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4.23【2016-10-3】
#每日学论语#4.23【2016-10-3】
【原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
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微言微感】
“约”,左边是“糸”,表示“缠束”、“绑定”;右边是“勺”,表示“专取一物”、“专注于一点”。也就是说,“约”,表示“专门对一件物品进行绑定”。引申义:专门就一件事给出不可改变的承诺。如果组词,可以是“约束”“约定”。
颜渊说,孔子对自己是“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这里的礼,应该和颜渊说得“约之以礼”应该是一个意思。我不由得想起“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失道 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他似乎对礼很有一些看不起,更是把礼当做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孔子17岁的时候曾向老子请教过丧礼;25岁的时候和南宫敬叔一起专门跑到洛阳拜访老子学习过周礼的,按道理说,对老子的想法应该一清二楚,为什么痴心不改,一生奔波就依然如故坚持推行礼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道没有了,德没有了,仁也没有了,如果连礼也没有了,礼崩乐坏,人心不古,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我常说一句话:说着说着就信了,走着走着就到了。
礼这件事,最好是先接受,发自内心,然后再去做,心有道、有德、有仁,有爱有礼,也就水到渠成,自自然然了。
但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我们面对的是小孩子,他心里没有仁义道德这些东西,那怎么办?
先做后说,边做边说。按照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理论,我们也可以从“知情意行”倒着来,用规训的办法,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理解,在坚持中接受。循规蹈矩,习以为常,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就像微笑打招呼,开始可能你并不情愿,但这是规矩,是我们要求的礼,不做不行。开始推着走,慢慢习惯走,后来发现了这样做的妙处——和别人客气,别人也和你客气;对别人有礼貌,别人也对你有礼貌。
收获了回报,习惯了习惯,慢慢就不由自主见人就微笑打招呼了。
国外有一种理念:不要逼着小孩子跟大人打招呼。她们说,被逼打招呼,心不甘情不愿,会造成小孩子阳奉阴违。小孩子不愿意,被逼着假意和人亲近,对小孩子是一种虐待和伤害。
果然是这样吗?我不以为然。
小孩子哪有那么不堪一击?被要求和人打个招呼,就会让孩子留下心理疾病吗?
我不敢苟同。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就是学会选择和担当的过程。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别人对自己淡漠,就要学会主动热情对待别人;我们不希望别人对自己无礼,就要尊重和友善别人。
我理解“约之以礼”,有这么几层意思:第一,就是明确礼节规范,严格要求执行。喜欢要这样做,不喜欢也要这样做,先服从,再接受,然后习惯。第二层意思,就是先约定,自主确认,自主选择,然后再以礼节之;第三层意思,就是先礼后兵,先理后礼。道理说明白了,情感调动到位了,心中有仁,心中有爱,心中有信,然后去自觉自愿崇礼求真。
我一直反对不教而诛。强权法制,治乱重典,在法制观念淡薄的过去未尝不可;但是,法制、人权、公平、自由已经深入人心的当下,这显然不合时宜。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热血教师》,都有一个超级烂的学校,似乎管理还挺严,规矩还挺多,但是,教育者和教育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缺乏彼此的信任,缺乏发自肺腑的尊重,只是靠强权和惩戒,有规则和没有规则,有礼和没有礼,其实意义是一样的。
礼能发挥作用,一定是教育发挥了作用;心里想明白了,情感自觉自愿了,礼的执行和遵守也就水到渠成了。
约之以礼,成之以法,在之于道。自觉自愿的礼,靠的是心的能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于人与人交往的礼,一定是始发自我们的内心感受。仁爱在心间,智慧在胸怀,律法在脚下,循道而为,巡礼而行,一般是不会轻易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