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绝活”
我的“绝活”
作者:李广生
不久前被拉进一个家长群并被冠以“专家”的称号,立即引来众多家长的咨询。大部分家长都围绕一个问题向我发问,即: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何在?有些家长还把孩子的试卷发给我,让我帮忙诊断。因为提问的人太多,无暇应对,我只能使用我的“绝活”,让大部分家长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我的“绝活”其实就是两句话,一是基础不牢,二是努力不够。和我预料的一样,大部分家长都认可我给出的答案。还有的家长告诉我,孩子的老师也是这么说,说孩子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还是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有的家长已经做出了假期安排,重修基础知识。
基础不牢,这不仅是我的“绝活”,也是很多教师的“杀手锏”。学生拿着试卷找到老师,请老师帮忙分析一下,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老师大致浏览一下试卷,斩钉截铁的告诉学生,你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扎实,回去之后要进一步巩固基础。回去之后他们打开教材,从第一页看起,一节一节的复习,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重温。学着学着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基础知识自己都懂啊,那些基础性的题目都会做啊,基础知识哪里不扎实了,怎么不牢固了?他们一头雾水。所以,用不了多久,夯实基础的工作就会被放弃。等下次考试失利,教师再次提醒他基础不牢,他们再次从第一页开始巩固基础,再次半途而弃。
说实话,告诉学生基础不牢,对提高学业成绩的帮助甚微。告诉学生努力不够也是同样道理,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努力。
基础不牢这个归因有问题吗?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这个归因非常准确。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稳定或学习成绩进步缓慢的学生,几乎都存在基础知识不牢的问题。但是,基础知识怎样才算牢固呢?这个问题很多教师没有清楚的认识。
对于所有基础知识的学习来说,理解是关键和核心。教学过程中,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强调理解,但很少深究何为理解、如何证明学生已经理解。我们通常这样问学生:“你们理解了吗?”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理解了”,于是我们便认为他们理解了。或是有人回答“不理解”,教师则会反问:“怎么不理解、为什么不理解?”事实上如果他们能够回答“怎么不理解”和“为什么不理解”,那就是基本上理解了。所以说这样的反问毫无价值。
怎么样才算理解?这真是需要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听懂了”“知道了”“明白了”……我们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觉得很欣慰,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把学生的理解导向对表象知识的掌握、对概念和原理的背诵。把定义背下来了,很多师生就认为理解了,没有记住那些原理往往被认为是背的不牢而不是理解不深的缘故。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依然过度强调背诵概念,依然按照先记住后理解的逻辑教学,可见很多人对理解缺乏真正的理解。小富即安、浅尝辄止,是导致理解不能深入的重要原因,也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罪魁祸首。
在我看来,理解有两个层次。一是联系,即:建立理解的对象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教授力的概念时,理解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定义,而是通过活动的设计让他们体会物理学中的力和生活中的力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曾和学生探讨“努力是力吗?”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需要理解的内容是联系的存在、结构化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理解才会深入。
二是应用,即:把理解的对象应用于真实的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是最好的理解,也是理解最有力的证据。“欧姆在发现欧姆定律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难题?”我组织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设计实验,效果远比演示欧姆定律和讲授欧姆定律要好得多。做题是应用,但它是抽象的应用,我们需要用更加具体的应用证明理解已经发生。
没有深入的理解,基础知识自然不扎实,灵活运用更无从谈起。我们告诉学生基础不牢,学生重新学习基础知识,但还是一章章、一节节、一个点一个点的学,就是再次重复浮于表面的学习,而不会形成深度理解,背的滚瓜烂熟,没多久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假期来临,很多学生都进入补习学校,加入补课大军,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补什么。补基础知识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是像“打补丁”那样补,也不是简单的查漏补缺。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需要补的不是知识而是理解,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知识的建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