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三国(11):董卓谋废帝,卢植驳谬论

百官众将,找到被宦官劫持的汉少帝与陈留王后,来到京城的西凉刺史董卓,便趁乱而入,以保驾的正当名义,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接冲到了少帝的身边。等于直接将朝廷众臣和帝王,绑架在手,因此,他很快做出了废帝之事,这件事引发出汉末大儒、富有海内极高人望的尚书卢植(唐朝时配享孔子庙),针对帝王废立,反驳董卓的一段精辟的正见。

董卓谋废帝

《三国演义》第三回交代,少帝与陈留王在董卓的所谓保驾下,返回宫中后,玉玺丢失,而董卓则叛逆之心开始显露。“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卓出入宫庭,略无忌惮。后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言董卓必有异心,可速除之。”

汉灵帝时,宠信宦官,建立了由宦官为最高统领的直属军队“西园八校尉”,因此分成八部,袁绍、曹操、鲍信等人均是校尉,主要职责是护卫帝王。当时袁绍是中军校尉,宦官被灭后,八部校尉势力分散,实力名存实亡。因此,根本无法与董卓的军队抗衡,袁绍与朝臣司徒王允,均不敢听从鲍信的建议,鲍信带着本部军马离去。少帝身边的校尉军,越发单薄无力。

而董卓,则将原先大将军何进兄弟的军队,尽皆掌握,于是与身边的谋臣李儒商议废少帝立陈留王为新帝之事。李儒出主意说:“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李儒建议董卓趁着君王无权自主的机会,利用宴请,以刀剑逼迫大臣们同意此事,不听从的大臣,就直接杀掉。想以武力臣服众人。

丁原仗义  道破篡逆居心

于是第二天,董卓在温明园大排宴席,遍请公卿大臣。因董卓手握重兵,公卿都不敢不到。文中关键的行文,就从这里开始。原文写道:

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酒行数巡,卓教停酒止乐,乃厉声曰:“吾有一言,众官静听。”众官侧耳。卓曰:“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诸官听罢,不敢出声。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卓视之,乃荆州刺史丁原也。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

这一段讲到了跟董卓一样同为外臣的荆州刺史丁原,针对董卓的反驳。他直接反对废帝,将董卓定位篡逆。并提到三项标准。那就是:一为少帝是先帝嫡子,名正言顺,二为少帝初登帝位,并无失德的行为。这两项讲的是被废的帝王本人,必须要有正当的被废的理由,祖宗礼法和德行。三是,这样的惊天大事,绝非一般人有资格议论和执行的。说的是执行这件事的臣子,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这正是忠臣普遍的正见。他也是外臣,也是应何进当初的诏令带兵进京勤王的,他的见解,具有普遍性,证明当时的为官为将者,均有这样的见识,正常情况下,若非出现宦官劫持帝王,以及何进愚笨给了董卓正当名义进入洛阳京城的机会,哪位臣子敢当众,讲出这些大逆不道的歪理,这样的废帝的行为,在正常的朝廷,是极为罕见的,也是很难出现的。无论君王还是臣子,均受过正统经书和史书的教育,都有基本的判断力,君臣谁也无法为所欲为。

(0)

相关推荐

  • 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六)

    (紧接上期) 废少立献 袁绍出逃 袁绍费尽心机逼迫何进杀宦官,让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火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为弥补自身武装力量薄弱的短板,阴招董卓等袁氏故吏以杀宦官为名进京,希图董卓听命于己.如果真能 ...

  • 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后,杀害了哪些大臣?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因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朝廷从此名存实亡.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入都城讨伐十常侍.在 ...

  • 董卓入京极力拉拢大臣,但是他尴尬的出身,注定被瞧不起

    董卓崛起于东汉末年,一度成为掌控汉朝中枢,左右朝局的权臣,但他在历史也是留下了暴虐的标签,倒行逆施,将东汉进一步拖入深渊之中,但其实,董卓从默默无名到入主京师,从他的所做所为上来看,他是一个想要干些大 ...

  • 义解三国(15):利用董卓,启动演义格局

    有名无实的汉献帝长期在位,既然是为了让天下有定主和无定主的两种思想基点同时并行,用以展现义的内涵,那么,利用残暴的董卓推他上位,必会成为一种必然.恶人会在无知中,自我毁灭的狂妄中,成为搭建和启动既定历 ...

  • 义解三国(1):《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中国人熟知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三国历史的上百个经典人物故事,大多出自<三国演义>,但它的原型,却来自<三国志>,那么这两本书,区别何在? 简单的说,前者是小说,就 ...

  • 义解三国(2):何为义?

    <三国演义>演的是"义",因此开卷的第一个经典故事,就是"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张飞的桃园结成了没有血缘的义兄弟的关系.那么这个" ...

  • 义解三国(4):张角恶用道术,宗教邪变

    "黄巾贼"定位史书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注解:刘备)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这句话是史书<三国志>"先 ...

  • 义解三国(5):刘备登场,德先行

    上篇交代,因黄巾军叛乱,张角一军来犯幽州边界,情势危急,幽州[注1]太守刘焉,发榜各县召集义兵,榜文行至涿县[注2],这才引出刘备,正式登场. 刘备登场  德志先行 于是桃园结义的故事正式开始,刘备首 ...

  • 义解三国(6):张飞大义助刘备,刚柔相济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 ...

  • 义解三国(7):桃园结义,重在誓言

    关羽: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刘备与张飞相遇后,接着就是关羽的出场.张飞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则貌若神将,一身神威,令人一见心生敬畏.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 ...

  • 义解三国(8):张飞怒鞭督邮,蕴含两大目地

    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第二回的一个经典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为了表现张飞正直仗义,敢于为民除害的品性,它还成为详尽描述灵帝时期,宦官"十常侍"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欺君 ...

  • 义解三国(9):以书传道,为人解惑

    天经地义:天在导  地在演 古人做人讲"天经地义",不仅仅指符合天理与人道.<三国演义>其实就在揭示"天经地义"的另一深层内涵:朝代的更替,是天在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