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任河南首富 募资6亿分红20亿 6年无贷款10年无并购 这家公司离生物科技龙头还有多远?
投实君按:“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段文字,相信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
现在,也有一家企业,上市15年了,为了帮助A股股民,经过中国证监会的核准,不惧麻烦,来到A股。
自2004年上市以来,它自公开市场累计融资6.26亿元(首发3.46亿元+定增2.8亿元),累计盈利63亿元。上市以来,已分红13次,分红金额累计20亿元,分红率为32%。
自2014年起,连续5年,他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自2008年,连续10年,没有进行过并购。上市以来,从来没有发过债,15来仅仅从银行贷来短期借款4.29亿元,长期借款9000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000万元。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这家企业,是华兰生物。
他的实际控制人安康,拥有46.32%的股份(截至2018年6月22日),2016年、2017年,安康家族分别以205亿元、180亿元的身家,位居胡润百富榜河南富豪榜中的第一位。
在wind一级行业分类中,华兰生物与智飞生物、上海莱士、长春高新位列生物科技行业上市公司四大巨头,其中智飞生物以784亿元的总市值居首,华兰生物以412亿元的总市值居第四。(市值以2019年3月15日为准)
华兰生物是一家从事血液制品、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上半年,在其销售收入中,血液制品占据95.32%的比重。
智飞生物主营业务为疫苗、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广、配送以及进口疫苗的代理销售等,2018年上半年,在其销售收入中,自主产品二类收入5.63亿元,占比27.20%。代理产品二类收入14.70亿元,占比70.93%。
即使是从简单的文字一样可以看出,从华兰生物到智飞生物,从行业巨头到行业龙头,这中间的距离,不仅是372亿元的市值。
还有企业的产品结构、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血液制品行业和疫苗行业之间的,行业增长空间的差距。
2019年3月,在北京。安康对投实说,“华兰生物早已经开始调整产业布局,下一步,华兰生物还将向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领域进行延伸扩展,逐渐形成血液制品、疫苗、单抗及重组药物三驾马车为核心的产业格局。”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华兰生物不满足于仅仅做“血液制品巨头企业”,而致力于“生物科技企业”甚至“生物制药企业”的雄心,已经呼之欲出。
2月25日,华兰生物(002007.SZ)发布业绩快报,2018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5.84%和39.05%。
华兰生物表示,业绩增长主要系血液制品保持稳定增长、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报告期内上市销售,疫苗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那么,从血液制品生产巨头,到生物科技行业龙头,华兰生物还要跨过几个关口?
血液制品增速放缓
销售渠道费用激增存货、应收账款增长
尽管大老板的愿景是三驾马车,但目前华兰生物的绝对当家产品还是血液制品。
这个领域是国家严格管制的领域,老的玩家,因此可以享受一定的“牌照红利”。2001年起,国家规定不再设立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这决定血液制品行业从此是一个“只有固定玩家,而且数量只能更少不再多”的行业。
市值风云的研报显示,1998年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率先实行GMP认证制度,有36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2009年具有GMP认证的血液制品还有31家,目前只有27家在运营了。目前我国主要的血制品有11种(没包含肌丙、冻干静丙、静注已免等小单品),而国外有近30种。目前,只有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做到了主流单品的全布局。
财报显示,华兰生物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最高,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企业之一。血液制品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11个品种(34个规格)。
从营业收入看,血液制品是华兰生物业绩的最核心来源,2018年上半年贡献了95.32%的营收,营收总额11.45亿元,2013年-2017年华兰生物血液制品的毛利率维持在60%左右。
但是从增速看,华兰生物2017年血液制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49%,较2016年增速大幅放缓。 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根据华兰生物业绩快报,其2018 年度营收为32亿元,同比增长35.84%,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39%。
公司披露的增长原因是“血液制品保持稳定增长、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报告期内上市销售,疫苗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显而易见,尽管华兰生物在血液制品行业中一直保持巨头的地位,但受限于各方面的原因,想要像2016年之前,血液制品的黄金时代,有20%~30%的确定性增长,已经有难度了,只能“稳定增长。”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从华兰生物的历年年报数据里,也能看出端倪。
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2017年1月,国务院下达了明确通知,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2016,是华兰生物营收和利润增长最好的时期,2015年,6月1日起,血液制品实现自主定价,华兰生物的利润在2016年有了长足的增长。
但2016年,两票制落地,这在华兰生物的发展上,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由于在此之前,我国的血液制品领域供给是紧平衡状态,换言之,是经销商求着华兰生物要货。因此,华兰生物在销售队伍的建设上,并不十分重视,这从2016年之前,华兰生物的销售费用极低,也可以看出端倪。
两票制之后,经销商链条被压缩,华兰生物对销售渠道掌控能力不足的短板迅速暴露。体现在账面上,就是销售费用的飙升和存活的激增。
