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日记103——关注“事情”还是关注“心情”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的事:孩子去邻居家玩,玩着玩着两个孩子会发生矛盾,我家的孩子也一样。当看到两个孩子因为“你要在我的画上涂颜色,我不让你涂”而哭闹时,我用了关注心情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昨天早上孩子和爸爸妈妈说起这事,妈妈问“最你怎么做的?”孩子很坦诚说“我哭了”“奶奶呢?”“奶奶没管。”哈哈,听着像是告奶奶状了。可见父母的话语很重要,因为你的话语就是导向,是关注“心情”还是关注“事情”。关注“心情”与孩子间连接越来越密切,孩子之间也会建立很好的信任。关注“事情”往往会产生误会,与孩子间的连接也会逐渐被破坏。
如何破坏孩子之间的纽带的?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告诫孩子、教导孩子、批评孩子,为什么我们要时刻有教导他们的行为?传达我们的观点呢?是为了自己的需求还是孩子们的需求?
举例:孩子在学校里被小朋友咬了,我们会怎么做?大多数都是问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疼吗?可能还会生气,愤怒,因为心疼孩子。从而说出一些带着情绪的话。
可事实上,父母可以更好的处理。关心孩子是第一,其次多问孩子,被咬后有什么心情?生气吗?还想跟这个小朋友玩吗?为什么呢?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往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呢?明天到学校,你会怎样面对那个小朋友呢?……
我们处在旁观者,放手多让孩子表达,分析,处理,如此,我们才能更全面又真实的了解孩子。孩子能够充分的做自己,能够从中获得一份价值感和处理社交的经验。
如此,孩子是非常愿意跟我们产生链接和信任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