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1年第4期(总第五十四期)
掘墓人
文/陈怀
一双行走江湖的脚
被坎坷磨砺成一把铲向大地的
铁锹。浮土铲去一锹
光阴就短缺一寸
一双在尘世里打拼的手
被生活的艰难锻打成尖利的
铁镐。硬质的界面每深入一分
人生就前进一步
掘墓人,身穿夜行衣
他的困苦与孤独,不为人知
挖得越深,似乎看见
身体里的骨头愈来愈苍白
【诗歌鉴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次有限的行走,停不下来,因为时间一直在行走。人生没有永远的坦途,总要经过随时即可遇见的坎坷,这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浮土铲去一锹/光阴就短缺一寸”,诗人在第一节就表达了自己的发现。接下来在第二节里,诗人对一个人不懈的打拼进行特写,“一双在尘世里打拼的手”,像“尖利的铁镐”,有方向,有力量,这样有意志力的人,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的精气神。其中,“硬质的界面”还有更多的寓意,比如,前进路上的障碍,思想的僵化或不够解放,等等。诗人并未停留在个体生命的价值追求的层面上,而是继续深入,深入到思想层面。当面对这些“硬质的界面”时,思想者为此感到“困苦与孤独”,尽管他的思想“不为人知”,“掘墓人,身穿夜行衣”,他从未停止在黑暗中穿行,直到在时间的深处,呈现生命的实质。全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成了诗意的挖掘。(文/安澜)
别在镜子前面站太久
文/林旭埜
镜子里,它对着你笑时
别以为,它只是一直模仿你
你对着它哭,它也为你哭
你嘲笑它,它毫无顾忌地嘲笑你
你举起左手时,它已经
悄无声息地,换成了右手
别在镜子面前站太久,除非
你不介意成为它的影子
【诗歌鉴赏】诗人巧借镜像理论,呈现人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在镜子前面的“笑”、“哭”两个表情和“举手”动作。“你”在镜子前面认识自我,同时又反作用“你”的心理,直面镜像就是直面自己。诗人透过镜子触发想象力,穿透人的内心世界。镜子成为“你”和另一个自己的桥梁,诗歌的内在和外在的节奏由此自然生成。“别在镜子面前站太久,除非/你不介意成为它的影子”,借“镜子”的意义,向我们传达主体生命体验,对日常场景进行深度挖掘。全诗以口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幽默风趣地将“呈现”引入诗歌书写,运用白描、提炼、强化等修辞手法,揭示现实生活的内质,拓展了诗意空间。(文/安澜)
月亮偈
文/唐月
低头看月亮
回头看月亮
闭目看月亮……
我的眼睛不够用了
许多东西都得这么看了
银碗盛雪,玉壶斟酒
白马入芦花
看见的,看不见的
都在,都不在
一个怀揣好多月亮的人
早已把白天过成了长夜
【诗歌鉴赏】“闭目看月亮……/我的眼睛不够用了”这平淡之后的奇崛,值得玩味。心中有月亮,清辉无处不在。“银碗盛雪,玉壶斟酒/白马入芦花”,白,凸显为主色调。银碗盛雪”实际上就是一尘不染。银碗是白色的,雪也是白色的,是静态的。玉壶中的美酒,却有晶莹的动感,“白马入芦花”越发引人想象。真是一幅自然而又清新的图画。为人处事,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由刚开始的自然分明,到慢慢地融为一体,“看见的,看不见的/都在,都不在”,分不出你与我,达到物我两相忘的境界。“一个怀揣好多月亮的人/早已把白天过成了长夜”, 在车马人喧、市象熙攘中,静下心来,保持想要的纯粹,拥有一份闲情逸致,对人生是何等的难得和重要。精巧。精致。好诗难得。(文/安澜)
今夜的醒
文/澎河
今夜,我是一只醒着的猫
吻合着,钟摆嘀哒的节奏
在午夜独步
醒着就醒着吧,醒着多好
醒着,我就可以思想
甚至怀念
书桌上这盆滴水观音
在夜晚又滴下了几滴水
散发在我的诗稿上,晶莹剔透
像月光下的酒,让我陶醉
那条红鲤,也在鱼缸里
独自醒着,很是欢跃
这让我确信,鱼缸里
也有大海
我又想起了清晨离我而去的
那只狗
尽管它在外流浪
但我不担心它的粮食
也不担心它是否口渴
我甚至想到,夕阳下
它与另一只交欢的情景
我在今夜醒着,构成
