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邻46❷ 想听听晚清启蒙女性的学堂乐歌吗?

白水

这本书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陈平原先生在学术史丛书总序里的八个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书里的很多内容,我插不上话,但顺着她的逻辑往下走,这个逻辑很顺。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可能是因为第一章吧。一个完全不懂的内容一开始读,就可以读下去,逻辑上不含糊。

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五章,讲女性生活中的音乐启蒙,比较少见的内容,第五章引用了大量乐谱之类的东西,很好玩。

我自己觉得可能有一点不足的过程就是这不太像一本书,每篇文章拿出来都可以很好,让人很满意,很心悦诚服去读,但是每一章跟每一章合在一起弄成一本书,有些地方还是有些牵强。

绿茶

夏老师实际上是通过对晚清以来女报女刊的一种梳理,找出了一个女性常识的题材作为对象。如果你放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报刊史来看,女报、女刊在整个报刊史里就处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地位,几乎就没有声音,就像现在那么多大号,“阅读邻居”这个小号根本没几个人能看到,从启蒙的角度来讲也是非常有限。这本书里涉及到的这几份女报女刊来讲,对整个社会,以及对女性的启蒙来讲还是蛮微不足道的。如果你再把它放大,放到一些晚清民国的大报大刊里,随便一条涉及到女性话题的可能影响比这些大很多,这可能就是一个角度的问题。如果再把它放大,如果把那些报刊也纳进来,从中再把这块提炼出来,可能就会更丰富,但是那个工作可能又变成了另外一个庞大的工程,包括如何选择材料的问题。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做号的人都知道——一本书拿到手里,首先想知道这本书哪个点可以拉出来,做一个还有点意思的内容。我跟白水类似,书里面比较喜欢第五章,因为这章从它的选材角度来讲更符合我们对启蒙这个概念的正常的理解。其实你会发现晚清民国时候他们对这种启蒙概念的理解,用现在话说其实就是一种鸡汤励志。所有的启蒙还是用这种方式更触及他们的内心,鸡汤这个东西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最直接的能够抵达大众的模式。所以,第五章里涉及到的那些励志歌曲,女性的仪式歌曲,这一系列其实典型的表达了晚清时期的鸡汤文化,这种鸡汤文化如果能被一些大报大刊所传播,可能效果会更好,这些报刊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他们传播力非常有限,那时候的女子的文化层次水平也不高,真正看这类报刊的人也相对少。所以,我觉得它更多的还是在一种知识精英层面做基础的启蒙和传播,那时也没这么好的技术手段可以把传播最大化,他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做到这一点,但是其实已经不容易了。有些歌你仔细看,全都是口号式的语言,但是这些语言估计如果放到那个时代来看,其实还是蛮先锋的,虽然是励志歌曲,放在那个时代能喊出自由、人权还是蛮先锋的。

第五章这个点如果说要想真正把它放大做好,其实这个点是一个蛮有意思的点。我不知道材料有没有可能支持这样的一种扩容,但是起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这本书里最贴这个主题的一个点,就是国民常识。那个时代如果有这样鸡汤文化影响的人,女性已经是典型的那个时代的文艺女青年了。这个点如果能放在这个书里,但是它又特别跳跃,其他的几篇和这篇蛮不一样的,其他的那几篇更学术一些或者话题更大一些。这一章相对比较接地气的,能直接涉及到报刊对唱歌专栏的解释。这是一个蛮好的事情。

李子:你识谱吗?如果可以唱出来——

绿茶:不太识。要能唱出来还挺有趣。

白水:插一句,读这个题目的第一个反应是常识的建构,我对文字建构常识一直不太信任,尤其在那种情况下,那个年代,还是女性,更难。而之前那个已经不能再适应这个社会的旧常识的建构是靠什么?大家这些人都不识字,有可能不是靠书本这种东西来传播,可能唱个戏,听个曲就把事办了。靠报纸来宣传,我一直觉得这个作用可能不大。

刘洋:报纸的宣传肯定没有女学有效果。

白水:所以我觉得同样的手段,比如把用音乐课替换掉唱旧戏,听老曲,这样受众可能更大一点。

李子:这些报刊杂志类的东西是在做舆论,舆论可以为女学做服务。它可以让社会各界往女学这件事情上关注,建立女子学校。往戏曲走的话后面需要的支撑——你要搞剧团,在那个年代戏剧表演那些人反而是下九流,你后面的资源需求更多更不一样,而报纸是他手里的东西。

子瑜

首先想说这本书我是看完了的,太不容易了!虽然中间我跳过了一些东西。其实这本书有点难,没太理解,我就讲一些感想吧。我觉得这本书应该从第五章开始,因为里面讲民国时期的各种妇女励志的歌曲都蛮有趣的,从里面很容易看出自由平等的这些观念,还有婚姻,不缠足……这些现代观念是怎么开始传播出去的。刚才提到说歌词都很鸡汤的,我还是觉得里面有一些也不是纯鸡汤啦。像讲励志歌,特别典型的就是讲女子是怎么放足的歌曲,操作性很强的,蛮有意思的。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我以前觉得我们小时候唱歌只是唱唱而已,现在发现唱歌的时候也被洗脑了,觉得好可怕啊。

