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 成本定律与觅价行为(上)
按:本文是讲解《经济解释》第三卷第六章上半部分的内容。略长,真爱请看完,不爱请忽略。
上周我们讲了反托拉斯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进入《经济解释》第三卷第六章的学习——成本定律和觅价行为,这一章看上去只有4节,但实际上信息量一点都不少,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还是要分两次课来消化掉,今天重点把第一、第二节,关于成本定律的这部分消化掉。
先复习一下什么是受价和觅价,前面讲过了,受价就是指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线,按照这个价格可以无限量的销售下去,比这个价格高就卖不出去,比这个价格低,从机会成本角度来看就亏了。
而觅价呢,就是你卖多少钱需要你自己去寻寻觅觅,买卖双方根据具体的场景来决定成交价格到底是多少。假如你作为卖家的话,你面对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降价可能就多卖,提价可能就少卖。
但传统教科书把觅价定义为「垄断」,这是有问题的,很容易误导。因为「垄断」这个词在《反垄断法》的强大攻势下,垄断基本上就被等同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垄断就意味着对消费者有害,大家想想是不是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而「垄断」对应的英文单词是 monopoly,这个单词的词源来自希腊语,是「单独出售」的意思。但我们知道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者或一个供应商,并不意味着就是真的成了垄断者,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因为市场上看得见的生产者只有一个,看不见的竞争者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杀进来分一杯羹。
看上去的垄断永远都有竞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有害的垄断只有一种,那就是行政垄断,或者说暴力垄断,不允许别人自由竞争、自由进入,人为地将潜在的生产者挡在门外。
接下来的三章将来解释觅价的行为或现象,关于经济思想史的综述部分,我们就直接跳过,不去花过多的时间在思想史的来龙去脉上,我们直接进入对概念的阐释、理解和规律的发现上。
另外一点,与自然科学类似,那就是理论本身尽可能追求简洁、简单,但有解释力的作品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把简单的理论用出复杂的变化来。经济解释的困难在于变化多,这些概念是人类对自身行为规律的探索。概念少了,理论可能就会复杂;概念多,但只要清楚地厘清概念,理论就可以大大简化。张五常教授选择的是后者,其实很多自然科学领域也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在进行经济解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经济学的灵魂所在,需求定律。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要点有三,其一,其他条件不变;其二,价格是相对价格,是代价;其三,需求量不是成交量,是一个趋势,是一个心理上的倾向。
第二,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最高的代价,成本永远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永远都要向前看,向后看的历史成本不是成本。一秒钟之前的选择也是历史,覆水难收的支出,不管多大也不是成本。
第三,成本没有什么长线、短线之分,但有上头成本和直接成本之别。上头成本是由市场决定的租值,是没有产出也要负担的那部分成本;而直接成本,则是没有产出则不需要支付、有产出才需要支付的那部分成本。
上头成本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这里我们再简单复习一下。上头成本就是覆水难收的投资或签了不能反悔的合约,但因为其他的竞争者要进入这个领域也要面对同样的进入门槛。投入进去的钱,看上去是覆水难收,但这些投入会给你带来租值的增加,这个租值是由市场厘定,也是由市场保护的。
这个租值就是上头成本,上头成本在数值计算上跟你投进去的固定资产价值是不一样的,因为租值是由市场决定的,不是由历史成本决定的,所以可高可低,也可能会是零。租值是可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的,因为你可以把一整盘的生意转让出去,你是有这样机会的选择的,所以租值是成本的一种。
与上头成本不同,直接成本,则是要生产产出才支付,没有生产产出则不需要支付的成本。一般情况,市价低于直接成本是不会继续生产的,因为越生产越亏,直接成本于是成为一种非租值成本,决定行为而不是被行为决定。
所以张教授这里有句话:成本的变动决定行为,而租值的变动是被行为决定的。
张教授这里提出了一个定律,叫作「成本定律」,这个地方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直接成本,定律的内容是说:直接成本是按量度产量而支付的费用。简单理解,就是直接成本是根据产量计算多少的费用。
这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定义,但根据张教授的说法,其一,定义是不可能错的,而定律有可能错,所以有解释力;其二这个看似简单的「成本定律」有不少变化,可以获得更多的解释力。
张教授还提出过一个「履行定律」,说凡是量度而作价的特质,提供服务者履行合约的意向增加,会减少监管费用。或者说,卸责或瞒骗的行为主要出现在没有量度作价的特质上。简单讲,就是容易量化定价的东西更容易监管,不容易量化定价的东西更难以监管,需要更多的监管费用。
这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是购买厂房,一个是件工合约。
购买厂房,是说你还没有投资,但是计划投资设厂,购置厂房这些投资就是直接成本。因为你在投资购买之前,一定会仔细盘算过要生产什么东西,以及产量大概是多少。你这就是按照量度产量而支付购买厂房的资金来投资,没有违反这个「成本定律」,这个分析跟我们此前的分析也是一致的。