夜的组成部分
【诗歌鉴赏】醒着,是人活着的一种状态。我思故我在,诗人从来就是思想者。醒着,是诗人常有的状态。在这首诗里,诗人醒着的背景是夜晚,是“今夜”,是活着的当下。夜色的黑笼罩在四周,且不止是夜间才有的黑,这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诗人在“醒着”的状态,“可以思想/甚至怀念”。滴水观音“滴下了几滴水”“像月光下的酒”,“晶莹剔透”不只是形态上的相似,更因为其“散发在我的诗稿上”,这种“晶莹剔透”就有了质的提升,有了比水比酒更丰富的内涵。鱼缸里的红鲤、在外流浪的那只狗,这些生活的处境,让我们深思。有着独立思想的诗人总能找到思想的出口,“甚至想到,夕阳下它与另一只交欢的情景”。醒着,才是生命应该有的状态。好诗,百读不厌。(文/安澜)
萌于心灵的琴声难以把持
文/鐡包金
在琴声里爱上琴声
更惊心绕梁三日的余音。
丝弦上打出的蝴蝶结
发出和蝴蝶完全不同的声音
这声音从岳山上缓慢飞出
落入龙池和凤沼--
--草尖上渗出露珠的滴落声
跌入乐谱的泥土间、杂草丛
和湿濡的鸟鸣里
打湿的琴声
像要淹没我无限遐想的心思
抑或一颗萌动的心。
一座山在我胸口
一条河起伏在眉宇间
轻吟的琴歌
积郁在冰冷的指缝里
手不在弦上,弦不在心中
萌于心灵的琴声难以把持
【诗歌鉴赏】在喧嚣的尘世,“在琴声里爱上琴声”无疑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难得的心境。真正的诗人总是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琴声萌于心灵,“从岳山上缓慢飞出”,“ 落入龙池和凤沼”,唯美的意境让我们心驰神往。“草尖上渗出露珠的滴落声/跌入乐谱的泥土间、杂草丛/和湿濡的鸟鸣里”,随着琴声,进入宁静的世界,我们可以忽略胸口上的一座山,将生活的压力搁置一旁,随一条河起伏,我们获得了“眉宇间”的澄澈,一直到内心。明快的诗歌节奏,读来自然愉悦。苏轼说“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其实,诗人信手拈来的“手不在弦上,弦不在心中”,也是妙不可言。(文/安澜)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文/田源
春天的大床上,一张睡美人的脸盛开
我在千里之外烧伤
流星划过黑夜
雨落山乡
一支竹笋顶起一块土地
投递桃花讯息
扁舟抚摸青萍涟漪
一点点伸向曲径
一站站寻找年轻时的足迹
灰色涂抹墙壁
警句失去意义
我从城市回归乡村
一片叶子问候另一片叶子
尘土没有退掉当初的芳华
芦苇还在河流里打气
我想起凝结三十多年前的冰块
把手指插进峡谷
【诗歌鉴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春天,有“睡美人的脸”,有“一支竹笋顶起一块土地”……。而这美景在春风的吹拂下,掀起作者对岁月的感悟,人生的点点滴滴,情感在景色中随着意象的寓意沉浮,人生的春天,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另一番景象,让人怀念,让人沉湎其中,寻觅芳华岁月的青春之梦!
诗作寄情于景,比喻形象,事物的对比运用,让“我”的形象与人生之意义,在春的意象之中出现。例如:“春天的大床上,一张睡美人的脸盛开/我在千里之外烧伤”“我想起凝结三十多年前的冰块/把手指插进峡谷”等,无不将人生不同阶段的认知与感悟展现出来,让人寻觅其踪,沉醉在那桃花盛开的青春岁月里。(文/陈怀)
断层
文/江从超
只是裂开
让世人窥视内心
岩火隐去,一千层一万层的思绪
贯穿藏匿的史记
在岩层
像枯萎的叶片
有组织的裸露
是地狱的出口
还是大地的皱纹
【诗歌鉴赏】此诗短小精悍,视角独特,善用意象,把对这个世界、对人生、对现实的观察认识与哲理的思考巧妙地嵌入“断层”意象之中,让人进入到生活的内里去挖掘真相,发出深沉的、叩击人心的深切力量。作者巧借“断层”意象,衍生出独到的认知与感悟,从而“让世人窥视内心”,将诗意塑造得灵趣生动,寓意含蓄。诗作第二段“岩火隐去,一千层一万层的思绪”,运用象征手法,使得“贯穿藏匿的史记”,在风雨的侵蚀下“像枯萎的叶片”。诗作结尾“有组织的裸露/是地狱的出口/还是大地的皱纹”,寓意艰辛的生活之途,使“断层”的释义升华,从而寻出浓浓的情思,让诗意荡漾,足显张力。(文/晓渡)
灌醉日月
