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影评:问心
作者:蒹葭,女,80后,灵魂工程师。内心火热,外表优雅;静若冬雪,烈如夏花;视书为友,深度对话;写文诵读,自成一家;喜欢运动,大爱瑜伽;精神丰盈,不负芳华。愿在夜读日思构建一方心灵之家,以文字写真,用声音传情,让生命纯若晓露,灿若朝霞。
走出影院,脸上泪痕未干,心底泪意汹涌。如导演所期,赚足了我的眼泪。这泪水,无法说弥足珍贵,可当我想到影片结尾的“谨以此片献给最珍贵的自己”时,我便忽然觉出这泪水的分量和意义,我便又忽然懂得这泪水是珍贵的我的珍贵的滋养我灵魂和情感的宝物,如陈忠实《晶莹的泪珠》中所说:“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那么,透过泪水,当我认真思索这部影片的意义时,我的外现于形的泪水便又倒灌回心,蜿蜒前行,从不同的方向尝试找到心灵的出口。
A.关于真实:是还原历史还是关注人性
曾看到一位导演点评:“论技巧,论语言,论剪辑,无问西东教科书痕迹最重,更像一部摇摇晃晃的习作。”我是一名教师,对教科书的功用了解可谓多矣。如其言,那么,这部影片首先应承担的是教化作用。起到了吗?从看过的学生口中啧啧赞叹之声,从朋友对此“励志”二字的评语,从我和同事观影期间微微可闻的啜泣声中自当感受一二。
其次,应起到示范作用。这倒未必。不过看过影片的其他导演或许也当思索这个影片的模式有哪些可借鉴之处,为己所用吧。
第三,既是教科书,自然应一脸正义,凛然不可欺,主题高大上,童话也好,神话也罢,自然是统统并入现实,以显人力之伟大,人情之强大。此部电影应如是。
可是,教科书只选取希望呈现的,它有时可以删改,(当然需要经作者同意),而影片的真实更多地建筑在艺术表现的真实,它的随意性更强些(因为无需经“历史”同意)。于是,影片中的不真实性便成为衡量影片价值的标准之一。此片中沈光耀与他的原型出现的时间全然不符,历史可以如此篡改?
对于我一个小女子而言,如果不是特意查阅了资料,那么我的关注点绝不会在这个时间的不同上。也许女性的思维惯性吧,我更多关注的不是那段历史的真实,而是呈现出来的人性的真实。
还原历史的真实,是审问。
关注人性的真实,是叩问。
于我,人性真实的一面被揭露,足矣。
那么,人性的真实在哪里?
B.关于选择:爱与欲孰轻孰重?
影片中有这样一些人的选择。
一对不幸福的夫妻。妻子选择了自己的执念,选择自己时间、金钱付出后理所当然的回报,选择相信只要自己相信有爱,就一定能有爱,选择因得不到所爱而肆意扩大内心的空洞去残忍地伤害别人,而最终她选择了简单而又决绝的方式离开,带着美好与绝望,离开。我一直在想,她忍了那么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回忆了与丈夫“琴瑟和鸣”的那一幕,那也许在心中珍藏了数十年而在空虚寒冷的夜里无数次温暖她、慰藉她的那一点点“幻象”,而后转身放下时,她的心里想着什么?那一跃,她的嘴边是笑着吧?带着泪的笑吧,终于放手,终于结束,终于离开,终于不再贪恋,终于不愿面对……
而丈夫选择的是什么?是距离。“你没有用手打我”,妻子的质问中满含着悲苦。这是世上最令人痛苦的距离。不愿同床共榻的身体“保洁”,不愿共用一器的食物“保洁”,不愿与之交流的思想“保洁”,他用最“文明”而又最“野蛮”的方式坚守婚后的独身生活,坚守自己“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世界。
这种抱持迥然选择的夫妻,定然会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在他们的心里,都选择了爱,一个是深深地偏执地爱着对方,一个是牢牢地紧紧地锁着自己的“爱”。
三个好朋友,看似俗不可耐的三角恋,依然是选择的问题。李想选择了自己的“理想”,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内心的安宁,而饱受内心拷问的他最终选择了“救赎”,临终前的那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苍凉地道出他的心境,他的离开拯救了自己的灵魂,获得了精神的解脱,而生者依旧“如斯”,继续煎熬。
李想的选择,让我们愿意相信:内心的爱会战胜人世的欲。
【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夕照美景】
还有一个人,就是黄晓明扮演的陈鹏。说实话,黄晓明并不是我很喜爱的演员,在这个影片中,他的表现依然无法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忽略这一点,只看情节。在见到李想和王敏佳似乎生出情愫的一刹,他默然退出,选择了事业。在担心敏佳遭遇时,他选择勇敢地站在敏佳身边,陪着“复生”的敏佳寻一块心灵的净土。也许有人会说,从事着如此严肃的研制核武器工作的人员,可以如此随性吗?的确,关于他和敏佳之间的感情,的确狗血了一点。那么,导演出于何意呢?我觉得不过是让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人,有爱的人,爱祖国也爱恋人的人,让人们看到,被群起而攻之后的绝望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于是,更加细腻的镜头交替出现,毁容的敏佳枕边的雪花膏,睡着的陈鹏嘴边的微笑。作为一个表现深刻“清华”主题的电影来说,这种小资情调的背后是什么?不过是一种惨淡人生中的美好意象罢了。如此理解的话,又何必苛求呢?