而一旦你投资买下了厂房,开始生产,只要你不打算把厂房卖掉或者出租出去,那么厂房本身的市价就不会影响你的直接成本,而其他的费用,比如水、电、原材料、工资等等这些就会是你的直接成本。产品每件算工资,是按产量支付;水、电,也是和产量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工资、材料、水、电等等都是按产量支付费用,都是直接成本。
所有的直接成本合并,可以计算出一件产品的直接平均成本与产量变动的边际成本。如果生产率增加或厂房出现挤迫,边际成本会上升。你是一个觅价者,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争取财富或租值最大化,你的产量就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在售价之下,会出现一个所谓无效率的「死三角」,但售价会在平均成本之上,得到的差距总和是租值的回报,也就是厂房所获得的租值,也就是我们说的「上头成本」。这个上头成本的租值,并不局限于厂房的租值,还有品牌的价值、技术的价值等等。
也就是说,租值是市场决定的,是把整盘生意出售可以获得租值的折现。但产量多少,卖多少钱,则是由直接成本及市场需求决定。另外一点,假设产品只卖一个价格,因为租值是一个机会成本,而出售的价格也包括这个租值,所以价格是多少,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就是多少,你面对的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就是你的平均成本曲线,也就是平均收入与平均成本相同。
如果你是个受价者,你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线,上述租值的算法没有变,只是卖家不是由你决定的,因为你面对的边际收入曲线也是平线一条,跟你面对的需求曲线一样,你的产量会较高。
另外一种情况,转换合约直接成本会变。这个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厂房你不是一次性地买下来,而是租下来,租金每天一算,随时可以搬走,那么就会以每天的产量来计算你的租金和收入情况。这个时候厂房的租金就变成了你的直接成本,再加上水、电、材料、工资等等,你的产品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线就会上升。
虽然加上租金之后,平均直接成本曲线会向上移动,但边际成本曲线不会移动,所以产量与售价也不会变。会变的是你自己的租值,也就是上头成本,会下降。为什么会下降?因为上头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上头成本=收入-直接成本。
如果一个生产者所有成本都是直接成本,都是按照产量来支付费用,决定价格及产量一般而言会较为精确。但困难在于交易费用、信息费用会显著增加。你买厂房,或签一个几十年的长期租约,是为了增加稳定性。租给你的人也要考虑你会不交租的可能性。所以选择哪种合约安排来处理你的生产活动,交易费用,或信息费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约结构的变化,上头成本与直接成本的分配也会跟着变化,「成本定律」的作用是教我们怎样来看这个生产的合约结构的变化情况。这个变化要从组织与直接成本之间的替代来看:什么样的安排是量度产量算的直接成本,什么样的安排上头成本由市场决定。产量是多少由直接成本决定,而直接成本是由合约结构主宰的。
按照这个思路,要理解市场的运作,首先重要的一步是问费用的支付是不是按照产量来计算的。
这里举了个例子是很多大公司采用的「转移算价」,是说同一个机构内部,或者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不同部门使用机构提供的物资调动也要算价,也要算量,明算账。
张五常的解释有三个要点:
第一,不同部门的贡献要看他们各自使用的物资支出,这样滥用的行为容易受到约束和监管;
其二,不同部门各自算清楚,机构的运作增加了信息,有利于为不同部门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其三,上头成本的租值由市场决定,机构老板不能不接受,但这个租值并没有直接成本那样清晰明了,清晰的成本有助于决策,所以老板通过「转移算价」来看清如果上头成本是直接成本他应该怎么办,转移算价是假设的直接成本。
从两个极端来看上头成本和直接成本。一个是完全的上头成本,这个交易费用会非常大,达到合约的安排无法用产量来计算产出。比如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值钱,你花多少钱来买下这个公司呢?这个不是能用产量来衡量和计算的。另外一个计算是全部以计件工资,或者分成合约来计算,从量的变动可以看到直接成本的变动。
这个两个极端之间,当然是有灰色地带的,比如仍然是以时间算工资,你是按天算、按星期算,还是按月算、按年来算,这在现实中都有,这就是灰色地带。
因为其一,量度的时间只是一个委托的量,不是产品本身,监管产量有难度;其二,时间工资合约的周期越长,生意的变化带来的产量上的变化可能就越大。你聘请了个 CEO,年薪百万,合同一签,他能力行不行,业绩如何,你可能都要支付这百万年薪。
小结一下,张五常教授提出的这个成本定律,是说直接成本是按量度产量而支付的费用。简单理解,就是直接成本是根据产量计算多少的费用。这个定律教我们怎样看问题,同时指出,合约结构的安排变化了,成本的性质也会跟着变。
不论是受价还是觅价,只要市场有竞争,合约选择能够自由选择,生产者是否知道什么是边际成本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企业和企业家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试错,试错成功的生存了下来,试错失败的被历史淘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淘汰并不是零和博弈的丛林游戏,而是把资源留给了利用效率更高的企业和企业家,这是一种进步。
苹果特权打赏码
我注意过,即使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屋里改变的人,在过马路钱都会左右看。
——物理学家,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