文/杨功夫
等雪落人间
和你一起堆一个雪人
给它起一个温暖的名字
然后从梅花里取走一支曲子
等雨洒大地
和你共撑一把油纸伞
走进那悠长的雨巷
读云朵里隐藏的故事
我越来越喜欢这冷暖交织的尘世
因为有你,举杯
灌醉日月
【诗歌鉴赏】一首唯美的诗歌,打开故事的回想之门,青春与爱情的美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定格在岁月深处。作者用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营造出浪漫的诗意氛围,让人怀念,使人沉湎于那“日月”中,陶醉于曾经的爱之舞曲!在“日月”里,那存在脑海里的想象,作者用“等雨洒大地/和你共撑一把油纸伞/走进那悠长的雨巷/读云朵里隐藏的故事”表现,还原那美丽的场景,凸现崇高爱情观和人格辉光。“我越来越喜欢这冷暖交织的尘世”恰到好处地凸显作者的心境,让爱情故事情节出现,仿佛日月都是一种衬托,使人感受爱之深切。诗作浑然天成,张弛有度,不刻意雕琢,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文/晓渡)
大寒,想起母亲
文/秦淮一叶
蜷缩于冬的一隅
大寒,想起母亲
寒冷至极之处
心,依然寻觅温暖之巢
总是这样的季节
总是这样的天寒地冻
总是这样的寒气逼人
母亲,思念之夜如此沉重
二十四节气即将走完,大寒
最后的疯狂竟如此猖獗
是将天地冰冻如铁
还是让枯萎草木无处可藏
此刻,母亲您又在哪里呢
大寒之后,又是一年轮回
春的跫音愈来愈近
新年的钟声将要敲响
回家过年吧,母亲
我彻夜不息的呼唤
能否让您从另一个世界
苏醒
【诗歌鉴赏】“母亲”是世间最温暖、最伟大、最无私的称谓,每每念及,总让人由衷感动、无限感慨。这是一首母爱的诗咏,作者用真情以小见大,让母爱显露,使一滴水能映见太阳的光辉。诗作开头“蜷缩于冬的一隅”,书写出苟活的境地,勾起对母亲回忆,让“寻觅温暖之巢”的心境凸显。诗人连用“总是”,采用低回往复咏唱的形式,表达对母亲不可触及的距离之痛,从而使“思念之夜如此沉重”。当“天地冰冻如铁”、“枯萎草木无处可藏”时,预示对母亲思念也走过“二十四节气”,情感表达浓烈。诗作结尾“我彻夜不息的呼唤/能否让您从另一个世界/苏醒”,使情感升华,对母亲思念溢于言表。(文/晓渡)
在一片雪花里寻找春天
文/竹林清风
劈开厚厚的冰层
我在一片雪花里寻找春天
浓烈的酒,温着炉火的暖
折枝清香的腊梅当作书签
任长夜的风肆虐,呐喊
任一脉山水寒
高高举起的白月光,星辉闪闪
我沉浸在一纸唐诗宋词里
与蜂蝶共舞,情缱意绻
窗外传来噼噼啪啪的声响
那是季节拔节的声音
寒冬在孕育另一个春天
【诗歌鉴赏】在一片雪花里寻找春天,写出了一种新鲜的诗意。诗作抒情咏物,呈现出一种成熟的自在,从容和宁静。这种静,不是人生的虚无和现实的逃脱,而是沸腾煅烧后的冷凝,激流历练后的沉淀,是穿越现实迷障而抵达一个豁亮的心灵境地。诗作开头“劈开厚厚的冰层/我在一片雪花里寻找春天”直接入题,以丰富的想象,构建诗意氛围,让积极向上的心境凸显。作者抛开世俗,“任长夜的风肆虐,呐喊/任一脉山水寒”,也要“与蜂蝶共舞,情缱意绻”,抒写出顽强如磐的性格特征。诗作结尾“那是季节拔节的声音/寒冬在孕育另一个春天”,深化主旨,让诗意升华,读罢回味悠长。(文/晓渡)
归期
文/刘旭华
北风
翻没了最后几张日历
从岁末的夹层里
抖落一片片雪花
枝头的麻雀
梳理着一根根羽毛
整装待发
它想把梅花的芬芳
安置到明媚的阳光里
让每一个季节
不再有寒冷
一颗颗流浪的心
装进了贴有归期的邮件
寄回了久违的故土
还没有拆开
那一双双望眼欲穿的双眼
早已泛滥成一片汪洋
我把岁月打包
和自己一起
寄给了姗姗来迟的春天
【诗歌鉴赏】绵绵无尽的乡愁和冉冉飞飏的情思,一旦交相融合,当可萦回婉转成川流不息的诗行。诗作以优美的语言、动态的意象、拟人化的形象表现乡愁,抒发故乡的眷念,表达对家乡割舍不下的情感状态。诗的核心部分采取内外视角交叉的叙事方法,使漂泊在外的诗人的视觉画面与心理活动交织,产生情景交融。作者看到“抖落一片片雪花”,想起故乡“枝头的麻雀/梳理着一根根羽毛”,移情于景,此刻,“久违的故土”在游子心里温情而美好,有情有义,能够抚慰乡愁:“那一双双望眼欲穿的双眼/早已泛滥成一片汪洋”,故乡在心理叙事中被人格化了。这是一首有深厚文化传承的乡愁诗。(文/晓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