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南岸第一桥——白山大桥
白山大桥,位于庐江北乡重镇——白山镇、横跨白石天河的一座大型桥梁。
白石天河,巢湖南岸支流,水源于汤池马槽诸山(平均海拔500余米),西向东流经白石山入巢湖,意为水自天上来,故名“白石天河”。
该河在明、清年间,其河共分三段,且别有三名:石头到青阳段,为大南河,与小南河相对;青阳到白山段,为清野河;白山至口门,为白山河。河道起自郭河中吴桥,接源于马槽河;自西南绕向东南,在湖稍圩(三叉河)汇金牛河水折向东北,向拐右到罗埠河下行,再向左汇入青阳河、小南河诸水,抵圣安再折向东流入巢湖,全长35.5公里。白石天河流域面积718平方公里,是庐江县境内河流之最。
白石天河入巢湖河道口
清未民初,白石天河流域内的十大圩、同大圩数以万计的百姓人家,为日常生活之需进出白山镇,皆用小船摆渡,由渡工秋后集中收取渡资。当地大户5斗、小户3斗,外地渡客则由船主直接收取渡资,交通极为不便。每年汛期,湖水倒灌,河水猛涨,难以计数的村民丧命于渡船翻沉事故,家庭破碎。地方百姓世代期盼能在白石天河架设桥梁,以解“望河兴叹”之苦。
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国民党第五战区第八挺进纵队司令龙炎武四个支队驻扎在白山、盛桥一带,以顺应百姓呼声、筹备修建白山桥为名,向当地百姓强制“募捐”。与此同时,地方民团还安排在白石天河口设卡,软硬兼施,强迫其过往商船按吨位大小“捐款”。数月,共获得7000银元(当时折合大米29万斤)。结果此桥未修,随着龙炎武部换防,将其所集款物悉数卷走,全部被其中饱私囊。白山天河两岸人民在失望中延续着渡船岁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山区的白石天河两岸人民,向区公所要求建桥,并自发组织为建桥捐款、捐物。但介于当时的条件,建桥事宜一直没有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只是在渡口管理方面有所改善。1958年,当地公社固定船工负责渡运,并收稻谷作为船工工资。安全等管理问题也时常由所属社队过问,但是机动车辆仍无法驶抵圩区。
1972年10月,巢湖地区革委会主任熊玉坤陪同省革委会负责人到白山区检查工作,当地农民恳切提出建桥要求。检查组当即决定,建桥筹备工作由白山区主办,国家给予支持,以民办公助方式解决。
1973年7月,省公路工程处派人察看现场,庐江县革委会根据省、地负责人指示精神,制定了修建白山大桥的方案,约需资金80余万元。同年10月29日,巢湖地区革委会以生交字(73)508号《要求修建白山大桥的报告》,要求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将修建白山桥列入1974年交通基本建设计划。1975年,白山区革委会发动群众集资10万元,聘请省公路工程处第四工程队选址钻探;并成立白山建桥指挥部,办公地址设在水运大队,后终因财力不足而未动工。
1976年初,经省、地两级革委会批准,由县革委会自己担负建桥任务。桥位选址在白山镇渡口,主桥跨白石天河,穿河心芦苇滩,越南河门口,直达同大圩。俯视全桥呈“7”字型,使天河以南丘陵与天河以北3圩(同大圩、十大圩、林大圩)连成 一片,形成三角形的通道循环路线。当年12月3日,庐江县成立建桥工程指挥部,下设政宣、工程、财供、资料、后勤等5个办公室。由县交通局负责大桥施工。
建桥工地(图片)
12月19日,白山桥正式动工。白山区11个乡组织万人上工地,前方挖基础,后方运砂石。在清基中,降8次大雪,冰封40多天,天寒地冻,泥泞路滑,而参加建桥工人与备料民工,坚持风雪不停,日夜不停。为抢在汛期之前完成桩基工程,指挥部决定采取边调查、边测设、边施工的方法,组织人工围明堰开挖墩台基础,实行3班制,日夜施工。
1976年除夕,县委书记孟富林、副书记郑敬道、县革委副主任兼指挥长潘跃南赶到工地,白天参加劳动,晚上与施工人员一起欢度除夕。
由于群众盼桥心切,宣传发动深入人心,全县前后方配合协调。建桥工程进展顺利。主桥墩、台16米深基础,地质复杂(淤泥厚7米,流沙厚2米),清基土方52000立方米,墩、台砌体8200立方米的一期工程,于1977年3月26日抢在春汛前结束,第一期主桥墩、台提前竣工。基础工程结束后,正值春耕,工地上压缩大批劳力,重新组织专业班子,突击预制全桥14500余件预制构件。
在修建白山大桥的过程中,施工队创造性应用“连船浮吊法”,即将两艘载重为15吨的木船用缆绳绑在一起,连成整体。上置独脚扒杆,船行至岸边吊起重20吨的预制拱肋,靠水的浮力托运至固定位置,使拱肋两端接头钢板准确到位后再衔接锚固,解决了在没有吊装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安装双曲拱拱肋的难题。是年11月25日,70根拱肋全部安装就位,1978年5月25日,拱波安装和拱板浇筑全部完成。1978年8月,白山大桥全部竣工,经过两个月行车测试,1978年10月20日举行通车典礼。
白山桥由白石天河桥(主桥)和南河桥(岔道桥)组成,主桥下部结构为浆砌块石墩,重力式桥台,上部结构由2孔净跨70米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矢跨比1/8,和一个直径13米全圆拱、一个净跨7米半圆拱组成。全长267.3米;岔道桥设4个直径5.5米的全圆拱和1个净跨 5.5米的半圆拱,全长68.5米。主、岔桥以900相交,呈“7”字型连接,综合组成全长350米,是当年巢湖南岸水系最大的一座公路桥。其工程量和施工技术难度创全省公路桥梁建设史之先例。根据其设计与施工实践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发布于全省公路科技交流会,刊载于国家交通部大型学术期刊《公路》,受到国内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被誉之为“巢湖南岸第一桥”。
白山大桥
(文稿根据《庐江县交通志》资料整理。)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