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
一、合作学习
1、五大要素:积极的相互依赖,有共同的目标;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共同完成任务;个体责任,每个成员都要对小组负责;人际交往技能,社交技能,工作学习关系;小组加工,共同讨论和评价学习的进展情况。
以人际关系为基点。愿意合作、乐于合作。
2、分组形式:有助于小组成员相互合作,达成团结互助的学习目标。
3、课堂合作:流程:前期准备(提供资源、服务)——划分小组——角色分配(明确任务)——目标和活动的设定(成果的形式和展现成果的方式,活动的方法和要求)——小组活动(教师观察、监督、引导和服务)——展示成果(确定谁评价,怎么评价)
学生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老师下达的任务;明确完成任务过程中自己的任务;明确老师期待的结果。
4、课外合作:合作学习更主要的是在课外,比课内合作价值更大。
特点:成员可以更多;时间可以更长;资源可以更多;成果形式更丰富;争取家长支持。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合作性的而非竞争性的;小组性的而非个体性的;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促进合作而非竞争;产生激励而非消极。
一是设置奖励分的个别化测试。先合作,后单独测试,按达标情况对每个人给予应得分和奖励分。一方面基于个人努力,另一方面基于合作努力。
二是小组成果共享。随机抽取个别成员的成果;成员的共同成果由全班评估。
三是合作的测试方法。允许小组成员对试题进行讨论,然后再独立完成测试。
四是日常行为观察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评估(大班难度比较大),可以有针对性地观察和帮助。不科学的评价方法:偏重个体;偏重结果;
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既是学习手段又是目标。事先有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学习活动有监督和反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作出判断和评价;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调节、修正。
特点:能动性,激发内在动力;反馈性;调节性;迁移性(能力的迁移);有效性。
目标: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发展打好基础。
途径:开发足够的资源,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空间和渠道。整体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学习策略。
2、自主学习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能够激发学习动机,目标更明确,目的更直接;能够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能够发挥自己的特点和条件优势;能够有效地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能够强化自己的学习责任意识;能够根据设定的目标随时监督自己,这个过程也是自我调节的过程。
不足:缺乏交流的对象,有些问题或经验不能分享;学习的结果不能及时获得外部的评价和帮助;不适合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差的学生。
自主学习必须要有自己的时间;必须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3、课堂自主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自主学习是有限度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其中任务的确定是重要的,还要在过程中进行指导。教师应该提供帮助和资源。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有及时的形成性评价。
4、课外自主学习
开展课外自主学习,是主要的。因为课堂学习更强调的是统一的。教师要给予学前指导。提供导学案,制定一个学习的指导方案。提供资源,更多的不是练习,而是学习资源(阅读、学习指导)。学生自己选择可能不是好的。提供学习策略指导,更多的是个别性的,还是长期性的。提供方法咨询。实施长期的监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时间、机会和平台(展览、交流、汇编),对做得好的学生是个激励,对做得不好的学生是一个引导。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5、自主学习评价
学习者的个性和动机与文化因素(依赖、重分数)对自主学习都有影响。
一是评价态度。意愿、动机是否增强;对学科的热爱程度;是否按计划进行;
二是评价自主学习策略。计划是否合适;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主动的复习归纳;是否参看工具书籍;是否能够利用各种资源或机会;
三是评价自主学习的时效。了解时间的长短、任务大小、完成度。
四评价学习的成就度。成绩上升、课堂表现、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