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过分溺爱,最终只会变成相互伤害
教育·美文·感悟
很久以前读过一则故事,大概是《读者》上的,据说是真人真事。
故事中说,在那个饥荒的年代,每家只能按人口分到不多的口粮,根本就不够吃。
有两个家庭,都是一对夫妇,带着五个年幼的孩子。
其中一对夫妻,总是宁可少吃一些,也要把自己那份口粮让一些给孩子,让孩子多吃一口;而另一对夫妇,则是每顿饭都用一杆小秤,均匀地把粮食分成七份,大家都一样饿着。
人们都笑话后者,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们还斤斤计较,分这么清楚。
但后来,第一对夫妇终于没有熬过饥荒,孩子们的境遇也可想而知。而后面的那一家七口,却顺利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到底是谁才算合格的父母,相信我们已经有了答案。
如今物质富足,父母们应该不会再面临故事中一样的困境和选择。
但父母因为对孩子过度的爱而伤及自身,这样的现象却仍然存在。
比如我认识的一对老夫妇,就是如此。
他们从小对独子可以说关心得无微不至,不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四五十岁了还不出去工作,当然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成为了真真正正的剩男,而且还是啃老一族。
这位哥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宅在家里,吃饭、睡觉、打电脑游戏。
而当老两口挨次患了重病,卧床不起时,发现儿子竟然不会照料自己。
不是儿子心眼不好,而是从小到大什么都没有做过,一是他连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二是他连最基本需要做的事情都看不出来,不懂得应该去做。
不知道躺在床上的老两口是什么感受,但晚景凄凉,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
因为这老两口,用自己浓浓的爱,生生地把孩子培养成了什么也不会做的废物,既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爱下一代,是动物的天性。
但动物还有另一个天性,就是下一代长大之后,要反哺上一代。
比如在传说中,乌鸦生育了子女,会每天朝出晚归,辛辛苦苦地觅食喂养自己的孩子们。
当小乌鸦能独立生活,老乌鸦年迈无法出去觅食的时候,年轻的乌鸦便会出去寻找可口的食物孝敬老乌鸦,直至老乌鸦自然死亡。
这就是“乌鸦反哺”的故事。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其实是自然的法则。
而似乎只有我们人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这一法则,总想用自己的肩膀为下一代承担下所有的一切。
但不是父母承担了生活中所有的劳累,孩子就能够轻松一辈子。
相反,如果孩子从小没有任何历练,将来只会让普普通通的困难都变成挫折甚至灾难。
让孩子学会独立,教会他责任和担当,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才是理性的爱。
不要说我们不用养儿防老,总有一天,我们有奔波不动的那一天,有需要子女为自己做事的时候。
而如果像我认识的那对老夫妻一样,用一生的付出换来儿子的不能自立,换来自身的晚景凄凉,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即使是爱,也不可以过分。否则,就会变成相互伤害。
不要把孩子爱得失去了爱你的能力,这一点,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