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诗酒茶里缺了美食是不公允的

济宁之行的“车夫”,李雷兄为我们安排的是亲学生邵景卫。

很喜欢他的“亲学生”的叫法,以往的师生感情,终究积淀成情同师徒、父子的那么点意思。

有时候长辈对晚辈想表达情感上的切近,“亲学生”也非常传神。

邵景卫心细,一路跑前跟后的照顾老同志;闲空还担任摄影师。

他是学美术设计出身,拍出来的图片就有专业的气象。

熟识他的人都知道,邵景卫是小城餐饮名片之一隐庐的庐主。

景卫做事认真、扎实,隐庐的雅致、温馨,菜品走精致路线,在小城渐渐的积累了些名气。

近些年他奔波于榴园风景区,在烈山区政府的支持下建了一处明清石榴园,里面有餐饮,十来个瓦顶石屋的民宿院落,正规划着塔山书院。

他和南湖耕云楼楼主赵泓鑫,已成为小城美食文化新生代代表人物。

注重餐饮环境的自然与文化属性,提升美食的文化档次。

参加李雷绘画雅集的济宁艺术家中,有一个年轻人很令人瞩目,高大、帅气,人却热情而谦和。

任城区青年书协副会长,喜欢字画印刻与收藏。

他那副标致的身子板,是部队锤炼的硕果。

小伙子姓马,和我本家,也是堂主老沈的老朋友。

朋友圈看了邵景卫的餐饮环境设计感觉很投缘,很热心的邀着大家去他的小院看看。

小院租的是废弃工厂的遗址,也就几亩地的面积。

园子建造得雅致,有些江南气息,底色却是山东民居的敦厚朴实。

小马待人热忱,一早便去买微山湖活鱼,就为能让我们尝到地道的湖鲜。

我们到时他还未归。

“寸幽小院”是营造环境想法的文化追求,而非园子名称。

几个老头往门口一站,便沾惹了些清雅的声息。

进门便是第一个庭院,石板地面,石栏微水,照壁与奇石、盆景装置,以黛瓦墙沿作小院的上划线。

从审美上说,它是在入门后织个过滤网,尘世里的那些破事可以丢下了,由此而入清幽之境。

由圆门而入正院,内中设一老亭,面朝旧式长廊。

中间有水面、石桥、树木间隔。

两进的园子,小马用“寸山堂”之名作了主题。

入堂内方知,它就是个吃饭的地方。

主人的审美趣味,就是要把吃饭的环境精致化。

几个包间布置得雅致,每间的取名皆有渊源。

堂主小马在致敬已消失的济宁的旧式私家园林。

艺术家大多喜好园林环境,也肯花相当多的心思去营造。

要说到吃,古今艺术家的行列中,绝不乏“饕餮之徒”。

中国画的高手,你像张大千,不仅好吃,也肯花时间真心实意的打磨它,有了著名的“大千菜谱”;追慕的是苏东坡遗风,不仅留下诗词瑰宝,“东坡肉”更是餐品中的传世佳作。

美食也是艺术人生的一大美事。

寸山堂马堂主的雅心、雅兴,让人赞叹。

一桌菜品,以济宁湖鲜为主题,仅品茗它的鱼汤,那种鲜香,就令人回味无穷。

有一道羊肉丝给我印象尤深。

实则是与洋葱混炒,端出来的时候,却上下分离开,羊肉丝铺在上面。

羊肉丝炒出了经典,肉极嫩,入口如草原羔羊肉那般细致,又叫洋葱激发出透香,食之鲜美无比。

寸山堂的一桌菜,彻底颠覆了我对鲁菜的成见。

色浓味重的传统豪迈,已被精心精致的色香味俱全所替代。

到马堂主的园子里来,本想赏美景、看书画、品好茶,不料他以一桌好菜让我们的关于吃的俗套变成文雅。

吃罢便感慨:琴棋书画诗酒茶,偏把美食挤得上不了桌面,窝屈在“酒”的里面,实则是极不公允的。

作者相关文章

城春草木深(2)

山隐的趣味

来自淮北大地的乐章

关注马尔的视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