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仅有9名大臣得到了文正谥号
俗话说“生晋太傅,死谥文正”,对于古代的无数读书人来说,能够在死后被追赠“文正”谥号,是一件极为光宗耀祖的事情。宋朝是一个以尊重读书人,且喊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响亮口号的王朝,一共有多少大臣得到“文正”谥号?
答案是9个。平均约34年才产生一个“文正”谥号。
获得“文正”谥号的9位大臣,按照逝世的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李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马光、黄中庸、蔡卞、郑居中、蔡沈。
李昉是宋朝第一个被追赠“文正”谥号的大臣。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省饶阳县)人,生于925年。李昉生于后唐,在后汉、后周两朝步入仕途,真正发挥作用是在北宋。宋太祖赵匡胤非常看重李昉的才华和品格,将他作为宰相的接班人培养,于983年任命他为副宰相(参知政事)。宋太宗赵光义上台后,依然信任李昉,两次任命他为宰相。
996年,李昉陪同赵光义在南郊参加一次祭祀仪式时,不小心摔倒在地。那时候,李昉已经71岁高龄,哪里禁得住这种折腾?几天后,李昉病逝。赵光义随即追赠李昉“文正”(文贞)谥号。
在李昉之后,王旦、王曾、范仲淹3名大臣在逝世后都获得了“文正”谥号。王旦病逝于1017年,由宋真宗授予(文贞);王曾、范仲淹分别逝世于1038年、1052年,由宋仁宗授予。
王旦和王曾都是做过宰相的人,而范仲淹仅仅是做过副宰相,可范仲淹的名气远远大于王旦和王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范仲淹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他的《岳阳楼记》名传千古,至今仍然脍炙人口。不仅如此,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吹响了北宋第一次改革创新的号角,在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从996年到1052年,只有短短56年时间,就产生了4名“文正”,平均14年就有一名“文正”,这样高的频率在古代极为罕见。司马光注意到这一点,提出“文正乃谥之极美,无以复加”的说法,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尔位,“文正”是文人道德的极致标准,古往今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文人寥寥可数,因此皇帝不应该轻易将“文正”谥号追赠给大臣。
宋神宗接受了司马光的建议。在宋神宗在位期间,一个“文正”谥号都没有授予出去。并且,在宋神宗以后,北宋(包括南宋)历代皇帝对于“文正”谥号的追赠都采取了极为慎重的态度。从1052年到1279年南宋灭亡,227年间总共只追赠了5名大臣为“文正”。匪夷所思的是,南宋享国152年,仅将一名大臣追赠为“文正”,即朱熹晚年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福建大儒蔡沈。
司马光提出了谨慎追赠“文正”谥号的建议,他肯定没有预料到,自己在逝世之后,会被宋哲宗授予“文正”谥号;更没有想到,这个谥号会反复“折腾”。
1086年,司马光病逝。当时宋哲宗年幼,由高太后摄政。高太后很欣赏司马光,以宋哲宗的名义送了一个“文正”谥号给他。当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又下令削去了司马光的“文正”谥号。1126年,宋徽宗再次追赠司马光为“文正”……
“文正”谥号被拿走又拿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正因为“文正”谥号的珍稀,许多宋朝名臣都与这个谥号无缘。如王安石、苏轼等人。
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发起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损害了贵族阶层的利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当宋神宗病逝后,强烈反对新法的高太后垂帘听政,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废除了新法。1086年,王安石去世,只被获赠“太傅”,没有得到谥号。1094年,宋哲宗亲政,任用章惇为宰相,恢复新法,并追赠王安石谥号,为“文”。
有人说,“文”谥号高于“文正”;有人又说,“文”谥号低于“文正”。他们说得都有道理,那就见仁见智吧。
苏轼为什么没有得到“文正”谥号呢?
原来,苏轼于1101年病逝于常州时,刚刚因为朝廷大赦而结束贬谪生活,被任命为朝奉郎。朝奉郎是一种正七品的官职,属于寄禄官,没有实际职权。苏轼的官职太低,连获赠谥号的级别都没有达到,更别说被追赠为“文正”了。
当然,是金子始终会发光。当大浪淘沙后,苏轼的名字不但没有被磨灭,反而越来越响亮。到了南宋时期,宋孝宗将苏轼追赠为“文忠”。
“文忠”谥号仅次于“文正”。颜真卿、欧阳修、张居正、林则徐、李鸿章等名臣都是“文正”谥号的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