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甘麦大枣汤加味在儿科病证中的运用体会
甘麦大枣汤源自仲景《金匮要略》,主治“妇人脏躁”,由甘草、小麦、大枣组成。笔者在儿科一些常见病甚至疑难病症中以甘麦大枣汤加味多获良效,现就该方在儿科病证中运用的点滴体会结合病例述下。
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男,5岁,2006年3月5日初诊。大便溏结不调伴烦躁多动半年。患儿半年前出现大便秘结不解,并有烦躁,纳少,被诊为“功能性便秘”,运用“开塞露”及“乳果糖”后,大便溏稀且不知自禁,改用中药治疗,疗效均不佳,翻阅病历见治疗若用健脾止泻之剂,补中益气、参苓白术之类则大便秘结不出,而选用增液承气,麻子仁丸则大便溏泻不能自制。刻下:大便日2~3次,不知自控,便质稀溏,神躁难以配合四诊,纳少。辅助检查:大便常规,质烂色黄,余均正常。查:患儿阴虚体质,毛发枯黄,面色少华,脉细舌淡少苔。拟诊: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甘麦大枣汤加百合12g,白术10g,白芍10g,柴胡3g。7剂。3月13日二诊,药后神志转安,已能顺利配合四诊,大便日1次,质稍稀,但仍不能自解。守3月5日方加石菖蒲8g,郁金5g。4月9日复诊,药后大便已调并能自行解便,神志也安,但近5日未解大便。精神症状复作,并有胆怯肠鸣音减弱,经多方询问父母自幼多向患儿讲述鬼怪故事,并常呵斥患儿。处方:甘麦大枣汤加桔梗3g,枳壳6g,肉苁蓉8g,玉竹8g,钩藤5g。4剂。并嘱家长少吓唬、呵斥患儿,以配合治疗。药后精神好转,但夜汗多,守4月9日方加山楂6g,酸枣仁8g。7剂,巩固疗效,并介绍该病特点,希望改变教育方式配合治疗。12月25日因外感前来就诊,得知其间神志安定,病未再作而痊愈。
体会:本例患儿除开排泄功能障碍外,精神心理既是该病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该病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时除用健脾润肠调畅气机对症治疗外,针对真脏不足,躁扰不宁更是治病求本。真脏不足则心主神明失职,肝主疏泄失常,脾主健运失司,阴营失养,脏腑功能受累。甘麦大枣汤甘阴润“躁”,以滋心养肝助脾,则神定、气畅,疾患自除。
尿道综合征
患者,女,10岁,2006年6月18日初诊。反复尿频尿急3年余。3年前因衣物不洁,出现尿道刺激征就诊,确诊“急性尿道感染”,经住院系统抗菌消炎治疗,症状消失,自行出院。2个月后出现尿频尿急症状进行性加重,其间多方求治,曾运用西药系统治疗,中药方剂/\iE散、缩泉丸、补中益气汤等,病情未见明显改善。刻下:尿频2~6次/h,尿急不能自禁,屡湿着装,无尿痛,尿频尿急仅见于白天,紧张、休息时症状加剧,夜睡多梦,纳少,汗多,大便不调。查:神乏胆怯,脉细舌淡少苔。辅助检查:细菌培养阴性。尿常规:WBC(卅),RBC(卅)。西医诊断:尿道综合征;中医诊断:淋证(劳淋)。治疗:甘麦大枣汤加黄芪10g,党参8g,山药10g,升麻3g,丹参10g,鱼腥草10g。7剂,水煎服,日1剂。6月26日二诊,尿频尿急明显好转,尿频1~2次/h,余症已稍有转佳,但尿常规无变化,守上方加益智仁8g,百合10g。药后尿频尿多症状消除,精神健旺,尿常规WBC(+),RBC(+),守6月26日方,去鱼腥草加芡实10g,并嘱药后复查。8月15日症状消除,尿常规阴性,临床治愈。
体会:本例患儿因正虚邪恋,病程旷日持久,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学习,家长及外界环境压力致使其“心病”。主要表现在神怯和疾病随精神状况加剧,其病在少阴,在上则心神不宁精神症状明显,在下则肾失固藏,心肾不交,故尿频尿多。陈念祖在其《金匮要略论注》对甘麦大枣汤的阐述颇为精妙“麦者,肝之谷也,其色赤,得火色而入心;其气寒,秉水气而入肾,其味甘,具土味而归脾胃。又合甘草大枣之甘,妙能联上下水火之气而交会于中土也。”故能获效。
在儿科泌尿性疾病中,原发性遗尿,精神性尿频既是多发病,往往也是疑难病。这些病证中往往既有心神失养、心肾不交的表现,又常致患儿身心俱病,神伤阴损。甘麦大枣汤正合交通少阴,养心滋肾,以润脏躁,从而达到水火既济,上明下安,以去病于无形。
抽动秽语综合征
患者,男,8岁,2005年1月5日初诊。频繁眨眼,撅嘴半年余。患儿半年前外感后始见频繁眨眼,撅嘴,皱眉,性情易烦躁、多怒,多动,甚则胡言乱语,打人毁物。曾西医治疗,诊断及治疗不详,效果不甚明显。刻下:频繁眨眼,撅嘴,皱眉,性情易烦躁,满口秽语,纳可,大便调,小便黄赤,舌红苔薄,脉弦细。辅助检查:肌酸酶谱检查:AST 44.OO u/L、a—HBDH236.00U/L、CK—MB83.00U/L、LDH一164.00U/L;脑电图:轻度异常。甘麦大枣汤合四物汤加蝉蜕8g,钩藤6g,法半夏6g。3剂,水煎服,日1剂。次诊:性情脾气好转,眨眼已有减少,但撅嘴仍频繁,守上方加浮小麦18g,川木瓜8g,白芍8g。7剂,水煎服,日1剂。三诊: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守首方加减3个月,临床症状消失。
