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威先生》:纸糊的信心,豆腐做的力量 | 江河·早茶夜读439
439丨华威先生
江河金句
张天翼写这篇小说无疑是
为了给社会制作一面照妖镜
让人们不要被抗战初期的鸡血冲昏了头脑
谨防身边的“华威先生们”
《华威先生》:纸糊的信心,豆腐做的力量
文/ 江河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彭江河。
周杰伦有首口水歌叫《牛仔很忙》,会唱的朋友请唱出下面的歌词:
你们一起上 我在赶时间 每天决斗观众都累了 英雄也累了
正义呼唤我 美女需要我 牛仔很忙的
歌词戏谑,完美贴合了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华威先生。(第二条附有小说《华威先生》的原文)。牛仔很忙,华威先生也很忙,而且华威先生的“忙碌play”和牛仔一样也需要观众,也有自我登顶的正义感。也许周杰伦和张天翼跨时空的相遇不是一种巧合,而是……这种大忙人真的很常见。
华威先生出自张天翼1938年的同名讽刺小说《华威先生》,华威先生做官很忙,在小说五千多字,一天时间内他就跑了好几个场:县长公余工作方案需要他参加意见,全省文化界抗敌总会需要他领导,工人抗敌工作协会、通俗文艺研究会、伤兵工作团都需要他领导。这么多会怎么可能忙得完呢?华威先生有妙招,他有一套可以无限复制的参会方法:
1. 打断主席发言,“让我先发表一点意见”;
2. 意见每次只有两点:一是加紧工作,二是认定一个领导中心;
3. 因为永远忙于跑会,找他不在家,所以工作就推给了太太。
有了这套流水线工程,一天轻轻松松十个会不是梦,甚至当华威先生听到有的会没请他时,他还要批评负责人“你们秘密行动!”
他的标配还有公文皮包、黑油粗手杖、结婚戒指和雪茄;还有如同在舞台上亮相时庄严的表情:
他在门口稍微停了一会儿,让大家好把他看个清楚,仿佛要唤起同志们的一种信任心,仿佛要给同志们一种担保——什么困难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来,他并且还点点头。他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他是在对整个集体打招呼。
华威先生只做面子,不做里子,如果生在当下,他绝对有资格去知乎回答“在体制内当领导怎么混最体面”的问题,然而这种体面也绝非天衣无缝,小说结尾处华威先生与青年群众发生的争执,青年群众对华威先生表现出的不信服,华威先生因此而生的烦躁都为这种表演性工作敲了警钟。
华威先生这样的官员很常见,他们没有什么大的罪恶,无非是想钻空子当体制内的寄生虫,可是这种人多了,就为懒政写下了注脚,又赶上在抗战时期,社会的容忍度就更低。张天翼写这篇小说无疑是为了给社会制作一面照妖镜,让人们不要被抗战初期的鸡血冲昏了头脑,谨防身边的“华威先生们”。偏偏日本《改造》杂志译载了《华威先生》, 把华威先生当代表贬低中国抗日工作者以激励士气,这本是敌对方惯用的伎俩,但遇到敏感不安的战时心态时,国内一下子就炸了锅,《华威先生》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社会各界都在谈论这部小说是否抹黑了中国的形象,是否产生了消极影响,文学是否应该暴露黑暗的话题。这个问题也许放在鲁迅的启蒙时代可能还不是个大问题,大不了文学圈内部分好“为人生”“为文艺”的阵营就好,但《华威先生》的时代是抗战刚刚开火的时代,文学的大背景是老舍等作家都在主动写宣传文艺的时刻,所以张天翼这时候发表的《华威先生》真的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
论战的部分说辞还挺有趣的,有的人主张不写这类讽刺暴露类作品(主要是国民党官员那边):“暴露黑暗,不容易作得恰到好处,稍一不慎,便会于抗战有害”,“足以引起一般人的失望, 悲观,灰心,丧气”;或者有的人说,“中国现在没有暴露黑暗的作品, 即使有, 要不是发私人牢骚, 就是制造分化”。对此吴组缃的回应最直接有力,他说道,“中国人民对抗战的信心是纸糊的么?中国的抗战力量是豆腐做的么?若果如此,那才真是动摇人心,使人悲观的事!”吴组缃的话让我们意识到一大部分人的国民心态恐怕与纸糊的华威先生别无二致,张天翼本人也说过揭露是为了进步增强信心。茅盾在《论加强批评工作》一文中指出:抗战的现实是光明与黑暗的交错——一方面有血淋淋的英勇的斗争,同时另一方面又有荒淫无耻,自私卑劣,因此要“写新的黑暗”。
其实文学是否应该干预现实,如何干预现实,这一问题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的核心话题,对这一话题的讨论空间也可以反映出彼时文学的发展空间,有的时候众声喧哗,有的时候万马齐喑,别说什么让文学的归文学,政治的归政治,文学的生存空间太脆弱了。
2019.10.21~2019.10.27
「华威先生」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萧红
下期主题
洋泾浜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