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需要带老人去输液通血管吗?

随着心梗、脑中风在中国的井喷式发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担忧自己的血管会堵塞,从农村到城市,从目不识丁的农民到高级知识分子,居然有一个惊人的共识:天冷了,需要去医院输液通通血管,效果很好。

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通血管药物,多是诸如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疏血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所谓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注射剂,据说十天到半月为一个疗程。

这种预防方法靠谱吗?这就需要从血管为何堵塞说起。

血管为何堵塞?

现代医学认为,血管堵塞的机制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

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

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一旦斑块破裂,就会形成急性心梗或脑梗。

如何预防血管堵塞?

高龄、高血压、高血糖、肥胖、血脂异常、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损伤血管内皮,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的罪魁祸首。

因此,针对性的干预以上高危因素,是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键。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减肥戒烟,都是必须的。而在避免斑块形成、稳定已有斑块,防止其破裂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才是首选。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稳定粥样斑块。

定期输液能预防血管堵塞吗?

国内流行的输液预防血管堵塞,所用的这些药物多数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输液本身有一定风险,而中成药注射剂所导致的过敏等严重反应也屡见不鲜。

用一种相对高风险、低效益或者无效益的手段预防血管堵塞,并不值得提倡。

随着公众对于疾病健康的认识逐步提高,药品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医院门诊输液将取消,这种价格不菲、风险不低、效益不高、证据不强的所谓输液预防血管堵塞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应担负起驱逐旧观念,提倡科学预防治疗理念的重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