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墨香
兰亭墨香
轻暑单衣四月天游记续十七
如果说绍兴的兰亭是著名书法圣地,那也是书法圣地中的一个;在我的心目中,陕西麟游县九成宫也是一个书法圣地。这是因为我长年宗法欧楷,曾经有过一次去那里的“朝圣”经历。九成宫有着号称“人间第一帖,天下无双铭”的碑石。当然,两个圣地各有特点:九成宫塑立一支如椽巨笔令我印象深刻;而兰亭的墨池则在书界有口皆碑。
从字面上看,兰亭范围应该不大。我从手机导航看到旁边有一个书法博物馆,就按照导航提示的路线找去。到了门口,人家不让进。我顺着院墙走过去,碰到一个“之镇”,不解其意,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兰亭景区大门。
兰亭其实不是指某个特定的亭,而是一个景区。景区四周浅溪淙淙,幽静雅致。园内“鹅池”、“曲水流觞”、“兰亭碑”、“御碑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相传这两个字是王羲之手书,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在家里养了一群鹅,鹅池并非虚拟之地。现在兰亭的鹅池里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曲水流觞”作为一个景点也有一个流觞亭,其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曲沟里缓缓的流过,这就是有名的曲水。当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边,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两边的楹联是“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祠内有许多碑刻。祠后有一水池,称为“墨池”,据说当年王献之用这池子的水蘸笔习书,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绍兴将兰亭景区作为一个精品打造,反映了书法艺术在旅游事业中的生命力。除了我前面提到的陕西麟游对九成宫景区,还有厦门书法广场,南昌的“墨香街”以及八大山人纪念馆等等,都是旅游区的浓墨重彩之处。至于宣城、黄山等地对文房四宝作为相关产业的开发,都反映了书法艺术顽强的生命力。
逛完兰亭景区,在出口处才看到我最先要去的书法博物馆。步入博物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透明的玻璃幕墙,直达顶端。幕墙之后,溪水潺潺,蜿蜒曲折,两旁翠竹扶疏,巨幅“之”字刻于屏壁之上。我豁然开朗,传说当时王羲之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之”字是其多变代表,小镇之所以起名“之镇”,大概就是寓意书法多姿的魅力吧。
书法博物馆系2015年开馆,整个布置别出匠心。基本陈列展厅“一日千载”的LED显示屏由一幅写意山水画卷铺展开来,配以淡雅琴音,如梦如幻。山石、细竹等小景装饰暗合“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势。该厅以《兰亭集序》书法命运的历史结点为基本线索,按主题纵向展开,分为“风雅兰亭——从诞生到传家”、“传奇兰亭——从真迹到摹本”、“魅力兰亭——从书法到文化”、“永恒兰亭——从历史到未来”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博物馆地下一层分设精品厅和临展厅,我参观了当期的兰亭书法节的获奖与入展作品。
在景区外的路口,倒是一个亭子,似乎可以作为兰亭的象征。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地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本来就是在路边供人歇息的亭子。至于王羲之笔下的兰亭确切在什么地方,说法不一。
《兰亭集序》说的是“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至于在会稽郡治山阴县何处并没有确指。郦道元在《水经注·浙江水注》中说:“浙江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勋封兰亭候,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后来王羲之又将此亭移在鉴湖,而鉴湖的范围很大,他自己又说兰亭在会稽山之北。既然兰亭在晋朝已数次迁移,那么现在的兰亭也只是明嘉靖二十七年时任郡守沈启重建之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