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山东文物故事•征文「千年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滕县老县衙始建于公元817年,元朝末年,毁于战火

千年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散文

作者 /马西良

盛夏时节走进滕州古县衙,处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一道道门槛,一进进院落,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庄严肃穆的公堂内,严厉的县令,两边凶神恶煞的衙役,感到脊梁上一股冷气上冒。衙门之“衙”通牙齿之“牙”,原意指带獠牙的门。虽然这里写着“公正廉明”,在百姓中仍有“衙门深似海”“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等说法,受影视剧的影响,看到县衙大堂的威严,怎不让人望而生畏。

滕州市政府旧址的市民广场上,至今仍保存着一座青砖结构的古式建筑,这就当年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做滕县知县时待过的旧县衙,公堂内栩栩如生的雕塑,再现了当年县衙大堂内李鱓坐堂审案的威武和庄严。

古代县衙既是地方政权象征,有其庄严威武之气慨。滕县老县衙始建于公元817年,元朝末年,毁于战火。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知州薛原义主政滕州,他是一位清正廉明,能干事的好知州。在前洪村河道上修建了南梁水坝堰,引南梁水由黄山桥注入护城壕,同时又重新建设了滕县县衙,完善各种设施。明万历十三年编修的《滕县志·创设志》,对于当时滕县县衙的盛景作了记述:中为正堂五间,堂后为琴堂,即元弦歌堂,堂左为幕厅,右为銮驾库、甲杖库。东西列六房——马科、承发、司、架、阁、库各三间。前为仪门,又前为大门,上有谯楼,再前为坊枕街,原题“牧爱”。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更题为“善国”。在幕厅后堂前为戒石亭,石刻警文“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告诫历代官员要爱民如子、秉公执法、力戒贪腐。

历史深邃透古今,厚重文化看县衙。据资料记载,公元1078年(宋元丰元年),范仲淹的四子范纯粹来滕县任知县,看到当时的县衙年久失修,部分房屋倾塌。范纯粹是一个敢作敢为不惧风险的人,他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就把滕县县衙的公堂吏舍修葺一新,维修后的县衙面貌大为改观。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七月二十二日,公堂修缮已经完毕,范纯粹邀请时任徐州知州苏轼来滕县。苏东坡和范仲淹感情很好,苏、范两家私谊甚厚,交往甚密,况且范纯粹更是仰慕苏轼的才气。苏轼看到公堂吏舍修葺一新,高大敞亮,感慨万千,对县令范纯粹大加赞赏,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滕县公堂记》。全文夹叙夹议,随笔挥洒,记述了滕县公堂修复始末,指出地方官吏只有让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才能教人民公而忘私或先公后私。

次年苏轼遭贬谪,他离开徐州不久,滕县人民就冒着政治上的风险,把他为滕县写的诗、文与画刻在石碑上,纪念这位执中持平、刚正不阿、虽屡遭贬谪而奋进不辍的大学者。把《滕县公堂记》刻在一块高190厘米、宽80厘米、厚22厘米、重1500斤,顶部为半圆形的青石碑上来纪念苏轼。《滕县公堂记》不仅是一代文豪苏东坡散文游记的名篇佳作,而且见证了滕县公堂在宋代的发展。历经千年风雨,几经劫难,辗转多地,苏东坡书写的《滕县公堂记》石碑,现已被滕州市民间收藏家李存健先生收藏。

县衙上联皇宫皇帝,下接黎民百姓,保持一方稳定是头等大事。赵邦清,甘肃正宁人。万历二十一年,来滕县任知县。当时滕县地多人稀,加上连年灾荒,土地荒芜,“民至相食”(《滕侯德政考最序》),而官吏却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赵邦清上任伊始,从整顿县衙入手,除夙弊、清积蠹,对违法犯禁者严加查办。

赵邦清不惧压力,面对恶霸势力不徇私不留情,坚决查办。对全县的土地逐户丈量,他亲自下地丈量核实,在核查土地的基础上,他彻底稽查税赋,使土地各归其主,赋税各到其户,坚决杜绝有地不纳粮,无田却缴赋的现象。为让村民顺利度过灾荒,赵邦清亲自出面,从邻县筹借大量的粮食赈济灾民。因此,使数以万计的逃荒异地他乡的饥民回归故里。

为了抗灾,解决粮食不足,赵邦清大力提倡开荒种粮。为了鼓励垦荒,他拿出自己的俸银,收买草根。草根价有一个钱二斤增至五个钱一斤。不多时日,垦荒三千顷收买的草根在县衙外堆积如山,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燃烧了一个多月才灭。从此,滕县每年都举行草根节,来纪念此善举。赵邦清在滕县任职六年,严以律己,洁身自好,滕民深感其功德。当时有这样的民谣:“赵邦清、赵邦清,为官一任一邦清;清正清廉清滕县,百姓为他塑清身!”。百姓在他离任时,专门为赵邦清建起了生祠,颂扬他的功德。神宗皇帝下旨褒扬:“尔益矢公忠,坚持清白。”至今在他的故乡甘肃的正宁县为他立的“清官坊”,历经四百多年还依然矗立。一代清官赵邦清的清名至今在滕县还在流传。

延续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县衙,保存的规制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古代衙署文化集中体现,一直保存完好,可谓衙中有文化,公堂有乾坤。据史料记载,滕县县衙历经战火和雷电风霜的毁坏,历代都进行维修完善,时代在变,官吏走了一届又来一届,可县衙始终矗立在县城中心。直到公元1465年至1505年(明朝成化、弘治年间)经过不断修缮完备,各个设施齐全。现存老县衙大堂仍保留完整,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据考证应为典型的明代所留建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45年12月,滕县城首次解放,滕县县委、县民主政府进驻滕县城,将老县衙作为会议室。新中国成立后,滕县老县衙一度作为县人民政府驻地。老县衙是滕州老城区建设的历史见证,已成为老滕县的“活化石”。作为鲁南地区仅有的明代县衙古建筑,它是一座珍贵的文史资料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价值。2006年12月7日,滕县县衙大堂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滕州市旧城改造工程进行到县衙大堂附近,市政府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几经论证,老县衙作为滕州城区建设的历史见证,县衙大堂作为承载滕州数百年历史的实物标本,非但不能拆掉,反而加以保护和完善。

现存的县衙正堂为5间,曾为县人民政府第一会议室,其前廊进深5米,卷棚屋盖,大堂为悬山筒瓦屋盖,东西宽22.5米,南北进深10.5米,屋面于上世纪70年代换为平瓦。以县衙大堂为中轴线,两侧部分恢复当代古建筑,沿中轴线自北向南恢复仪门、善国门、大门,轴线西侧恢复传统民居。使县衙一带古建筑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既能给市民提供游玩、休憩、观赏的场所,也能给全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增加一个重要的砝码。

褪却了神秘色彩的老县衙,安然的守候着自己的淡泊和深厚,为城市留下一片文化和宁静,也为城市打造一片钟灵毓秀。蹲在衙门口下棋的老人,玩耍的活泼少年,打羽毛球的浪漫青年伉俪,让这铺满青砖的县衙院落,正在焕发着生机。

老县衙,见证了滕州千年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古滕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代代官员匆匆从这里走过,有人载入史册,有人烟飞灰灭,留下的只是这处古老的建筑。漫步这处有1200年历史、500年古建筑的县衙内,就如翻看一部记载古滕历史文化的史书。

作者简介:马西良,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会员。

END

编辑:素问

图片提供:马西良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