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龙:古驿陶冲行
古驿陶冲行
作者:谢小龙
桐潜地,民有俗语:去潜山,不要问,离山半里地。也就是说,自桐城去潜山,沿西大路走,不必问人。这陶冲街,估摸就是以这古驿为原点,依西大路开枝散叶,盛衰起伏的吧!
古驿陶冲,以前车来车去几趟,但未于此驻足。今儿个城乡公交开通,倒跑了几趟。走走转转,得味。
一日,乘公交,村部前下车。行不远,见一人,问:老街咋走?答曰:顺路走,前有一塘,问下人就行。老街破败哟!谢过,依其指点,加快了步子,很快见一塘,二、三亩光景,有栅栏。南北向,有一道,两旁,房显老旧,该是老街了。信步走,见一油坊,有菜子油香气溢出。入内杂乱,蛛网纵横,有一二人进出,冷清。
转出,顺路走。见有特色建筑,不急不慢取手机来张把。行人少,关门闭户的多。
见一门,门阔,见一老妇人,沧桑满额,面容安详。近前,老妇善谈,听口音应不是土生土长的西乡人。老街人少了。对哟!许多人搬城里,去大城市了。可以为您老人家照张?行!老脸上只有皱打皱了喂!街上可有耍的地方?少哦!你来的地方有塘,边上早年有个大牌坊。又手指街南向二丈路地方。那也有一个,前些年,县里来人,问了,又没踪没影了,毁了哦!再建难,要票子哟!
有朋友闲聊时扯道:桐城古物多,遗存多,咋毁的多,打掉的多?结论是:六尺巷都拆了建,建了拆,折腾。财富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不由得人不眼红、不仇视。这个产生六尺和谐的土地,人们骨子里信奉的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只重结果,少问过程哟!
闲谈会,顺街走,未几,见东向一巷,颇深。入巷,时见房颓屋塌,乱草杂树充斥其间,有矮墙上藤罗薜荔,纵横恣肆,更显一副破败相。前行,几间低矮房,门前有果木两株,眼见得家家铁将军把门,不由得不长叹一声:乡下空心村,镇子也快成空心镇了。
退,又上老街,南行,见些人家门户洞开,有稀疏行人。
行不远,有下行缓坡。见一高大建筑,六七层吧!中有门洞,上有几金字,近前,乃“古驿综合楼”,想必,此处乃当年官来宦去,驿马飞驰的古陶冲驿所在吧!
于此,我驻足良久。早年上赶着集邮,有一枚,上有周公题字: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官需民要嘛!南来北往的公文,书信,亦有火漆印记,保证来往函件,专递专阅。
过门洞,不远,有河,河有摆。自思,当年驿马飞奔,当有一桥,飞架南北,时移境迁,该是淹没于历史长河中了。
横折,西向,行百余米,有桥,远视近观,结实的很。是不是叫陶冲桥,未问,不知。徜徉桥上,南行,房见稀疏,问一行人:陶冲中学咋走?其人手西指,前行,西行有路,几里路的光景。好的!谢过,依指点,陶冲中学去。行约半里,遇一同行者,当地人。边走边聊,亦快意。
见一岗,有房屋多幢,推测这房,非民居,建成,也很有年头了。问,答曰:东向有树处,原是小学,西向老旧房,老乡政府。
从远离院墙,雨水冲刷处,见断面,总疑惑,这断层,有名堂,不定是古遗址呢!
上一缓坡,同行者指南向移植大树、苗木、盆景说:别看稀稀拉拉,场子不小呢,多卖北京上海合肥,赚钱呢!这我信,桐城有民谚:告不过西乡。不重文,不读书,有王法年代,状纸都不会写,告个卵去?今儿个,没个熟人,凭啥这大地方混!
相谈甚欢。自在。问:那边如墙的山,啥名?五聚岭。哦!别看不远,到山顶,没几个小时你别想。那上边好东西多着呢。中药材,要啥有啥。你说到中学,快了。
行不远,有村庄。房多依路建,稀稀拉拉。要分手了。同行者指路,有大松树的地方问下,有门进,就此别过。
大松树下,转转,树旁有人家。谈了会。校门咋走?放假了,从前门进吧。依其言,进大门。
校园不大,有几次扩建痕。干净整洁清爽。右手向,见一石,上有草书两字,费周折,认不出。信步走,见连体读报栏,标题多有马,奔马字样。看来,我读不出的字当是"奔马"了。校园里台阶不少,有一门状雕塑,红色,糙的很。一旁有一建造说明,读,方知是吴曼青院士捐建的。
转悠会,出门,回赶。见路北向,有一标识牌:放马场。哦!此处原为放养驿马的所在。好!放马场,放出曼青院士样的千里马好,放出驿路飞奔不知倦的驿马好,放出循规蹈矩的顺民草民,当也不差!
回到大桥,见路西有厂区模样建筑不少。顺路走,此路,当是八九十年代,先行的陶冲人,施展拳脚,踏平坎坷成一路的。果不其然,行不远,见遗而不用,钢筋水泥结构陶冲村部。入,拍照几张。又行,问行人,公交站咋走?答曰:前行百米,有路,东向,村部边就是。
未几,见新村部,一旁有站牌,见侯车者若干。还早,周边走走,见这新辟一道,宽,直,等级不低。
这当是陶冲第三条街吧!
官要堂皇,民要便利,要得。归。
责编:丁松 排版:丁智群
谢小龙,池州师范毕业,现在桐城望溪学校从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