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清传教士 王致诚 作品选
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1702-1768),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法国人,自幼学画于里昂,后留学罗马。工油画人物肖像。清乾隆三年(1738)来中国,献《三王来朝耶稣图》,乾隆时受召供奉内廷。初绘西画,然不为清帝所欣赏,后学中国绘画技法,参酌中西画法,别立中西折中之新体,曲尽帝意,乃得重视。与郎世宁、艾启蒙、安德义合称四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乾隆十九年奉命至承德避暑山庄为蒙古族厄鲁特部首领作油画肖像,二十三年曾制作紫光阁武功图中《阿尔楚尔之战》图。传世作品有《十骏图》册,纸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9.1厘米,画乾隆帝之坐骑,用笔工细缜密,注重解剖结构,造型准确,形态生动,富有立体感和皮毛质感,现藏故宫博物院。
供奉清廷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属于欧洲耶稣会葡萄牙传道部,法国画家王致诚则是欧洲耶稣会法国传道部的传教士。他们虽然都是欧洲耶稣会的成员,却各有门户,彼此之间也有矛盾和利害冲突。据说法国耶稣会见郎世宁在中国得以接近皇帝,大受宠渥,恐其独得在华利益,便也从自己属下选派了一名擅长绘画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与郎世宁分庭抗礼,这个人便是王致诚。
王致诚原名Jean Denis Attiret,王致诚是他到中国后取的汉文姓名。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王致诚生于法国的多纳。他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乾隆三年(1738年),三十六岁的王致诚来到北京,以他画的《三王来朝耶稣图》送呈乾隆皇帝弘历御览。弘历看后颇加赞赏,王致诚由此成了宫廷画家。
王致诚在欧洲时学的是油画技法,擅长画人物肖像和历史画,他的作品非常强调明暗和光影的效果。但对于看惯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乾隆帝来说,欣赏油画是不太习惯的。所以弘历下谕说:“水彩画意趣深长,处处皆宜,王致诚虽工油画,惜水彩未惬朕意,苟习其法,定能拔萃超群也,愿即学之。至写真传影,则可用油画,朕备知之。”迫于皇帝的旨意,王致诚只得改用中国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作画,画了一些山水和鸟兽。但在画人物肖像时,弘历仍然允许王致诚用油色作画。王致诚与郎世宁、艾启蒙、安德义合称四洋画家,形成新体画风。乾隆令王致诚画了许多归附的蒙古族厄鲁特首领油画肖像,这批画像后被八国联军掠去,现存八幅收藏在德国柏林国立民俗博物馆,它们分别是凌策像、巴图孟克像、达瓦齐像、额尔德尼像、达瓦像、布颜特古斯像、刚多尔济像和根敦像。
乾隆十九年(1754年),蒙古族厄鲁特部的部分首领率部内徙,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宴请他们,并一同观看了焰火和马术表演。根据皇帝的命令,专门派了供奉宫廷的外国画家到承德,为厄鲁特部的首领绘制油画肖像,这些画家当中就有王致诚。但他的这些油画作品至今没有发现。王致诚还和郎世宁等人一起绘制了《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铜版画的底稿。
王致诚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极少,《石渠宝笈》只著录了《十骏马图》册一件,是我们了解王致诚绘画面貌和艺术成就的唯一实物,现藏故宫博物院。《十骏马图》册共十开,纸本设色画,每开纵24.2厘米、横29.1厘米,最末一开左下角有款:“臣王致诚恭绘”一行,款下有“恭”、“画”印两方。另有对题十开,分别有乾隆朝大臣张照、梁诗正撰的题赞,由嵇璜书写。十匹骏马是乾隆帝弘历的坐骑,系蒙古族喀尔喀、科尔沁、和硕辉特、翁牛特等部的亲王、郡王、贝勒进献的,马匹都起有专名,它们是:万吉孺、阚虎痂、狮子玉、霹雳骧、雪点鹛、自在军、赤霄骢、赤花鹰、英骥子痹云驶。画面上有满文书写的马名。画幅与题赞之间钤有“太上皇帝之宝”。
