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起来育儿之父亲的力量

2019.1.3潘珊珊主讲微课【父母一起来育儿】课后分享:爸爸给予孩子的性别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

1. 我爱人第一次听专业课,张桐老师主讲,收获最大的是夫妻双方各自需要的心理营养和对孩子的“性别认同”。三个月后,2018年3月我第二次听专业课,邹小辉老师主讲,收获最大的是对孩子的“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2018年5月,女儿说:从今天起,我要做个快乐的小公主。我们俩一起重新赋予孩子“女孩”的身份,把被照顾,可以撒娇的权利还给女儿,以前因为我们养育无知差一点要把女儿培养成了“女汉子”,假如未来孩子带着“女汉子”的角色进入亲密关系,在爱情和婚姻里要遭遇的问题可想而知,庆幸我们夫妻共同学习,更庆幸爸爸在赋予女儿“女儿”心理营养和身份认同。

2. 回顾我自己的成长历程,有许多父亲精心培育的印记:教我骑车,陪我打球,夏夜里给我们讲故事,除夕时带领我们写春联写横幅,晚上他会在晚餐桌上用水教我们练习草书,上小学时,父亲在母亲面前坚定地维护我作为女孩的权利,上初中时在弟弟们面前维护我作为姐姐的地位,上高中时父亲通过书信与寄宿的我沟通来往,上大学时他会为我找寻购买一本我想要的词典,第一次参加工作父亲陪我去面试,二十一年前我生下女儿,是父亲和其他人一起把我从产房送回到病房,考博时父亲第一个给我打来电话,成立ACE时父亲说“你是这样的老师,你可以办。”今天我们去看父母,父亲说:“孩子们都争气!”回顾与父亲的点点滴滴,曾经因为父亲忙于工厂疏于家庭,父母的关系一度紧张,我在20~43岁期间,与他有很多分歧,疏远和隔离,感觉自己被误解被忽视被否定被不喜欢。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家庭,去到父母不在的地方。好在,自己通过学习,跳脱了原生家庭的牵绊,看到了父母的有限性,学习做父母的父母,看到他的行为模式与他的原生家庭的关联,开始与原生家庭和解,重新走回父母身边,链接父母,越来越多地捡回父母的正面资源,于是,我回到父母身边,爸爸爱与我聊天,妈妈爱与我聊天,左边是爸爸,右边是妈妈,我回答他们对网络和微信的不解,告诉他们孩子和我们的学习生活近况。父亲72岁了,从没有忘记行使做父亲的责任,他字字珠玑的八个字也塑造了我女儿的强大心性。我们夫妻学习父母专业课,这一次又邀请了妈妈去学习父母专业课,家庭三代爱的流动更加通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