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3.13【2017-5-26】

#每日学论语#13.13【2017-5-26】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自身端正了,对于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的呢?不能端正自身,又能怎样端正别人呢?”

【微言微感】

做事和做人,首先是做人。人做对了,得道多助,事情自然而然容易成功。人品有问题,大家都信不过你,都不愿意和你来往,失道寡助,又能干成什么事情?

但是,很现实的是:生活中往往君子斗不过小人。小人无耻,善于拍马溜须,有奶便是娘,所以容易哄骗人上当;深谙厚黑学,唯利是图,心狠手辣,专门琢磨人,所以常常常常害人成功。君子有耻且格,做人讲面子,做事讲原则,不要害人,也不知道防着人害。结果,君子更容易被小人算计。

但是,时间长了,吃一堑长一智,惹不起躲得起,君子会避开小人。小人本身就时刻在算计,在防着被算计,所以除了狼狈为奸,也不喜欢和小人在一起。

初次见面,开始共事,说得漂亮,演得生动很重要;长期共事,天长日久,做事踏实,做人实在才最重要。

这方面,为政最是突出。

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的时候,这话是对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我没有查到历史记载。

但是,可以猜测一下:孔子决不会对牛谈琴,这话要么说给自己弟子,是在教弟子们如何为政;要么说给请教为政的权贵。

分析一下:根据孔子说话的一贯习惯,这话很可能不是对自己弟子说的。这话里有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话分明是在指责请教的人行为有亏。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夫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很明显:你们国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乱得很。崔杼弑齐庄公,陈恒弑齐简公,公子小白杀公子纠……你们做君王的,做大臣的都这样,上梁不正下梁歪,让老百姓如何效仿?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如何才能强大军队,称霸诸侯?孔子直接说不知道。不知道的意思,就是懒得搭理你。作为诸侯国,不思为周天子教化好一方百姓,为世界和平做贡献,就想着称王称霸,算怎样回事?

鲁哀公、孟懿子也都向孔子请教过如何治理天下。孔子都没有好脸色,也没有好言辞。你们做诸侯的,士大夫的,不能为天子分忧,不能为百姓楷模,不能造福一方,有何面目要求百姓如何如何?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领导的率先垂范,心里有原则,心里有群众,心里有公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在前边。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先做好,有功劳把下属推到前边,有过错积极承担补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己就是标杆,自己就是灯塔,于是也就成了磁铁,有了影响力。

明代山东巡抚年富,曾经手书《官箴》,内容如下:“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意思是:官吏不是害怕我的严厉而是害怕我廉洁,百姓不是对我的才能心服而是对我的公正心服;为人廉洁,那么官吏不敢有所怠慢;处事公正,那么百姓不敢有所欺骗。处事公正就能够明辨是非,能够获取群众的信任。做人廉洁就能够树立威信,能够得到百姓的厚爱。

这番说辞,说给老师们听,说给为人父母者听,也是很有道理的。

孩子不爱学习,不爱劳动,不守规矩,不思进取,自私自利,小肚鸡肠……孩子有问题,去看他的父母,去看他的老师,总能找出原因。孩子身上的毛病,从父母那里找个七七八八,剩下的看看老师、看看伙伴,环境怎么样,孩子成长状况怎么样,基本就一清二楚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好环境,成就好孩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窝囊儿笨蛋。教育很大程度就是模仿。

父母很优秀,但是孩子很混,这样的现象有没有?也有。但是否就可以推翻前边的结论?

不能。

父母优秀,不等于父母懂教育。父母越优秀,往往越自负,如果观念有问题,就越容易伤害孩子。优秀的父母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很多孩子因此背道而驰。优秀的父母,太过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对孩子期望过度,必然失望过甚。

孩子,首先是人,是独立的生命。做,或者不做,首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趋利避害是人性的共性。小孩子都是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学着大人的模样行走。

标杆错了,方向错了,越走越远自然而然。

标杆没错,方向也对,但不是他自己想走。没有内驱力,只有外在压力,被逼着走,被拖着走,被骂者走,一切压抑都是强化,孩子往往会背道而驰。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秘诀就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但是,我们大人光说不练,言行不一,自己吃着零食,看着手机,逼着孩子跑步,逼着孩子节食,孩子会心甘情愿,开开心心吗?家长自己看电视、打游戏,打麻将,吆五喝六,让孩子回房间专心致志学习,这可能吗?

做教育就是先自己修身、修心、修行,然后鼓励学生有最美的梦想,做最好的自己。

做管理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然后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谁。在其位,谋其政,履职尽责,如此而已。

(0)

相关推荐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处世态度——敬

    孔子论君子之处世态度--敬 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论语·宪问>)他所强调的,就是君子的处世态度.孔子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而又能敬 ...

  • 再读《论语》:为政第二.13

    再读<论语> 为政第二 十三 子贡(1)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2),而后从之(3)." [注释] (1)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学生. (2)先行其言:行 ...

  • #每日学论语#12.13【2017-5-2】

    #每日学论语#12.13 [原文] 子曰:"听讼(sòng)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 ...

  • #每日学论语#14.13【2017-6-25】

    #每日学论语#14.13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 ...

  • #每日学论语#15.13【2017-8-9】

    #每日学论语#15.13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hào)德如好(hào)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来不曾见过喜爱美德像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

  • #每日学论语#6.13【2017-9-20】

    #每日学论语#6.13 [原文] 陈亢(gāng)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 ...

  • #每日学论语#16.13【2017-9-21】

    #每日学论语#16.13 [原文] 邦君之妻(qī),君称之曰"夫(fū,下同)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 ...

  • #每日学论语#19.13【2017-11-10】

    #每日学论语#19.13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

  • #每日学论语#1.13【2016-7-21】

    #每日学论语#1.13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yuǎn)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与他人达成的信约,符合了义, ...

  • #每日学论语#2.13【2016-8-6】

    #每日学论语#2.13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告诉他说:"先做出来,然后再做说出来." [微言微 ...

  • #每日学论语#3.13【2016-8-29】

    #每日学论语#3.13[2016-8-29] [原文tuó问曰:"与其媚(mèi)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 王孙 ...

  • ​ #每日学论语#3.13【2016-8-29】

    #每日学论语#3.14[2016-8-30] [原文]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 孔子说:"周借鉴了夏商两代,多么繁盛丰富啊,周的典章制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