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的逻辑
作为一个自学中医的初学者,去谈具体的技法显然不太合适。那么,结合笔者的个人兴趣点,在此尝试着去挖掘中医创生之初可能的逻辑,这却并不失为一件合适且有趣的事。
作为西方科学的拥趸,笔者曾经也对中医嗤之以鼻。毕竟那个年纪,把笔者算作“小公知”也不为过。可是后来大病一场,是中医中药拯救了原本孱弱的身心。
一个人,倘若有此切身经历,再去质疑中医的有效性,似乎过于唯心了吧?
当然,即使明知中医的有效性,这条自学的路,还是不太容易迈上去。毕竟,中医的内容多少有些庞杂,理论有些神秘。就单论这心肝脾肺肾对应金木土火水的五行原理,就容易让人走上歧途。
还好,笔者有着比较成熟的西方科学训练,但同时又没有被科学主义所洗脑。对于实证下能够表现出有效性的东西,即使理论上不如西方科学严谨,笔者也倾向于去主动接纳这种有效性。
除了大病那一回,中医的有效性还体现在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上。
笔者月余前忽觉喉咙干涩难当、有些痛痒。一开始喝清开灵,能管一时,但时间过后就会反复。笔者过了两天,实在忍不住,于是去吃头孢,吃了两天,管了两天,过后就又遭反复。
因为根据自身的经验,倘若头孢两天内没压下症状,多半再多吃也无用,所以便停了药。
可这病情未愈,这可怎么办呢?
尽管当时并未正式迈上自学的道路,但是陆陆续续也在搜集中医中药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回想起参苓白术散这个方子,它针对胃火引起的慢性咽炎具有独特的疗效。
笔者已知自己一直患有浅表性胃炎,这大约也是幽门螺旋杆菌所引起。可是,完全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在目前的饮食习惯下简直不可能,也就从未想过要去彻底清除;况且要想彻底清除,需要至少两周内连续服用抗生素,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些。于是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药店买了成品的参苓白术散的药粉,回家调了一剂,并在其中加入了些许之前买来的品质不错的潞党参,一起服下。
第二天,居然好转很多。连续服用几天,居然能够控制住症状。
因为笔者本人平日里就喜欢唠叨,同时又有职业要求在前,故而这咽炎一直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自笔者有了上述发现之后,咽部一痛,在辨明非受明显风寒风热的前提下,就去吃添加了潞党参的参苓白术散,基本都能起效。
这中药的有效性,至少就个人经历而言,肯定是有保证的。
为了今后的保健目的,于是淘换了些中医的书籍,便开始自己看看。最近读到脉诊的相关书籍,看过其中的论述,结合之前的理解,粗浅地谈一下中医的逻辑脉络。
中医将人体的主体部分区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这上焦,大致就是肺心;中焦,大致就是肝脾;下焦,大致就是大小肠。
看其药物表述,药物基本的分类依据是其气性味。性分寒凉温热平,味分酸苦甘辛咸,气分升降沉浮。
比如麻黄这味常用的解表药,其味辛性温。
那么,这关于药物性味的分类,它有道理吗?
在以化学为支撑的现代检测手段出现之前,人们获取药物信息的方式,无非是以自身五感作为来源。这点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我们看药物的味,这肯定是用味觉辨明的。再看药物的性,这明显是吃下去之后的整体感觉。
比如,若问薄荷是什么性?未学过中医的人也肯定能猜出,是凉性。
所以,中医对于药物的分类,来源于人体五感的直接反馈。
那么,这有效吗?
以现代科学的角度,这种分类方式实在太过模糊。
现代科学的首要步骤,是对概念的明辨和精确定义。只有优先做到这两点,才能继续之后的讨论。
之后的讨论,即是对各概念之间联系和相互作用原理的阐释。这其中,有艺术性的成分在发挥着作用。
比如牛顿提出的定理、定律,如今一个不差的高中生就完全能够掌握。然而,牛顿在当时的认知和技术条件下,能够归纳总结并且发展出他的一套认知,其中的“灵光一现”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了。
让我们重新回到针对中医的讨论上。任何一个学过西方科学的人,在初看中医对于药物的分类时,都会自然地去质疑这种分类的有效性。因为从西方科学的角度,其概念有太多含混不清、不能明辨之处。
然而,细想之下,笔者觉得其分类方式,虽是囿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可就算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去看,还是有道理的。
有个比较抽象的类比可以阐明这个问题。
有一部分人质疑现实是否真的存在。
以笔者的观点,无论现实是否“真的”存在,只要我的五感告诉我它存在,它就是存在的。
这其中的道理,落脚于我们获取一切认知的来源,即是我们的五感。
那么,无论数据分析做得再怎么优秀,人类是否能够摆脱当前的自身疾病,最后的落脚点也在于我们的五感。
因此,针对五感的组合,未尝不可以成为理解药物信息的一个渠道。
只要最后病被治好了,那么由此发展出来的理论,未尝不可以用来预测和确定今后的治疗手段。
中医开方的理论基础,正在于对药物与五感的相互作用的不同组合。
我这药辛辣,它刺激我发汗,那么我发汗能从表皮汗液中排掉毒素。这个思路是通过刺激五感达到目的。
我这药通下焦,它刺激我排泄,那么我认为此时毒素已经深入人体,只能通过排泄把它驱逐,其思路还是通过刺激五感达到目的。
我上焦烦躁,下焦小便频次偏少,那么结合脉诊,我了解到需要清火静心、同时利窍通泄,那么我就去找那些可以达成这些刺激目的的药物,并根据前人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的药物比例去开方,其思路依然是通过刺激五感达到目的。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总结了外界毒素侵入人体的表中里症,根据程度的不同分别可用刺激发汗、呕吐、排泄这些自身已有的机制来达成病症的治疗,这难道不是朴素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吗?
因此,中医着重于借助外界刺激、利用人体本身已有的机制去解决病症问题。另一方面,西医则强调通过外界干预直接解决病症问题。
这是两者本质上思路的不同。
至于五行理论的应用,笔者还未有深入研究,在此便不随意置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