我仍然无法觉得黄晓明的表演可圈可点,但仅从选择的性质来看,陈鹏对校长说出“我有想要照顾的人”那一刻,他就先选择了遵从内心所爱,爱在欲先,这便是他与李想选择的最本质的不同。
【牡丹江渤海国古寺雾凇】
C.关于生命:将传承进行到底
影片开头,那些初临人世的小生命便成功地柔软了我的心。也许因为自己身为母亲,最大的软肋便是孩子。那些个新生的、纯净到令人自惭形秽,美好到天地为之失色的生命啊,若是提前了解了自己的命运,他们还会来到这个人世吗?
如沈光耀,那个耀眼而深沉的男孩。当他听到“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勇敢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毅然站出来,接受飞行员测试的时候,当他跪在地上向母亲发誓的时候,当他违规驾驶飞机向孩子们空投食物的时候,当他中弹后俯冲向敌舰的时候,我们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这个生命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感受到他同时代的那些志同道合者们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当然,我们同时哀痛于这个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如流星一般的倏然划过。那么,这个生命的消逝是被提前预知的吗?
这便是开头的那个问了。
【牡丹江渤海国介绍】
当我们眼前晃过“三代五将”的匾额,当沈光耀在生命最后一刻深情地说出“妈妈,对不起”,我们是否隐约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生命的力量的传承?
是的。传承。人们无法选择出生的时代,而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命运走向和时代主题昭示着什么?不过是历史罢了。那么,生命和历史的关系如何呢?不过是传承罢了。看过宗璞写的《紫藤萝瀑布》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生命的长河便汇成了历史的波涛。历史就是由一个个形形色色的生命书写的、改变的,而这些生命终会“尘归尘,土归土”。可是,生命之间的因果呢?如沈光耀空投食物使被抱着的程鹏不致饿死,如陈鹏们在邓稼先们的领导下让中国拥有“两弹”,如在喝完沈光耀母亲送别的枸杞水后将要走上参军之路的双胞胎,如被李想救下的在拥挤的街道上堵车依旧坚持清明祭祀的张果果父母,如被父母怀着感恩的善意点亮了心空使他对四胞胎家庭伸出援手的果果,如有可能把这种善意继续传递下去的四胞胎父母和四胞胎,哪一次生命的陨落、降生和选择不意味着生命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的珍贵性在于择善而承,这种传承的珍贵性在于每个个体生命的珍贵。所以影片最后题上“献给最珍贵的自己”,要人们找到生命的意义。
再次回到那个问:如果每个生命能提前了解自己的命运,他们又会如何呢?
历代清华人给出了答案:自强不息。那是躲在壕沟、山洞中不曾止息的授课与思考,即使他们清楚地懂得,也许下一刻生命就不再属于自己;那是老师避袭前脱口而出的“哪有学生不走,老师先走的道理?”的铮铮誓言;那是梅校长淡定从容而充满睿智的关于“真实”的哲思之语,他们,哪一个不知道随时会走向死亡?救国于危难,强国于科技,这是清华人思想的高度,也是生命的高度,这高度与长度无关。无问西东,问心。
这是一曲清华的颂歌,除了片中塑造的典型人物,片尾的光彩熠熠的人物均出自清华,百年清华,大家层出,而今日清华,路在何方?
清华精神的传承在今日如何呢?一名被认为是清华大学当时最优秀的在校生之一,令高晓松极度不满:“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竟然要去问别人自己应该找什么工作。”“名校毕业不是用来找工作的,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
姑且不说高晓松所言是否片面,且看历代清华人所传承的精神竟然只成为一个要找什么工作的现实提问,那种清华魂,清华梦,清华精神,那些诗和远方呢?
当我们结合清华的现状再来品味这个电影,体会这种传承的现实意义,是否有更深的感触呢?影片中四个时代交错纵横,人物命运交相联系,历史进程逐渐推进,讲述了清华大学校歌歌词“立言立德,无问西东”的传承。
纵观影片,为了体现“清华”主题,似乎不该涉及如此多的元素:
一个热血报国的青年,一个内心挣扎的经理,一个有“三代五将”荣耀而希望孩子过上想要生活的母亲,一对不幸福的夫妻,两个单纯向上的兄弟,三个命运迥异的同学,四个初降人世的宝宝,一些残忍迫害他人的群众……
这种情节无分轻重的罗列,不是反而冲淡了主题的深刻性吗?
诚然,我亦愿相信我的从心底涌出的泪水:欲解其中味,试问心深处。
公众号创始人:乔帮主,作家协会会员,诗文俱佳,博古通今,创作《乔帮主讲曹操》系列,新十二生肖故事,《乔叔叔讲唐诗》系列,新百家姓系列,《弟子讲毛主席诗词》系列等文学作品,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过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