臾的考证
——《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的记载解读
文|黄饮冰
黄帝迁移两昊遗民到鲁西南的颛臾地区有没有证据呢?我认为是有的,这个证据就在《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的记载中。这个记载,最让人瞩目的是“实”这个字。“任、宿、须句、颛臾”四国的范围,大概就是现在山东鲁西南的济宁市,现在的凫山地区。这个地方在少典氏族居住的时候,就叫做颛臾。
在上古时期,颛臾地区是女娲氏族祭祀伏羲的地方,原因就是大洪水期间,中原女娲在这里与她的哥哥伏羲成婚再传人类。黄人入中原之后,黄人也与女娲氏族建立了婚姻联邦,所以黄人之少典氏族,也就是轩辕黄帝的父族,奉女娲之命,在此祭祀伏羲,所以“奉伏羲之祭”的少典氏族,也承袭了伏羲的称号,成为了伏羲。故此颛臾也就是少典氏族的故乡了。
但是从《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的记载中可知,任、宿、须句、颛臾四国的实际职责,是在祭祀太昊和济水神的。这就有两个问题:一是这四国原本的职责是什么?二是他们为什么要祭祀太昊和济水神?
他们为什么要祭祀太昊和济水神呢?因为他们原本是太昊的后裔,他们家乡的河神是济水神。也就是说,他们原本生活在济水和泰山地区,这里是太昊氏族的家乡。他们生活的颛臾地区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是北迁移到颛臾地区的。
他们的实际职责是什么呢?是奉命祭祀伏羲的。是命令他们祭祀伏羲呢?当然是黄帝。黄帝杀两昊,把两昊遗民迁移到颛臾地区,让两昊遗民祭祀伏羲。
在《皇皇者华.华夏创世人物.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的第三部分《大洪水期间,女娲-伏羲在凫山再传人类和重新创世》的第六节《颛臾是整个凫山地区的统称,凫山是少典的第二故乡,是黄帝的第二祖地》中我是这样论述的:
1、颛臾和凫山是一个地方,是少典祭祀伏羲祖之地
伏羲庙残碑说“东迁少典,居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颛臾就是少典历史上的又一个旺地,也是又一个新的故里。据说,轩辕黄帝的孙子叫颛顼,开始叫颛臾,就是以地名为人名,后来改为颛顼。
颛臾和凫山有没有关系呢?如果凫山就是颛臾,那么少典就曾生活于凫山,凫山之伏羲庙就有存在的根据了,因为少典是奉祭伏羲,当然得有伏羲庙,伏羲庙里也离不开女娲。
颛臾,最早见于《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任(济宁)、宿(东平一带,后南迁宿迁)、须句(邹县南)、颛臾(费县)四个小国,均在山东济宁一带。鲁僖公母亲属风姓,告诉僖公保护好四个小国,管好对太昊的祭祀。因此僖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重修太昊庙。可见太昊在春秋时代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信仰。问题是,伏羲不是太昊,我在这里引用,只是想说明,颛臾有悠久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且一直存在到孔子的时代。《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篇》,颛臾在孔子的年代,依然是一个国家。颛臾之地,一直就在鲁西南的凫山一带。
所以颛臾,作为国家一直就存在,但国家的主人,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少典东迁以前,颛臾就存在,是伏羲女娲的故国,所以离开了故地的女娲姓族,把自己的夫婿之族少典氏族迁居到颛臾,以祭祀伏羲,凫山是祭祀伏羲祖先的祖山。
2、黄帝迁太昊遗民至凫山,以奉伏羲之祀,太昊遗民却借机祭祀太昊和济水之神
少典氏族兴旺发达起来,摆脱了从属于女娲姓族的命运,历代少典和历代黄帝努力,把黄人的势力发展到中原,颛臾之地就不重要了,伏羲的祭祀也被荒废。太昊族的后裔来到凫山,把这里当作家乡,祭祀太昊和有济,他们把伏羲庙改做太昊庙,这种行为一直进行到春秋时代,可能有明白人知道其中的秘密,所以改颛臾祭祀的对象为东蒙山,颛臾演变成孔子口中的“东蒙主”,但因为长久的居住,凫山周边成为了太昊风姓后裔的故乡,其实是第二故乡,太昊的故乡在泰山北;济水之神居济水,也在泰山北;所以鲁西南的凫山并不是太昊后裔的原驻地。太昊风姓后裔是被迁徙到凫山地区而以此为家乡的,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跟黄帝的兴起有关。黄帝杀“两昊”之后,占据了太昊的老巢泰山和济水地区,以此为根据地。所以说泰山是黄帝族的神山——昆仑山,是有道理的。其实,昆仑并不神秘,昆仑就是库伦,高地的意思,是北方古语对于山的称呼。中国诸族有共同的昆仑,因为他们起源于昆仑山;中国诸族也有各自的昆仑山,因为后来他们迁出了昆仑山,昆仑山就成了祖驻地的历史记忆,这个记忆导致他们到了新的生活地,也会郑重地命名一个新的“昆仑山”。
我认为,黄帝族之昆仑山,原始地在燕山,在占据泰山后,以泰山为昆仑山,所以燕山是黄人的前昆仑,泰山是黄人的后昆仑。
