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2021年最狠的社交潜规则, 越早知道越好

点击加载图片

《诗经》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小时候,总把重点放在投桃报琚的感恩回馈上,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才是真性情。

人到中年,细细品味,才发现一投一报之间。

除了感激,更重要的是“匪报,永以为好”的归零智慧。

得到,及时感恩,不忘相助之情;付出,珍惜美好,不较得失之意。

于是,互不相欠,相处舒服两不厌;学会归零,胸襟豁达心不累。

01

你不欠人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提问:以前同事介绍的工作,我拿工资需要请客吗?

网友的答案出其一致:“请!”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更是一语中的:

“你今天心疼钱,明天没人心疼你。人家的帮忙,即使只是一两句话,那也是人情,而人情花的是时间,时间也是金钱。”

人生在世,人不可能不欠人情,而懂得还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情。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平行线,再好的朋友都不是免费劳动力,有来有往,情谊才能长久亲密。

单位刘姐和黄姐是有名的好闺蜜,两人从参加工作起至今20多年,一直没红过脸,感情比亲姐妹还亲。

尤其是结婚生孩子后,虽然各家都有烦心事,但生活的鸡毛蒜皮从未影响她们,甚至谁家有事,彼此都能鼎力相助。

去年,刘姐买房差首付,黄姐把自家房子抵押了80万给她周转。

单位同事听闻后诧异不已,问及她们友情坚不可摧的秘密时,黄姐笑而不语,晒出了刘姐还款记录:三个月,刘姐还了81万。

其实黄姐是无偿出借,连借条都没要,但刘姐却主动给了高于银行的利息,她说雪中送炭的友情不是钱能衡量的。

多收利息的黄姐也没有把它当作理所当然,而是像往常一样,把这份情换一种方式还给了刘姐,给她家孩子买衣、买鞋、买玩具。

正如作家李尚龙所说,“等价的交换,才有了等价的友谊。”

人到中年,必须懂得,社交的本质大多数都是等价交换。

不管是金玉换绸缎,还是粗麻换柴禾,必须有出有进,人与人的情感账户,才能用之不竭。

如果一直是单方面的付出、单方面的索取,再浓厚的感情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无疾而终。

所以,受人人情别忘,最不能欠的债,就是人情债。

点击加载图片

02

人不欠我

为人处事,做到不欠人情或许不难。

但要做到“永以为好”,人不欠我的豁达却不容易。

曾经看过一期法律节目,节目中两个小伙子是同窗好友,胡一凡欣赏刘强的能力素质,放弃家人安排的城市大公司,到刘强家县城合伙创业。

胡一凡家境宽裕,从公司选址、装修、初期投资他全包办;而刘强是技术入股,负责产品设计、研发等工作。

经过两年打拼,刘强产品研发成功,公司运营步入正轨并不断营利,不料两人的矛盾却越来越大。

因为胡一凡不断提醒刘强,甚至当着客户的面说:“当年要不是我投资,就没有公司的今天,更没有刘强的成功。”

刘强想散伙,胡一凡却说:“我放弃好工作投资你,你怎么这么无情?要散伙可以,公司财产全归我,以后你所有的公司,我都占股10%。”

协商不成,刘强只能诉诸法律,两人也从朋友变成了仇敌。

其实,胡一凡忘了,当初是自己心甘情愿地合作,如今却非要套上亏欠的枷锁。

就像生活中常常把“全都是为了你”挂在嘴边的父母;

还有“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为什么这么对我”的夫妻。

逼走朋友、孩子和爱人的,不是对方的无情,而是自己心中的计较。

时刻将自己的付出记在心里,挂在口头,却忘了情出自愿,哪来的相欠。

所以,给人的人情别念,要有清零的豁达。

就像《诗经》所说:“匪报也,永以为好矣。”

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因为愿意,所以付出;

因为喜欢,所以付出;

因为珍惜在乎,所以付出。

所有的付出没有亏欠,只为不负遇见。

点击加载图片

03

相处两不厌,唯有不相欠

经营情感,包括友情、亲情、爱情,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过中年才明白,人与人交往到最后,不纠缠、不相欠,就是最好的状态。

想起70岁老人齐白石卖画的故事。

齐白石卖画有“三不”:不赊帐、不还价、不以物代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他家客厅的墙上,还贴着“友情提示”: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

“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

“花卉加虫鸟,每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题上款者加10元。”

