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试还有2个多月,同学们的新传概念背的怎么样啦?
还在对【舆论】和【舆情】傻傻分不清?议程设置第二层和框架理论到底有啥区别??数字鸿沟和知沟的来源搞清楚了吗???
整理真题不难发现,“概念辨析”是各大高校常考的热门题型,并且大多数都出在分值超高的简答题和论述题上。
其实,“概念辨析”这个题型不仅可以考察大家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是否牢固,还能够进一步检验同学们是否具有新传入门的思维能力,对于相关、相近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辨别和联系。
接下来,学姐为大家整理了10对概念辨析,其中包括近一年的真题和热门考点,咱们赶紧来看看吧~
信息茧房的、过滤气泡、回音室三者区别与联系(北京师范大学 传播学723)新闻自由和新闻控制的联系与区别(南京大学 440)学姐根据新闻学专题课程制作了8张思维导图,分别包含了课程里最重要的知识点和热门考点。指新闻报道的的基础和客观依据。这一概念最早由陆定一于1943年发表的《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并对这一概念作了唯物主义的论述。该论述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进行能动的反映。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新闻来源即新闻原料的提供者,这种新闻原料既可以是事实信息,也可以是意见信息。提供这种新闻原料的可以是“政府、政党、团体、企业及其发言人”,也可以是“有资格、有权威的人士或当事者本人、事件的目击者”。新闻来源在新闻工作中有2种含义:1)指新闻稿的来源(网络线索、新闻线人、记者亲眼目睹采访);2)指新闻所依据的事实来源和新闻转发来源(转载自人民日报)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来源出现变化,微博、网络论坛、聊天室、博客、微信等成为新闻线索的重要信息来源,UGC、PGC也成为大众媒介报道的内容。出处不同:从唯物主义视角来看,新闻本源是物质的东西,人类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发生的事实;新闻来源则指供应新闻的渠道。先后:新闻本源是新闻产生的根源,也是新闻产生的基本前提,没有事实则没有新闻,自然也没有新闻来源。 新闻:
学者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新闻的真实和迅速是出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宣传三元素:事实、理性与情感。
区别:
出发点不同:宣传出发点出自宣传者需要,传播观念,争取受众理解支持,新闻出发点是受众,消除不确定性。
归宿点不同:宣传是有意图的,要求达到预期的目的。得到相应的支持、理解,新闻则无主观意图,凭受众去分析、判断。
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多为一次性传播,宣传注重重复性,价值在于传播的效果。
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对信息沟通要求定量准确,全面、客观、真实、公正、及时;宣传要求观点和材料统一,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典型。
舆论: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空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具有公共性、公开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共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显示”的本质特性决定的。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初始的民意情况,包括公开和未公开的意见情绪。舆情需要经过特定时机和事件的触发从而形成舆论,舆情是一种潜在的舆论,意见情绪动态性强,易受意见领袖、群体压力的影响。
区别:
主体不同:舆论的主体多元,新闻媒体、官方机构和普通公民都是构成舆论的主体;舆情中的主体不包括官方机构;表达不同:舆论在舆情的基础上形成,舆情可能是未表达的意见,但舆论是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学姐根据新闻学专题课程制作了8张思维导图,分别包含了课程里最重要的知识点和热门考点。“众包”一词最早被运用在商业领域,是一种由企业通过互联网发布工作中所遇到挑战时,寻求大众的创意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众包新闻本质是UGC(用户生产内容),是由“众包”和新闻相结合而出现的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就是将原本由媒体内部的工作人员完成的新闻任务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置发布选题,吸引普通大众参与生产制作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喻国明老师在《大数据对新闻业态的重构的革命性改变》中将众包新闻定义为:利用集体智慧来搜集和核实信息、报道故事,或者在新闻生产中做出选择。“众筹新闻”即新闻传播机构发起某一新闻选题,面向用户筹措选题采访报道资金,用户认可选题方向后,以捐赠资金的方式进行资助,在达到预期的资助金额后,提出或参与选题的记者用筹备到的资金,完成选题报道。用户参与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决定选题是否有深入报道的价值,二是提供资金的帮助。
区别:
内容生产主体:众包新闻的生产主体多元,有专业记者、普通公民等;众筹新闻生产主体仍是专业新闻生产者;内容生产过程:众包新闻由媒介发布议题,由多人共同完成线索的采集与编辑;众筹新闻由记者发布议题,获取资金后仍旧由记者进行线索采集编辑; 建设性新闻:
1998年,苏珊·贝娜施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讨论了建设性新闻的产生问题,谈到了《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在报道对策新闻方面的突出表现。建设性新闻被定义为将积极心理学方法应用到新闻生产过程,以创造有吸引力的报道,同时忠于新闻的核心功能。凯伦·麦金泰尔认为建设性新闻必须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策略,并将建设性新闻确定了四个分支:对策新闻、预期新闻、和平新闻和恢复性叙事。建设性新闻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快速地向公众提供信息”来传播新闻,而是成为一个独立的观察者,通过面向未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为新闻报道增加新的维度。
解困式新闻 :
