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为师,携梦前行
以“习”为师,携梦前行
早在2500年前,孔子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曾子有云“传不习乎?”他们之所以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绝非偶然,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智慧——习。“韦编三绝”不就是最好的佐证吗?
以“习”为师,让我对知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哪一个词语不是经过千万遍的呼唤,千万遍的练习,方懂得了这些人就是我们身边最爱的人;这些词语里饱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老师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诵读,我们一遍又一遍反复的练习,让我们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才有了我们餐桌上的光盘行动。
以“习”为师让我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纯熟。初中三年的埋头苦读,数学中不用再去计算,我能根据两条直角边得出斜边的长度;我不假思索,就知道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化学里我能准确说出每一个元素的化合价和每一个化学方程式的配比。也许这些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儿科,那么我们不妨看一下,春秋时代晏子的口若悬河,近代周恩来总理的智慧外交,哪一个不是经过无数次背后的苦炼而才能够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呢?爱迪生如果不经过千百次反复的练习,又怎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大发明家呢?“无他,但手熟耳!”一个卖油翁,敢在陈康肃公面前炫耀,不是全仰仗了一个“习”字吗?
以“习”为师,让我们的生命之树长青。每一次科考队员能够平安的返回基地,难道仅仅是幸运使然?不是的,没有进过对错综复杂的数据的反复整合分析,又怎能对变幻莫测的恶劣环境做出科学的预判?航天员能够实现在太空漫步并成功着陆,难道仅仅是天公作美?不是的,没有进行千百次的承重、失重、急速旋转的考验,又怎能做到太空漫步行走自如?又怎能建立坚不可摧的自信?疫情面前,国家三令五申,钟南山院士千百遍苦口婆心地劝说: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勒洗手,多通风,不聚会,不乱跑。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遵守规矩的民族,所有正确的,我们要坚定地遵循,反复的练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有错,有错了,我们改,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反复练习,最终我们把疫情战胜了。不像某些国家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不守规则,结果导致数百万国人的奄奄待毙,难道那个某某普不该受到国人的谴责和诅咒吗?在灾难面前,反复练习求生的技能,是对生命最卑微的虔敬。以“习”为师,携梦前行,我们每一个学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梦,两个梦,三个梦,聚在一起,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