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真实而神秘的汉墓笔记(上)
广州象岗山原是越秀山群岗重最西边的一个小岗,海拔近50米,明洪武十三年拓北城八百丈,开凿象岗山以为北门,从此象岗山与越秀山隔断,成为一座独立的小岗。因开凿山体而拓宽而成的大北直街,也就是今天的解放北路,一直是明清时代出入城北的主要通道。
基建部门用近三年的时间将象山岗削平17米示意图
故而清代在象岗山上兴建巩极炮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基建部门为建设公寓楼而推平象岗山,大约用近三年的时间将小山岗削平17米后,在山腰处推出一块平地以建楼房, 1983年6月,施工队在开挖墙基时,居然发现了一座石室大墓。
象山岗削平17米后,在山腰处推出一块平地时,部分墓顶盖石露出
墓葬中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竹器等文物达10434件,其中有一方“文帝行玺”金银及一方“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为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史料又作赵胡)。赵眜是南越国开国主赵佗之孙, 庙号文帝,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
前室顶部巨大石板
南越国(南粤国),是西元前204年至西元前112年 存在于中国本土岭南地区(属于九州中的扬州地区)的一个国家,开国君主赵佗,亡国君主赵建德,国都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全盛时国土囊括今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越南北部在内。
考古工作者在墓道尽头外椁室清理遗物
南越国是秦朝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西元前204年建立。西元前112年夏季,汉朝第7任皇帝刘彻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西元前112年冬季将南越国灭亡。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王国,自西元前204年建立至西元前112年汉平南越,南越国共存在九十三年,历经5任君主。第一任君主赵佗足足活了103岁,等他要传位时,只能传给孙子赵眜了。
南越王墓平面示意图
南越王墓掘山为陵,建造时从象岗山顶下掘近20米,凿出一个平面“凸”字形的竖穴 ,再从前端东、西侧开横洞成耳室,南面开辟斜坡墓道。整个墓室以750块红砂石砌成。墓室坐北朝南,宽 12.5米,长10.85米,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墓顶用24块大石覆盖,再分层夯实而成。
墓室区域示意
南越王墓的平面布局明显继承于战国楚系竖穴回廊形棺椁墓,然而有其根本的区别,即前者墓室为仿照墓主生前宅居之前堂后寝的形制营造构筑,是典型的横向墓葬。
墓室结构透视图
《史记》载:“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即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河北正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斜坡墓道长约10.5米,宽约2.5米,深度为3.2米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赵佗接任南海尉,绝新道,聚兵自守;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赵佗击桂林、象郡,建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卒,至此赵氏据南越已历87年,然而从南越王墓的形制来看,赵氏虽居蛮夷中久,但遵循的依旧还是中国之礼,且这中国之礼,并不是业已沿用了数千年当时还未绝迹的竖穴椁墓,而是汉初新兴的横向墓葬,由此可见,文化上的影响并不因短暂的局部政治割据而彻底断绝。即使边远地带的岭南,与中原地区也有着密切的一致性。
前室双扇扉石门,可以开合,前室即可与墓道与外椁开通
早期的竖穴回廊形棺椁墓与外界全然是封闭的状态,即使是墓主的主棺室与存放随葬品的附室,也都完全隔绝,而南越王墓的前室和主棺室,皆设置了可以开合的双扇扉石门,这在西汉早期出现的“斩山为椁,穿石为藏”的大型横向石室墓如狮子山楚王陵和芒砀山梁王陵中,都不具备。
前室四壁和顶上均绘有朱、墨两色云缎图案
整座墓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3室,中为前室,前室四壁和顶上均绘有朱、墨两色云缎图案,室内出土大铜鼎、铁刮刀、组玉佩、玉璧、铜镜、以及一方“景巷令印”等器物。
东耳室发掘时景像
前室左右两侧为东西耳室。东侧耳室长5.24米,宽约1.75米,高1.83米,是放置宴乐用器的藏所,其中有青铜乐器3套,分别为甬钟一套5件、钮钟一套14件、勾鑃一套8件,石质编磬2套,共计18件。另外还有铜瑟、铜琴若干,漆木琴2件。此外,还有还有提简、钫、壶、瓿等大型酒器以及六博棋、铜镜、带钩、铜戈及漆木器和铁器等随葬物品。
主棺室发掘景像
主棺室中中最引人注目者为内棺中墓主所穿之丝缕玉衣,出土时玉衣的玉片已完全散落平贴地面,这些玉片以长方形和方形为主,2至3厘米见方,大体2、3毫米厚,总计玉片2291块。
主棺室墓主丝缕玉衣发掘时景像
与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不同,南越王墓出土的这套玉衣是以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编辍而成,所以称之为“丝缕玉衣” ,这是未见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新形制。
历时三年多整理复原后的南越王墓墓主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发掘时,玉衣包裹的墓主大体只剩下骨渣和粉末状骨殖,此外还残留部分头骨,根据这些遗骨判定,墓主为男性,亡故年龄约为35—45岁,由此推知,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出生于汉文帝末年。
“文帝行玺”金印印台长3.1厘米,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以游龙为钮
主棺室存藏有大量墓主生前所用之物,其中“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赵眜”玉印、螭虎钮“帝印”、龟钮“泰子”金印等印章9枚,是判定墓主身份最为重要之物。
《汉书·霍光传》:“(昌邑王,即海昏侯刘贺)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 汉初有三玺,天子之玺自佩,行玺、信玺在符节台。”东汉卫宏《汉旧仪》记汉:“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帝行玺,凡封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发兵徵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天地鬼神以‘天子信玺’。”
汉朝皇帝的玉玺早已失传,清吴式芬《封泥考略》有一“皇帝行玺”封泥,1968年在成阳汉高祖长陵附近发现的一枚“皇后之玺”,玺白玉制,螭虎钮,《汉旧仪下》:“皇后玉玺,文与帝同。”可知西汉时帝后之玺为玉制,印面尺寸为“方寸二”,即2.7—2.8厘米,南越王墓所出这枚“文帝行玺”印,含金量达98%,从大小形制来看,此印突破了汉代有关帝王印玺的规制,是目前发现的西汉时期最大的金印。
埋入墓中的官印大多都用临时刻凿的仿制品代替而不用原印,不过南越王墓主棺室出土的这枚‘文帝行玺’,其金印的龙钮捉手处异常光滑,显然是使用过程中摸蚀所致,即后世所谓“包浆”,另外,印玺台壁和印面边缘又有碰伤痕和划痕,种种迹象皆表面,这枚金印是赵眜生前所用之物。
帝印”玉印印台长2.3厘米,宽2.3厘米,通钮高1.7厘米
“帝印”玉印出土于墓主腹部,印文为阴刻篆书“帝印”二字。因墓室进水且年代久远,玉印被浸蚀成黄白色。印钮雕成螭虎形状,周边装饰有云纹。此玉印和‘皇帝行玺’金印,都可以明确无误地印证史书中南越王僭越称帝的事实。
“赵眜”玉印印台长2.3厘米,宽2.3厘米,通高1.6厘米
“赵眜”玉印是墓主名章,出土于墓主人的腹部和腿部之间。覆斗式印钮,上边有一个小孔可以系印绶。印文为阴刻篆书“赵眜”二字。史书记载南越国第二代王叫“赵胡”,“赵胡”和“赵眜”,可能一为越名,一为汉名,也有可能史书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讹错。
南越王墓里还有多少秘密?还有多少精美的随葬品?下期再见。
关注古董圈
认识一帮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