体会:小儿体质阳相对旺盛,阴相对不足;肝心常有余,心火易炽。肝阳亢旺则动风表现为抽动,心阳旺盛则易表现为易动、不安,“抽动秽语综合征”本源在肝。肝属木,为少阳相火,心主神明,为君火,主血,主言主笑。故笔者认为其病易发于心,母病及子。在治疗方面采用肝心同治,甘麦大枣汤中用小麦为君,取其甘凉之性,养肝补心,安定神志;炙甘草甘平,补养心气,和中缓急是为臣药;大枣甘温质润,益气和中,润燥缓急,为佐药。三药合用,甘润滋补,养心安神,柔肝缓急,是为针对其病机特征而设。血属阴,故加之四物汤,补血和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钩藤、蝉蜕、白芍熄风止痉;川木瓜活络止抽动,随症加减因而获效。
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患者,女,4岁,2005年11月23日初诊。夜睡汗多、纳差、神倦7天。患儿于7天前因支气管肺炎人院治愈出院,但出现夜睡头项背部汗多,多为冷汗,睡寐则出,醒则止,并有纳少,烦躁。查:眼睑白,面白少华,神倦,脉细,舌淡苔薄白。血常规:Hb 90g/L。拟诊: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甘麦大枣汤加浮小麦15g,酸枣仁10g,炙黄芪10g,布渣叶8g。3剂。11月28日药后盗汗明显减少,面色,舌脉未见明显改变,守上方加山药10g,7剂。12月10日复诊,药后汗止、精神转佳,夜睡好,纳好,面色转润,以健脾益气口服液巩固疗效而愈。
体会:该病例感邪愈后以汗症为主症,并伴有神倦纳少等脾虚之症,故可作汗证论治。“汗为心之液”,“阳加于阴谓之汗”,因此无论生理汗液还是病理汗症,其产生均与心及阴液和阴阳平衡密切相关。病理的汗多是心液被阳热之气迫而外出,心阴被灼、心阳亦损。因此汗证多伴有心神失养、阳气亏乏的表现。故笔者在小儿汗证中多以甘麦大枣汤为基础加入浮小麦敛汗益气,甘麦大枣汤既补脾益气又滋养心液以固汗源,标本互助相得益彰。因此不论是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还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若以该方为基础加味多可取效。
讨论
笔者认为脏躁并非妇人独有,人人皆可患之。在儿科病证中“脏躁”之所以常见,是因为小儿“纯阳之体”,“阴”相对不足的体质因素以及小儿“脾肺肾常虚,心肝有余”的五脏生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也是笔者运用甘麦大枣汤的根本出发点。
在儿科病证中“脏躁”临床表现多样,如有以精神病表现居多,如怕与人交往、怕打雷闪电、神乏胆怯等阴证;有烦躁易怒、多动躁扰、胡言秽语为阳证表现;也有病情受情绪、紧张等心理因素发生、加剧等变化而阴阳证不明显的;还有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归纳病机可列入脏躁的多汗、多梦、厌食等,这些是笔者运用该方的具体依据。
在儿科病证中,甘麦大枣汤中药物的剂量、搭配因素对疗效产生重要影响。该方的运用上张氏、王氏等认为甘草剂量应大多在15g甚至20g以上,而小麦更是30g、50g不等。小儿脏器轻灵、生机蓬勃、疾患多趋向随拔即愈的特点,明显异于成人。因此笔者认为药量应以轻为贵,具体来讲,一般甘草15g以下即可,而小麦最多也不超过20g。三味药物中具体运用也略有讲究,如肢体抽动、气血亏虚等,甘草多用炙之品为佳,取其甘缓、濡养之性;若清心降火多以生用为妙;又如需要收敛养心的汗证、尿频、遗尿等,小麦及浮小麦合用为上,余则可不必太拘泥。至于该方的其他配伍方面,恰当的配伍既可减少毒副作用又可以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如多汗体虚、神倦多配伍酸枣仁酸以敛汗,并具养肝安神,炙北芪益气而不过温燥,标本兼治;心神不宁、易于躁扰等症佐以百合、合欢花之类多可获效;功能性消化系疾病常佐白术益脾阳,山药养脾阴,桂枝、白芍调阴和阳……
在该方的运用中,心理卫生与家庭护理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不可小觑。因此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家长应稳定患儿情绪,为其提供良好、轻松、愉悦的生活和心理环境,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