解困式新闻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伯恩斯坦在2008年提出的。它属于严肃报道的一种,与“建设性新闻”类似,其主要致力于通过报道传递社会正能量,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实践。同时,“解困式新闻”更致力于解决问题,为负面事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解困式新闻注重数据和案例的使用,内容主要围绕疾病、犯罪、社会公共安全威胁等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进行揭露调查,针对现实情况作出分析,并提出实际方案从而打消公众疑虑和恐惧,传递社会正能量。
区别:
内容不同:建设性新闻的主要特点在于积极心理学&建设性方案,因此包含这两点才能叫建设性新闻;解困式新闻则更注重新闻报道事件的解决效果和作用;提出:建设性新闻首先提出者是新闻从业人员;解困式新闻提出者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伯恩斯坦;特点:建设性新闻更注重积极的内容报道;解困式新闻则更倾向于严肃的新闻报道; 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
新新闻主义出现于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美国,是主观性新闻的代表,被称为印刷媒体时代的浸入式新闻。其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杰出的新闻报道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客观事实,还要令读者对新闻故事进行情感投入;第二,新闻记者应成为新闻故事的一部分,应当提供与小说相似的阅读体验;第三,“新新闻”的生产过程类似于民族志(ethnography),主张记者对某一个群体或某一个主题进行长期的、高强度的观察,以实现对其意义的深刻理解。
非虚构写作是对过往虚构文学内容生产方式的反拨,它不拘泥于体裁形式,借用深度调查与民族志田野调查的方式去观察、记录,并进行内容创作,题材往往涉及重大历史、现实情景下的个体和群像式命运变迁。“非虚构作品”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了传记、报告文学、游记、散文等写作样式;狭义上专指美国6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新新闻报道、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样式或题材。
区别 :
时间不同:新新闻主义是非虚构写作的前身,非虚构写作在其理念之上发展而来;学姐根据新闻学专题课程制作了8张思维导图,分别包含了课程里最重要的知识点和热门考点。 信息茧房 :
美国学者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的概念,他认为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信息量的剧增,人们可以随意选择关注的话题,依据自己的喜好打造一份“我的日报”。信息茧房效应会使用户越来越失去对外界环境的全面感知,降低社会黏度。
过滤气泡 :
由美国作家利·巴里瑟提出,这一概念直指算法操控问题。他认为,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往往会受到检索历史、阅读行为和习惯等影响,这些都会受到算法的操控。由于“过滤气泡”过滤信息的依据是用户的个人喜好和阅读记录等,不符合用户喜好或与用户价值观相左的信息有可能被自动过滤,这会导致用户获取全面信息可能性的丧失,或者使用户与真正感兴趣的信息失之交臂。
重点不同:信息茧房强调个人喜好带来的个体影响;过滤气泡则是针对算法操控问题;
主体不同:信息茧房的主体是个人,过滤气泡的主体则更倾向于媒介的算法逻辑;
信息茧房(见上)
回音室效应:
是当前网络群体行为的普遍现象, 也被认为是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关于“回音室”效应的概念,桑斯坦明确界定为, 当网民预设了某种观点和话题在网络中进行互动,网民倾向于选择让他们认同且愉悦的信息领域, 最终形成内部环境一致性的网络小群体, 经过同样信息的不断重复、强化, 从而使网络群体认知固步自封甚至偏执极化。桑斯坦以此来隐喻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症候。
区别:
重点不同:信息茧房强调个人喜好带来的个体影响;回音室效应更注重由个人偏向带来的群体影响;
发展不同:信息茧房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回音室效应的产生,从个体偏好上升到群体极化;
意见气候:
指所处环境中意见分布的情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意见。意见气候主要来源于个体所处的群体意见和大众传播的信息环境。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在“意见气候”的基础上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网络中意见气候的形成愈加呈现“自下而上”的方式并且网络中环境压力开始对个体发挥作用。
准感官统计:
指个体会自动的判断意见气候,即个体对意见气候的感知。如果一个人通过准感官统计发现,自己的立场与意见气候中的主流意见相对,那么出于被孤立的恐惧等因素,个体将会保持沉默。
区别:
意见气候的由意见分布状况而形成;准感官统计是个体判断意见气候的能力; 知识沟: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该项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收视率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识沟”的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数字沟:
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此后这一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ABCD”来概括:A(Access)是指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B(Basic skills)是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C(Content)是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D(Desire)是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区别:
重点不同:知识鸿沟理论重点在于贫富差距导致的知识差距;数字鸿沟更强调互联网带来的差异;时间不同:数字鸿沟在知识鸿沟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针对于互联网的特点进行更加全面的表述;
以上概念同学们都分清楚了嘛?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学姐看到后会立刻给你们安排上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