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胆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难经》云胆者清净之腑。《甲乙》云中精之腑。)号将军,决曹吏。重三两三铢,长三寸三分。在肝短叶间下,贮水、精汁二合(《难经》作三合)。能怒能喜,能刚能柔,目下窠大,其胆乃横。凡脑、胆、髓、骨、脉、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若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甲乙》作神)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善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阴,在足大趾间,或刺三毛中。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若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趾本节后一寸是。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仲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见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刺阳陵泉。若善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汁,故曰呕胆,刺三里以下,胃气逆,刺足少阳血络以闭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也。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

肝前受病移于胆,肝咳不已则呕胆汁。

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甲乙》云梦斗讼自刳。)

肝应筋。爪浓色黄者胆浓;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软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败者胆结。

扁鹊云∶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表清里浊,其病若实。极则伤热,热则惊动精神而不守,卧起不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发于玄水,其根在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方见治水篇中。)

胆有病则眉为之倾,病患眉系倾者七日死。

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面微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角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髀膝外至 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盛者,则人迎大一

(0)

相关推荐

  • 《五脏五行从逆之肝》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木.火.土.金.水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经文中,黄帝在这里 ...

  • 程凯养生说:口苦、反酸、呃逆、胃胀,肝胃不和、胆胃不和有不同

    程凯养生说:口苦、反酸、呃逆、胃胀,肝胃不和、胆胃不和有不同

  • 当心!经常叹气是病,你的身体可能出问题了!

    民间有句俗语:"一叹穷三年."人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唉声叹气,就会将好运与财运赶走,让自己越变越穷.大家别小瞧了这句俗语,其实它是有道理的. 很多人都以为,叹气就只是压力大.情绪 ...

  • 四逆散合温胆汤与肝郁痰阻胁满疼痛太息口苦痰涎

    四逆散合温胆汤,治疗肝郁痰阻胁满疼痛太息口苦痰涎. 胁痛系指胁肋疼痛.常因气滞.血瘀.湿热及实火,肝络不畅所致. 肝郁痰阻证:胸胁胀满.疼痛,口苦,善太息,痰涎,或胸隔满闷,情志抑郁,形体肥胖. 治法 ...

  • 《备急千金要方》肝脏脉论第一

    论曰∶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故将息得理,则百脉安和:役用非宜,即为五劳.七伤.六极之患.有方可救,虽病无他:无法可凭 ...

  • 《备急千金要方》心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心主神.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监领四方,夏旺七十二日,位在南方,离宫火也.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任物谓之心神者,心之藏也.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舌和则能审五 ...

  • 《备急千金要方》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意者,脾之藏也.口唇者,脾之 ...

  • 《备急千金要方》肺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肺主魄,魄脏者任物之精也.为上将军使在上行,所以肺为五脏之华盖,并精出入谓之魄,魄者肺之藏也.鼻者肺之官,肺气通于鼻,鼻和则能知香臭矣.循环紫宫上出于颊,候于鼻下,回肺中荣华于发.外 ...

  • 《备急千金要方》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肾主精.肾者,生来向导之本也.为后宫内官则为女主,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来谓之精.精者,肾之藏也.耳者肾之官,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矣.肾在窍 ...

  • 《备急千金要方》三焦脉论第四

    (论一首) 论曰∶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而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之间,不可不知也.三焦名中清 ...

  • 《备急千金要方》五脏脉所属第四

    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亦名人迎.) 肝部在左手关上.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 肺部脉法赞云∶ 心肝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 ...

  • 《备急千金要方》解食毒第一

    (论一首 方三十九首) 论曰∶凡人跋涉山川,不谙水土,人畜饮啖,误中于毒,素不知方,多遭其毙,岂非枉横耶.然而大圣久设其法,以救活之.正为贪生乐药,忽而不学,一朝逢遇,便自甘心,竟不识其所以.今述神农 ...

  • 《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

    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