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国: 六尺巷里寻“礼 让”
文/潘强国
中秋当日,我也算是难得一闲,早晨起来冷不丁的想吃六尺巷旁边的大饼卷油条。我与妻约好,她买菜,我便去买早点啦。好不容易排队买到了二套大饼卷油条,我兴冲冲地往回赶。途经六尺巷,我突然放慢脚步,想着反正早上也没事,趁着这仲秋早晨的凉爽天气,在六尺巷里走一走,看一看,找寻找寻我心中的那份“礼让”。
平日里,我虽然居住在这闻名遐迩的“六尺巷”名景旁边,有事没事总也是穿巷而过,但仅是淡然过往,从未认真审视,更未铭心想之,总觉得不就是一条铺着鹅卵石的窄窄的小巷子吗?有那么必要大张旗鼓地宣扬,耗费巨资地恢复修建吗?但这样想法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一闪而过,因为我知道,我们桐城六尺巷不仅仅只是一个著名的景点,更是一种精神植根在我们文都人的心中,这种“礼让与和谐”的精神深深的烙在我们桐城人的心里并且做为一种传统美德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扩建修房,想占用这条路,张家人当然不同意啦。双方为此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怕都得罪不起,所以不敢轻率判断。
张家人于是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往京城张英的手中,要求他出面干预,张英看了信之后,认为家人应当谦让邻里。于是宰相大人在给家人的回信中写下了四句名言: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读罢书信,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义深深所触动,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人见状,更为宰相大人如此大义之举而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六尺巷”从此扬名中外。
一条看似普通的“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仅仅是度量意义上的“六尺”,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的精髓上。一个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赫赫宰相,能够做到及时劝导家人礼让邻里,谦和民众,这难道不是深明大义,体恤民情,关爱百姓的壮举吗?这样的精神怎能不让后人所景仰?又怎能不让后人们所传颂呢?“六尺巷”文化不仅仅是我们文都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化!
我漫不经心的边走边看,现今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鹅卵石铺垫的一条六尺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以及张贴着各种人文典故和桐城历史名人的墙壁文化。
尽管是仲秋早晨,但“六尺巷”之中过往的行人和外地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微微秋风中,小巷深处仍然呈现出少有的繁华。游人们总想踏着这鹅卵石的地面,慢步经心地感受这小巷深处的那份“礼让”的素养;感受我们桐城文都千百年来的文明和包容。
纵贯历史,当年毛泽东主席在会见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给对方说起“六尺巷”的故事,“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人家充满豪情地把这首诗用在外交上,让我们桐城“六尺巷”精神走出国门,推向世界,让六尺巷的礼让包容天下。
而华为总裁任正非在与自己的员工座谈会上也是引用“六尺巷”典故,忠告员工们与西方公司谈判合作中要懂得谦让,必要时到桐城“六尺巷”好好体验感受一下,感悟古时候伟人的胸襟,有胸怀才能有天下,有胸怀才能成大事!
诸如此类等等,无不说明我们的“六尺巷”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华儿女的心底,“六尺巷”的礼让精神已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扎根结果。甚至于在基层调解部门都是以“六尺巷”的礼让三分为切口,循循善诱中许许多多棘手的问题和矛盾也都在“让他三尺又何妨”之中迎刃而解,握手言和了。
在墙壁文化上,江母尊师爱子,裁襟励子的典故,及张英撰写的家训《聪训斋语》等,其核心理念就是要求子孙廉洁礼让,谨言慎行,尊长爱幼,勤学苦读,乐闻规劝,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六尺巷”精神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随着文明之风唱遍神州大地,唱到了中华民族儿女的心田,让这样的谦和礼让和包容发扬光大!
潘强国,一名普通的村干部,喜欢读书。愿意用粗浅的文字记录身边的好人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