刘洋

第五章提到歌曲在女性教育中的应用。为什么采取歌曲形式?说明当时那拨人心里很清楚什么形式容易被接受,什么方式容易让新观念入脑入心,快速传播。采取歌曲进行思想传播是个捷径,我们接受一个思想也是喜欢从歌曲开始,像今天的传销组织发展成员、洗脑,都用教大家唱歌的方法。

杨早:读易洞对面理发店每天早晨九点在外面排队唱《感恩的心》。

刘洋:这样的效果很明显。当时提倡女权或者女学的人找到了切入点。虽然艰难,但他们还是很有勇气在做。做事的方法,都是从粗糙到精致,从简单到复杂,传播思想,也肯定先从一些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大家比较容易接受。

想听《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里提到的“学堂乐歌”吗?这里有:

(未完待续)

本期编辑:杨早

阅|读|邻|居

微信号:yuedulinju

读不孤 必有邻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第一段讨论

(0)

相关推荐

  • 沈心工:竹马

    演奏者:莫沄  ▼ 作品选自<钢琴基础教程>的第一册,入门级的小玩意儿. 说真的,教学方面,这个作品还真没什么好讲,只要音对节奏对指法对,连线之间弹断开-如果能有点表情,就OK了. 我反而 ...

  • 中国男儿

    创作背景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封闭的门户,中国开始进入到近代社会,社会形态也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中国长期以来固有的具有几千年悠 ...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歌曲<送别>,学堂乐歌经典之作,国人心中的难忘旋律! 歌曲<送别>,学堂乐歌经典之作,国人心中的难忘旋律! 展开

  • 水牛背上的八哥还是工农兵?

    钢琴演奏:卓甫见 ▼ 今天推荐一首很好听,适合小孩子练习,又有点"传奇"色彩的钢琴作品--陈泗治的钢琴小品:水牛背上的八哥. 什么?八哥? 不是若曦的八哥啦! 人家骑马不骑牛- 是 ...

  • 四年级下册音乐《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 ...

  • 中国近代启蒙音乐教育家华振

    无锡荡口华氏一族,自古及今,俊彦辈出.有位华振先生,并不算是其中之声名最著者,但在他的生平经历中,有两点值得留意的地方:第一,他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堂乐歌词作者.启蒙音乐教育家之一:第二,他是现代文史大 ...

  • 歌曲《送别》,学堂乐歌经典之作,国人心中的难忘旋律

    歌曲《送别》,学堂乐歌经典之作,国人心中的难忘旋律

  • 读邻46❻ 打开《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的正确方式

    杨早:  如果我们要起公众号标题的话,我这段可以叫做<打开〈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的正确方式>,也可以叫做<关于夏晓虹,你必须知道的20个常识>. 6月10号夏晓虹老师在北京 ...

  • 读邻46❼|晚清提倡女子解放,是强国的一种需要

    读邻君  继续读邻46期讨论,接下来听杨早谈谈建构的问题. <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夏晓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读邻46❶  |一张图让你看懂<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读邻 ...

  • 读邻46❺ 女性有没有“自我”?它来自何处?为谁存在?

    梅子酒: 我读夏老师这本书一开始特别想了解晚清时期女权思想或者当时反映社会女性地位的史料记载.读到后来,我也觉得如果多去找一些相关的或者把范围再扩大一些,可能会了解得更加全面,毕竟从这几份女报.女刊这 ...

  • 读邻46❶ 一张图让你看懂《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李子: 我是把两本书一起看的:一本是我们要读的<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构建>:另外一本是<历史与性别--儒家经典与〈圣经〉的历史与性别视域的研究>,它是华南师大的教授贺璋瑢写的,也 ...

  • 读邻46(完)|“自我”也是被建构出来的

    读邻君  继续读邻46期讨论,接下来继续你一嘴我一语. <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夏晓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读邻46❶  |一张图让你看懂<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读邻46 ...

  • 读邻46❽|为什么大陆电视剧一定会给女主角一个工作?

    读邻君  继续读邻46期讨论,接下来听杨早谈谈求善和求真的问题. <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夏晓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读邻46❶  |一张图让你看懂<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

  • 读邻46❹ 爸爸,有没有女孙悟空?

    李子:我们家孩子四岁多,给她讲故事,看各种绘本,看看各种童话,差不多从三岁就开始接触<西游记>,各种版本的<西游记>,她终于在四岁多的时候问我:"爸爸,有没有女孙悟空 ...

  • 读邻46❸ 社会运动从来不需要“真”

    李子: 当然不管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大家都想改变女子的地位和权利,到现在为止有很多地方已经做的不错了,改变还是很大的.但我中间有一个特别的疑问,他们所有人在启蒙女性的时候,他们讲的故事不是求真的,求真 ...

  • ​【时评】读懂“我想去母亲坟上看看” 背后的成长之痛|山栀子

    读懂"我想去母亲坟上看看" 背后的成长之痛 ● 山栀子 今年的母亲节之际,网络上一则"我想去母亲坟上看看"的视频上了热搜.4月21日凌晨1时,江苏南京一名1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