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与超越——读屈原《天问》

《天问》是一首奇特的诗,清代注家曾形容其“其创格奇,设问奇,穷幽极渺奇,不伦不类奇,不经不典奇……奇气纵横,独步千古”(《屈骚心印》)它还是一部本质意义上的 “天书”, 是屈原借天抒怀、天人对语的旷古奇文。历来公认《天问》难解,关于其的几个问题到现在仍有争议:一是是否错简,二是写作时间,三是写作目的

是舒愤?讽谏君主?还是穷究学理?以上的第一、第二问题的分析需要太多的实证,而笔者才疏学浅,且此文写成时间短,无力细究。所以本文想直接从读文本的感受出发来谈谈《天问》中的172个问题的浅见。

从题目说起,天问天问为什么不是问天呢?王逸注:“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把“天”作为第一优先问序,“天啊,我要问你!”就像我们平时忧愤难解之时仰天长叹: “老天爷,我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子对我?”

一般,既可以体现天的主体,也可体现人的主体。虽然这两个主体差距悬殊,一个是宏大宇宙的主宰,一个是渺小世间的一粒沙。这个渺小如沙粒的人虽无能抗衡天志的权威,却能像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人有灵魂,是一个理性的动物,懂得向死而生,懂得怀疑与思考,懂得直面这光怪陆离的世界所以当诗人北岛写下“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时,他开始在发问了。

北岛作为十年动荡的见证人,当初带着天真的愿望投入整个社会发动的“轰轰烈烈”运动中,却发现不止“地之道”、“天之道”,甚至现实存在的“人之道”都更像是一场闹剧,跟自己一直以来接受的价值观都是格格不入的。在这强烈的“不相信”背后开始生发出无处不在的疑问”。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当我们日常建立起来的一种知识价值体系受到挑战之时,我们心中就会发问。而当那年的屈原亲身经历目睹的社会现实,对自己曾经接受的知识体系产生疑问和困惑,终于开始对天命有所怀疑和质疑,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他将满腹疑惑一股脑倾泻出来,从而一气呵成写出千古名篇《天问》。他就“像电线上憩着的鸟,午夜教堂里赖着的醉汉”(莱昂纳德·科恩),以他的方式,找寻自由。

洋洋洒洒的172个问题,大致涵括了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天命人世、现实生活五个方面。老师曾在课堂上说《天问》的172个问屈原心中都有答案。因为屈原做过三闾大夫,这些问题大概是他给贵族子弟出的期末思考题。对于这个说法,我认同一半。清朝贺贻孙 《骚筏》 说过:

“《天问》 一篇,灵均碎金也。无首无尾,无伦无次,无断无案,倏而问此,倏而问彼,倏而问可解,倏而问不可解。盖烦懑已极,触目伤心,人间天上,无非疑端。既以自广,实自伤也。其词与意,虽不如诸篇之曲折变化,然自是宇宙间一种奇文。”

以这个观点为依据,笔者借用张德育先生在《关于屈原<天问>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的分法来说明我的想法,但其中一些细节归类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跟该论文不太相同,在后文会分别举例子说明。

《天问》的问题不仅内容丰富且疑问的性质也不相同,必须做全面的分析。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三类:(甲)问所不知,(乙)问所不信,(丙)问所不平

(甲)问所不知:这一类问题是屈原提出的对于世界本原所作的根本性思考。

举例:    

前四句屈原从开天辟地传说的由来发问,既然开天辟地是创世,那么天地还没有形成,当然没有人类。那没有人类的事情,是由谁传播下来的呢?大家有怎么能证明它所说的都可靠呢?这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创世神话。后四句就天地形成发问,如果这个世界是从混沌打开,那请问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有谁能描述出来吗?

答案当时是没有,这就是一个不会有答案的问题,就像是问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我们也可继续沿着这个思路问:神话是谁创造的?答是神,那神又是谁创造的?这种苦苦追问,让精神不会沉堕到现实中那个可以计算,可以有逻辑找到答案的世界;也只有有人去问这个问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才会不断深化。

这些问题不止是屈原天问发端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哲学的发端,是讨论的终极,讨论世界本源的问题。因为我们作为人生活在世界上,存在是一种先验范畴,是我们存在之存在所必须依赖而又无从究问的。

若把这个问题再放得广一些,从古人的宇宙观出发,我们会看到一种古老的精神观念,也即宇宙精神。那么何谓“宇宙”:“宇”是上下四方,无穷无尽的空间,“宙”是古往今来,无穷无尽的时间这种宇宙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但是凡是有现实答案的,通常会让人活在一个生活的浅层。就如同十九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孱弱的中国造成的极大冲击,让众多有识之士高举“科学救国”大旗。

当是时,鲁迅对此采取的却是极为复杂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意义与作用,另一方面则更加谨慎地思考与怀疑——科学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但是当全社会都疯狂地把“科学”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时,把所有的疑问都对号入座一个绝对的“科学的答案”时,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可能是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而后沦为物质的奴隶,坠入精神的浅层。

至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很多看不见的没有办法证明的、没有答案的东西其实也很珍贵,会让我们不至于活在浅滩中还被淹死。