占据泰山的黄帝迁移太昊后裔到自己的故地凫山,目的是方便控制和统治太昊遗民。黄人和昊人,就这样悄悄地完成了历史的转换。或许黄帝要太昊的后裔代替自己继续祭祀伏羲,太昊的后裔在祭祀伏羲的同时,也没有放弃祭祀自己的祖先太昊,在祭祀伏羲的时候悄悄祭祀太昊,或者口头上在祭祀伏羲,心里祈祷的是太昊和济水之神。在久远的历史之后,黄帝的势力也衰微,就管不了太昊的后裔,太昊的后裔就开始公开太昊和济水神之祭祀,荒废了伏羲之祭祀,才有《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的记载。
其实,“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之中的一个字——“实”字,就表明了一切。“实”是“实际”的意思,即表面是祭祀伏羲的,实际是祭祀太昊和济水之神的。历史深究很有意思。
凫山地区的“爷娘庙”,才是真正的伏羲庙。没有女娲只有伏羲的庙,如果有,其本来面目就应该是太昊庙。推而广之,伏羲和女娲同在的庙,才是“人祖庙”,单有伏羲或女娲的庙,都是祭祀伏羲神和女娲神的神庙。
后人为什么要把太昊和伏羲合二为一呢?因为只有两者合为一人才能解决两者的冲突。在后来的时代,祭祀伏羲的地方和祭祀太昊的地方,都选择了凫山,山上的庙到底是祭祀伏羲的还是祭祀太昊的,已经搞不清楚了,懒惰的汉朝人,干脆把他们合二为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伏羲女娲和太昊雷同的姓——风,导致后人不想去区分它们。我认为,伏羲女娲之“风”是“風”,是“虫”即“蛇”,是伏羲女娲族群对蛇的称谓。与黄人称蛇为“巳”、巴人称蛇为“巴”一样。太昊也是风姓,但太昊之“风”,是“凤”,指的是背负太阳飞行的阳鸟、是巨大而有力的鸟——凤鸟。
太昊以龙纪,濮阳西水坡蚌塑龙,是真正的鳄鱼龙,而非蛇龙。孔疏引服虔说:“太昊以龙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这是太昊,太昊使用的是真实的龙——鳄鱼蛇化龙。
以上是以前的论述。我要补充和重复的是,中国上古的国家,来自氏族国家化,所以我把上古这些近万古古国,称作氏族国家简称氏国。氏国之间建立关系,依靠的是铁血征伐和认祖归宗。不同的氏国尽管有各自的成千上万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到了神农与黄帝交接时代,氏国之间的竞争充满着血雨腥风,但是因为中国上古史国起源相同,所以竞争之余也有联合,这个联合就是认祖归宗,认祖归宗当然靠的是血缘记忆。神农强,大家以神农为宗,黄帝强,大家就以黄帝为宗,宗主地位与天子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起流转,这样就避免了氏国之间的屠杀。但是对于不同种的异族和不服从的氏族,就真的是诛杀和驱逐的。
在伏羲出现之前,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女婚男嫁”的时代,就是女权时代的晚期,或者女权向男权的过渡时期。伏羲是夫婿文化的集大成者。伏羲死后,凡女娲氏族之夫婿氏族,均承袭伏羲之称号,与女娲氏族一起,享有天下的治权。
伏羲与太昊,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族群。在大洪水期间,伏羲女娲居豫东鲁南的凫山,太昊在泰山与济水之间。大洪水结束后,伏羲女娲族群是进入到了淮阳地区,也就是上古之宛丘。而太昊氏族依然留在了泰山周边地区。在女娲伏羲氏族离开宛丘西迁后,太昊氏族的势力才下到东部的平原地区。这是不同的两个文化系列。
黄帝与伏羲建立关系,是黄帝进入中原后,黄帝的父系少典氏族与女娲氏族或者女娲的后裔建立了婚姻关系,作为女娲氏族的夫婿之族,继承了伏羲的称号,认伏羲为祖,从而纳入伏羲女娲系统。我并不认为伏羲是一个氏族,伏羲是因为女娲而存在,女娲氏族的夫婿之族一律承袭伏羲之号。所以神农的父族,也是这样与女娲建立夫婿关系的。在男性崛起之后,伏羲的地位就上升到了男祖的位置了。在《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我反复地讲。
黄人进入中原,中原地区是女权和男权并立时期。女权牢牢地控制在女娲氏族手中,男权转移到了神农氏族手中。中原和江汉都是女娲和神农联合统治的地区。
伏羲是一个名义上的氏族,依附于女娲氏族而存在,在男权兴起之后,伏羲的地位才上升到第一王的位置。太昊却是一个真实的氏族,而且是上古中国最早进入男权时代的氏族,也就是太昊氏族。早期的大汶口文化,就是太昊文化。中期的大汶口文化,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凤姓少昊(不是青阳少昊)带来的。两昊并存到黄帝族群到来,这个时候已经是大汶口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早期了。我一直说,太昊非华夏正源,因为大汶口的习俗没有继承下来。
灭两昊的人是谁呢?是黄帝。任、宿、须句、颛臾都是太昊的后裔氏国,他们的实际职责就是祭祀太昊和济水河神的,这四个氏族国家得以存在,是得益于上古的新王不绝旧王之祭祀的优良传统。
黄帝灭了两昊之后,把少昊的称号给了自己的儿子喧嚣青阳氏,以统领两昊遗民。为了巩固对东部的统治,把太昊的四国遗民从泰山与济水之地域迁移到了凫山地区,也就是颛臾地区。凫山地区是伏羲的祭祀地,因为这是真实的伏羲在大洪水期间的居住地。太昊之四国遗民,就在凫山祭祀太昊,也祭祀伏羲,最后到了汉代,也许伏羲与太昊的祭祀,就这样合二为一了。所以我并不认为汉代故意混淆二人。
黄饮冰2018年7月5日星期四。本文以《《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的记载解读》发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