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潘妮妮:日本左翼媒体的护宪困境——以NHK为例

潘妮妮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副教授

日本有若干主政者主张修改宪法,普遍遭到舆论的激烈反对,其中“进步”媒体或者说“左翼”媒体发挥的护宪作用比较大。但是,当前安倍政府的修宪主张所面临的舆论环境比以往宽松,“修宪”与“反修宪”主张至少是平分秋色的,民众对修宪问题的敏感性在逐渐降低。在以往的护宪行动中,日本广播协会(NHK)、《每日新闻》等左翼媒体发挥了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而当下其作用有所衰退,甚至有些民众宣称因为“不喜欢媒体”而支持政治家的修宪主张。以左翼媒体代表NHK为例,从保守政府的干预、民众对媒体的对抗心理两个方面分析左翼媒体在修宪问题上的困境,其中既有历史隐患的积累,也有当下舆论环境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

保守政府的干预

日本和平宪法的维护依赖于一个完整的系统,即宪法精神、政治组织机构的依宪运作,以及宪法精神的社会化和大众化在战后民主化改革中,对NHK的定位之一就是促进宪法精神社会化和大众化,这又必须与政治组织和机构的依宪运作并行。然而,冷战时期,美国转而支持日本保守精英,后者又不断试探并突破宪法的底线。这使得处于宪法体系中的NHK等左翼媒体进退两难,同时民众对左翼媒体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民主化改革中,起导向作用的驻日盟军司令部(GHQ)特别强调要建设一个能够维护宪法的媒体机构,使其在“占领初期确保盟军的安全,占领中期强化对日本国民的民主教育,占领后期建构民主主义性质的传媒体系”。因此,GHQ拒绝了日本政府提出的建立“私人投资”媒体的意见,认为软弱的私人资本和战前一样易受政府影响,希望建立“性质明确为自治的公共广播系统”,保障公共广播系统的立法“必须符合日本新宪法的精神”,迫使日本政府专门制定《广播法》,将NHK改组为全新的公营媒体,明显区别于战前被政府控制的旧NHK。GHQ还明确拒绝了日本政府提出的NHK管理委员会人选,倾向于引进左翼人士。从这个博弈过程看,NHK的定位显然不是停留在单纯的竞争性媒体这一层面,而是作为广义的战后宪法体系的一部分,成为维护宪法精神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果日本政治依宪运转,NHK只需要依法客观传达政治运作的现实。但若保守政治家有违宪的主张和行为,NHK则必须站在维护宪法的立场上与之对抗。例如,安保斗争期间,NHK以新兴的电视传播为手段,并以其公营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成功地向民众展示了安保斗争的全貌,调动了民众的护宪热情。

NHK的舆论作用引起了执政的自民党的“重视”,将NHK归类为“左翼”媒体,开始实行压制政策。自民党把干预矛头指向保障NHK独立性的预算和人事问题上。根据《广播法》的规定,NHK禁止播放商业广告,除国家委托的对外播放任务外,不需国家财政拨款,日常运作依赖民众缴纳的收视费。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投资、庞大组织的运转、新闻质量的维持,以及电视拥有量饱和及收视费总量增长缓慢等客观原因,使NHK陷入经常赤字,不得不向国会提出提高收视费和批准专门预算的请求,这给了保守势力干预NHK运作的机会。除此之外,自民党通过政治家与社会精英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渠道,影响NHK组织运转的核心——经营委员会的人事安排。NHK的政治干预在小泉内阁和安倍内阁时代达到新的高峰。小泉内阁时代对NHK的干预主要表现在制度层面,打着“无圣域的结构改革”的旗号,意图将NHK民营化,使之成为一个单纯的市场竞争性的媒体。安倍政府对NHK的干预,则熟练地运用了自民党派阀政治的传统手段,在台面下干预NHK的人事安排。2014年,安倍支持的NHK新任会长籾井胜人在就职记者会上宣称,慰安妇非日本独有,而是普遍存在的,积极展现与安倍立场的一致性。籾井还表示,NHK的国际报道“自然”要“同政府立场一致”,节目内容“至少不能偏离日本政府观点”。这一发言表明,安倍通过控制NHK来消磨其“不偏不倚、公正中立”的公共性,改变了以往与《广播法》正面冲突的做法。与此同时,一些与安倍交好的右翼作家和文化人士也被推入NHK经营委员会。随着NHK会长和经营委员会换届的临近,日本的大多数媒体也倾向于安倍会继续坚持在各机构内安排其“亲信”的看法。

互联网时代的民众情感

由前述可知,NHK陷入了一个困境:一方面坚持护宪,坚决对抗保守政治家的修宪行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通过与保守政治家的交流和妥协来保障自身的运营,其公众形象日渐低落例如,2000年森喜朗首相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神的国家”,NHK对于森喜朗“神国发言”的报道遭到其它媒体的质疑,认为NHK的报道有为首相协调和掩饰之嫌。NHK新闻报道的社会不满,源自四个方面,包括不愿缴纳收视费的民众、认为NHK有“垄断”之嫌的市场媒体机构、批判记者俱乐部制度的小媒体人,以及与其发生过报道纠纷的社会团体等。根据舆论调查,民众在情感上常将NHK视为“国家媒体”或“垄断媒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