当我们能够时常真诚地思考屈原关于世界起源的问题,在脚踏实地的情况下多仰望一下星空,对于世界的本源会看得更清楚,而不只是停留在我们的目之所及

因为目之所及之处,真的仅是很小的一方世界,是无数亿个可能性之中的一种而已。许许多多的人存在这个小小的有限的时空中,只有超越出来才能活得精神开朗,这正是笔者读这第一类问题的启发。

(乙)问所不信  

举例:

这四句是就嫦娥奔月的神话发问。后羿辛辛苦苦求来的不死灵药,被嫦娥偷吃了之后,她逃到月亮上去。在程嘉哲先生的《天文新注》(100页)对这两句的解读我觉得很有意思:先描绘了月亮在高高的云层中,时隐时现,然后便问嫦娥何以要逃到这么高而易见的地方去?然后接下来问有了神通的嫦娥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硬要跑到天上去现眼,而且她逃避的是后羿,能射下太阳的后羿,就不怕他随手射下月亮吗?

这个解读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奔月》一文,文中嫦娥因为受不了天天的乌鸦炸酱面而吃灵药奔月,而后羿得知立马取来弓箭,却射了几次都不能射下月亮。鲁迅小说中是写英雄落入庸常生活中的消解,而在这两句中结合前文,屈原不仅对取得不死药的过程产生怀疑,还对嫦娥出逃的目的地选择不解继而怀疑整个故事的合理性。而如果在结合后面两句:

屈原对海上仙山神话的发问能够更好地理解屈原的不信。这个故事中的神仙对海波的各种无法控制后来纷纷到大陆上来避难。这些蓬莱的神仙原本是凡人求生求福的对象,可是在自然面前却是如此无能。如果他们有一点神通,又何必搬家呢?

这两组诗围绕的一个主题是“不死”。屈原不仅对人去求取不死药不信,还对能给予不死药的超自然神仙置以怀疑。这种不信,表达的是屈原认为脱离现实世界的一切想法都是幻想

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就只有面对现实。对于这类有点虚构的超自然问题,屈原不是因为不知而穷究事理,而是成竹在胸,以问难的形式,大胆地批判了其中折射出的丑陋的传统观念,富有挑战精神。这正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激烈动荡与新的探索。

《天问》从不知到不信,是慢慢地从宇宙不可知本原到现实之上不可信的超自然的发展所以接下来屈原开始接到现实人世来发问,而这类问题他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提出,不仅怀疑其合理性,还批判其不公。

  (丙)问所不平:

(1)是就天道福善祸淫的神话发问:他质问为什么神何以良莠不分,把不死药给了羿和鲧因为客观来说,鲧治水不成,盗窃了息壤,应是十恶不赦的。这是天道不公。

(2)是就汤对妹嬉的处置发问:汤为了取得天下,利用她作为间谍,而事后又把她杀了屈原质问这位“圣君”为何不公,何以背信弃义,妄杀有功?

(3)是就纣的爱憎发问:屈原认为妲己再坏,也只是纣的一个玩物因为像纣这样一个大独裁者,难道别人可以影响他,让他失去理智?屈原在此认为过去一般人把归咎于不该听信与宠妃的话是不公平的。

屈原在这三段中从诘问神的不公到皇帝的不公到群众的不公,是由上至下的诘问。他满怀忧愤,这种不公,是现实世界上下颠倒,黑白不分。不仅是最高权威的不公,而且百姓都无法保持公正的态度。可想而知此时的屈原是多么的煎熬。

《天问》的最后两句: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他更是把自己也颠倒了。屈原因在楚王朝供职时期写过很多良言谏语而博得忠名,即使后来他与朝廷决裂,忠名还在远扬。这对于这位在晚年看透了这污浊的社会和政治之后思想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诗人来说,精神负担益重。

总的来说,《天问》是一部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和再认识的作品。诗人对人类的历史乃至宇宙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深刻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乃是楚国的现实,是楚国的兴衰存亡。

所以屈原在审视这人类全部历史时便特别注意探究国家民族治乱的经验教训。出于政治黑暗的焦虑而向天发问“不知”“不信”“不平”的屈原,就像是那痛苦的苏格拉底。而后来湘水悠悠,屈原也如苏格拉底一样永远自由了

戏剧《哈穆雷特》中有一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想想屈原,他如同柏拉图在《理想国》的洞穴之喻中,那个挣脱了锁链看到真正的光明的穴居人,回到洞中试图使大家相信眼前都是虚假的皮影戏时,却被不想相信的洞中人杀害。

这种向死而生的义无反顾之中有一个比生存与死亡的问题更值得思考的,那就是理想!他就像是王家卫《阿飞正传》中所形容的那种存在于神话传说的荆棘鸟——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的飞,飞的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

一生孜孜追求其为天为地为苍生的美政理想直到最后一刻,他在“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世间不断反思着这个社会,直到飞到最后一刻,完成了对生命理想的极致追求与超越!

撰稿 | 谢曼

一校|欧阳源蔓

二校|林美玉

新媒体 | 刘春妮

责任编辑 | 韦宇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