马匹形象基本上是用西洋绘画技法塑造的,十分注重解剖结构,造型很准确。在描绘上,王致诚用精细短小的线条来表现马的形状、立体感和皮毛的质感,而不用连绵细长的轮廓线。由于他观察细致、描绘精巧,马匹皮下凸起的血管和一些转折部分皮毛的皱纹,都表现得十分逼真。每匹马的毛色和体形的特点,也都有微妙的区别。这说明王致诚具有相当扎实的西洋画素描基础,并善于使用中国毛笔在宣纸上作画,加以巧妙地运用了西洋绘画技法,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画面上看,有些地方并非出自王致诚一人之手,马匹和背景中的坡石树丛在画风上显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背景的画法用干湿笔皴染,纯属中国传统的方式,画上虽然只署王致诚一人名款,但看来他仅画马,而背景则由供奉宫廷的中国画家补绘,这种现象在乾时的宫廷绘画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王致诚所画的十匹马,郎世宁在《八骏马图》和《十骏马图》中也都画过。郎氏所画的为大幅,马匹几乎与真马大小相似,但仔细对比二人的作品后发现,所画同一匹马的姿势动态完全一致。从当时二人在宫内的地位和资格来看,应当是王致诚照郎世宁的作品缩小摹绘的。郎世宁的作品画于乾隆八年(1743年),故王致诚的画或即作于此年或稍晚。从王致诚的《十骏马图》册看,他的艺术水平确实不逊于郎世宁。
王致诚对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建筑,极为钦佩。他在一封写往欧洲的信里评论圆明园:“此地各物,无论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浑伟和真正美丽。因为我的眼睛从来不曾看到过任何与它相类的东西,因而也就使我特别惊讶……中国人在建筑物方面所表现的千变万化、复杂多端,我惟有佩服他们的天才弘富”、 “只有用眼睛看,才能领略它的真实内容。”
王致诚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去世,终年六十六岁。
致诚 神骏 镜心
清 王致诚 万树园赐宴图绢本,纵221.2厘米,横419.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画的内容反映了1754年乾隆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见三策凌的壮观场面。漠西蒙古在明末称厄鲁特,分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四部。四部中以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大。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贵族内部展开了争夺汗位的斗争。杜尔伯特部也被迫参加了这场混战,乾隆十八年(1753年),达瓦齐夺得准噶尔汗伉后起兵,对在夺权斗争中持观望态度的杜尔伯特部进行报复,在部族危亡的时刻,部长策凌台吉、策凌乌巴什、策凌孟蒙古族杜尔伯特部在首领“三车凌”(即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率领卜于乾隆十九年(175)来归。乾隆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十分重视,接济大量的牲畜粮食,解决杜尔伯特部众的生活困难,并编设旗分佐。
次年创作此图,描绘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设宴招待“三车凌”等人的情景。画上气氛庄严肃穆,乾隆皇帝坐在步辇上缓缓进入宴会场地,被接见的杜尔伯特部首领及文武官员在旁跪迎。乾隆皇帝分别册封他们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的称号及爵位,并赏赐金银工艺品、玉器、瓷器'绢帛等物。因画上书款处绢脱落,作画者已不能确指,但从画风及档桉记载可知,郎世宁、王致诚及部分中国画家参加了绘製工作。对照真人写生,收集素材,历时一年才完成。画幅完成后亦悬挂在承德避暑山庄卷阿胜境殿内,与马术图相对,一动一静。在构图上也有新的突破和创造。两幅图中的乾隆皇帝,都并不在画幅的正中,而是偏在一旁,归顺的蒙古族首领反而居于画面中央,可见乾隆皇帝对他们来归的重视;另外,画家在这几幅作品中,并不是依靠将皇帝的形象画得比其他人更大,体魄更魁伟,以此来突出他的尊贵地位,画中乾隆皇帝形象的大小基本与其他人一样,这与中国此前将皇帝的形象画得远远要大过臣民百姓的做法有很明显的区别。
王致诚 八马图 立轴
十骏马图 王致诚 册页 纸本设色 纵24.2厘米 横29.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十骏马图》册,共十页,每幅纵24。2厘米,横29。1厘米,画的是乾隆坐骑十匹骏马:万吉骦、阚虎骝、狮子玉、霹雳骧、雪点雕、自在驹、奔雪驰、赤花鹰、英骥子、籋云驶。从这件作品来看,王致诚有着很扎实的素描功底,技艺不在朗世宁之下。
王致诚 张廷彦 雪窗双嫔 立轴
款识:臣王致诚、张廷彦恭绘。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
致诚 野驴图 立轴
王致诚 多子图 立轴 设色绢本
郎世宁 王致诚 人物 立轴绢本
王致诚 松雪神骏 镜心设色绢本
清乾隆平定西域戰圖之《阿爾楚爾之戰》
清乾隆平定西域戰圖之《阿爾楚爾之戰》,描繪大小和卓西逃時,清軍於阿爾楚爾(一譯阿喇楚勒,在今塔吉克斯坦境內)追擊和卓軍之情形。
——————————————————
微信改版,不小心咱们可能就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