人都说齐白石抠门,不讲情面,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处世智慧。

不管亲朋还是好友,明码标价,一清二楚,看似薄凉,实际却是最舒服的交往方式,省去了熟人的客套和人情的复杂。

虽说不是所有的人情都可以用钱一笔笔算清,也不可能用物品一件件等价替代,但多一点少一点没太大关系,关键是懂得两不相欠。

朋友兄弟,即使是夫妻、父母子女之间,一份小礼物、一个拥抱、一顿可口的饭菜,都是爱的回馈和表露。

就像《朱子家训》有言:“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不管是勿念,还是莫忘,最终都是为了互不相欠,相处两不厌。

点击加载图片

04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爱人是前世埋了自己的那个人,因为前世相欠,今生才会相见。

其实,人与人的相遇不过是缘分使然。

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欠得越多,行得越远,哪来的缘分再相见。

相反,你给一份情,我还一份爱,彼此付出却不计较得失的人,才能携手相伴到余生,才会在心中念念不忘,期待来生再见。

互不相欠,不是冷漠,而是成熟。

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没有谁能陪谁一辈子,也没有谁会为谁永远停留,彼此都是行色匆匆的过客。

与其欠着下辈子纠缠不清,不如今生努力还清。

清清爽爽卸下债与怨,好好珍惜情与爱,来生才有一颗富余的心盛放更多的幸福。

接受每一次帮助,都心存一份感恩;

给予每一份付出,都心留一份美好;

学会清零两不欠,各自为安心不累。

(0)

相关推荐

  • 豁达与挑剔

    让一种心底的豁达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我们不要用那些固定的模式,去观察身边的过客, 每个人行色匆匆,不同的经过,不同的行头,不要去挑剔,因为我们不能更多的改变什么. 人生匆匆大路行,月明桥头看风景.

  • UC头条:人生, 要熟记四条“社交潜规则”, 才不会被当作“二傻子”

    生活当中有许多潜规则,虽然人们嘴上没有说,可是很多人都在默默的遵守.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有很多东西都是习惯成为了自然.当一件事情所有人都刻意的去规避着,只有你一反常态做出不同的举动,就会让大多数的人去排 ...

  • 趋附式社交

    相约周四,共享美声 有位青少年教育专家说,她最讨厌趋附式社交.她的儿子正上小学,有些学生家长知道她的身份后,就让孩子和她儿子交朋友,想借机免费咨询.她断然予以拒绝. 画家周宗岱先生有篇文章<齐白 ...

  • 豁达与释怀

    原谅别人是一种豁达,原谅自己是一种释怀,学会了原谅,你会发现自己轻松了. 愉快了.自信了.成熟了.有的时候,朋友的一些言语做法也许伤害了你,家人. 同事的误会让自己苦恼.在生活中,有很多事让自己并不如 ...

  • 黛玉“小心眼儿”的谣言,是谁首次放出去的?林妹妹被冤枉惨了

    在全书的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是文本里明确书写到的,第一场林妹妹和薛王集团的代表周瑞家的一出对手戏. 几百年以来,对这一细节的解读,拥钗派都认为是表现了黛玉的小 ...

  • 2021年最狠的社交潜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你不欠人   人不欠我     相处两不厌,唯有不相欠     传统文化,即是"做人的文化"!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 ...

  • UC头条:20条高情商社交潜规则: 没人明说, 但很重要

    文 | 苏善书 十点读书原创 听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 人生的困扰,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困扰,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 与人相处中,如果学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就会永远受制于人. ...

  • 2021年最狠的社交潜规则, 越早知道越好

    点击加载图片 <诗经>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小时候,总把重点放在投桃报琚的感恩回馈上,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才是真性情. 人到 ...

  • UC头条:30个扎心的潜规则, 你懂了几个?

    这30个潜规则,你明白几个? 01 能在一定位置上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不管你多么讨厌他. 02 要想屏蔽某些人的朋友圈,最好把同事微信分到一个组里,要屏蔽一起都屏蔽了. 点击加载图片 03 不要 ...

  • UC头条:成年人之间有三个潜规则, 引以为戒

    小的时候,我们总是渴望长大,渴望有一天能够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但是天真纯粹的心态,在真的面对成年世界之中的人际交往时,就会显得特别可笑.经历的越多,内心越是成熟,越会谨言慎行. 成年人之间交往,就像是一 ...

  • UC头条:办公室政治的三个潜规则,每一个都是小人下手的地方

    所谓的办公室政治就是在一些可以议论是非的场合里发生的是是非非,就是在你上班的地方,大家聚集在一起,不是说东家常就是聊西家短,就是这个办公室政治,如果你处理不好和他之间的关系,你十有八九被大家冷落.很多 ...

  • 21世纪最狠的社交潜规则

      你不欠人   人不欠我     相处两不厌,唯有不相欠     传统文化,即是"做人的文化"!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 ...

  • UC头条:惊人的社会定律, 越早知道越好(2021年必读)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 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 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 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