2016年华兰生物销售费用激增238%至6844.29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54%,2017年销售费用2.68亿元,同比增长291%,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1.30%。
而在2015年华兰生物的销售费用仅有2023.22万元,两年时间,销售费用增长了超12倍。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华兰生物在2017年报中披露:“两票制、药占比等多项医疗改革政策出台后,渠道中经销商的存货意愿降低““公司将采取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加大学术推广力度,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加强对二、三线城市和三级甲等医院的销售布局等措施做好血液制品的销售工作”。
与业绩变动一致,2016年华兰生物应收账款和存货均出现大幅增长,2016年末存货增长54%、应收账款增长129%。
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华兰生物存货余额12.7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3.50%,应收账款余额达到7.81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4.37%。
这也表明华兰生物在以放宽信用周期为代价来换取增长。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由于进口的增长和各大巨头采浆数量和产能的增长,华兰生物在2017年年报中认为,目前,我国血液制品的市场需求,已经从紧平衡状态到了基本平衡的状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或许,这也是华兰生物希望从血液制品一家独大,到“三驾马车”一起支撑的根本原因。
但是,无论如何,在这第一辆马车,也是当之无愧的“头马”上,华兰生物对销售的掌控,应该是还需要加强。
疫苗竞争激烈 研发压力大
2005年,华兰生物成立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基地。
目前已上市的疫苗有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
2018年6月13日,华兰生物和长生生物几乎同时获得了四价流感疫苗的生产批文。但由于长生生物被处罚、退市,国内四价流感疫苗就只有华兰生物一家可以供应。2018年9月6日,华兰生物的首批四价流感疫苗上市销售。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前述上述四大生物科技A股上市公司巨头中,华兰生物与智飞生物,智飞生物2017年营业收入13.43亿元,其中疫苗收入12.63亿元,增速205.07%,而华兰生物2017年疫苗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速157.88%。
华兰生物2018年的年报尚未发布,但2018年疫苗的数据,应该会更加漂亮,因为其当家产品——四价流感疫苗于2018年9月6日上市销售。
这应该体现到2018年的年报里。
疫苗行业研发周期很长,甚至长达10年以上,产业化开发时间更长,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华兰生物面临的是产品研发能力和日益激烈的同行业疫苗企业竞争。
2017年华兰生物销售费用增幅将近3倍,而其研发投入增幅为32.47%;智飞生物2017年研发投入增长23.83%,销售收入增长55.91%。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第三关
单抗产品仍处于临床试验 带量采购冲击波
2013年,华兰生物成立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基因重组与单克隆抗体领域。根据华兰生物公告,基因公司研发的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单抗、阿达木单抗于2014年正式申报临床试验。2017年报显示,上述产品正在按计划开展临床试验。
公开信息显示,华兰基因工程研发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已进入III期试验状态。
与华兰生物同时在进行研发的还有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等多家企业。带量采购已经大大降低仿制药利润,从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到最终的带量采购招标、一致性试验,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不可估量。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2019年3月1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4+7”集采中标品种监管工作调度会,要以“4+7”集采中标品种监管为抓手,探索建立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长效监管措施。3月12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表示,“4+7”带量采购还会进一步扩大范围,向全国推广。
从目前看,华兰生物单抗产品还没有明显的业绩贡献。
尽管投实君问华兰生物还有几道坎儿,这个坎儿,是从巨头到龙头之前,需要迈过去的坎儿。
华兰生物是一家靠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踏踏实实跑到行业一线的公司,能力全面,木桶短板几乎没有。
最近十年来,国内血制品行业风起云各家巨头合纵连横,据媒体统计,并购案超过了20起。
但华兰生物几乎从未出手。这就是一家老老实实分红,老老实实内生性发展的企业。
2017年12月22日,华兰生物老板安康发布了增持计划,将在半年内增持股本的1%。
2018年6月22日,华兰生物发布公告,2017年12月21日起至2018年6月20日期间,安康累计增持公司股份合计113.17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2% ,累计增持金额3040.6567万元。
本次增持后,安康先生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6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96%,间接控制公司股份比例为28.36%,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比例为46.32%。
老板真金白银地拿企业的钱分红,拿自己的钱增持,连银行贷款都不要,这简直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A股版写照。投实APP,情报级金融信息终端
虽然要成龙头的过程中,还要迈过好几道关口,但“成龙”之前,谁能不遇到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