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方】李孔定治疗痹证的经验(传统医学)【一点资讯】

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
痹证,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退行性变、滑囊膜炎、痛风、风湿热等多种疾病,系临床常见病。其病情反复,根治颇难。李孔定主任医师治疗痹证经验丰富,用药奇巧,疗效显著。兹简介如下。

1 风寒湿痹,散寒逐湿兼祛风

风寒湿痹,多由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虚,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而为痹。即《素问·痹论》所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业师认为:“本证的特点是以寒为主,兼风夹湿。”由于寒性收引、凝滞,故其关节痛剧,多伴有拘急,屈伸不利等症。其脉迟或弦紧,舌苔薄白或厚滑,治宜散寒逐湿祛风。业师一般选用乌头汤治之。常加白芥子、露峰房、鸡血藤。瘀滞较甚加红花。本方温经散寒、逐湿通痹、扶正固表、化瘀通络同施,用2~3剂常可奏邪去正安之效。

业师认为:“本方川乌虽有毒性,但其祛邪镇痛作用强,且久煎毒减,又有蜂蜜、芍药、甘草解毒之品为伍,重用无害,与麻黄搜剔入骨之风寒,功专效显。”

【举例】张某某,女,43岁。自诉双下肢疼痛半年,尤以膝关节处痛剧。遇寒加重,痛时不可屈伸,脉迟缓,苔白厚滑,舌淡红。证属痛痹,治以温经散寒、逐湿祛风,方用乌头汤加减。

处方:川乌15克(先煎),赤芍50克,黄芪50克,麻黄10克,白芥子30克,鸡血藤30克,甘草12克,蜂蜜250克(兑服)。

服上方1剂后痛减,又续服2剂后痛止,后服四物汤加味调理善后。

2 阳虚寒痹,温阳散寒兼通滞

阳虚寒痹,多由患者素体阳虚,寒邪侵袭,水寒不化,侵袭筋脉骨节,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业师认为:“本证的病机特点是以阳虚为主,后期则因虚致瘀。”其证痛处固定,冷感明显,多伴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甚则弯腰驼背。脉象细缓或沉弱,舌淡白。治疗当以温阳散寒为主,兼通瘀滞。用阳和汤加附片颇为合拍。

【举例】刘某某,男,46岁。自诉左侧腰骶部及髋关节处坐卧或起立时疼痛加重,不敢行动,稍活动或局部热敷后疼痛缓解。伴腰膝酸软,夜尿多。服西药治疗数月效微。诊见患者头身稍向右前倾,左侧臀部向右后凸的被动体位。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阳虚寒痹,治以温阳散寒通滞,方用阳和汤加减。

处方:麻黄10克,炮姜10克,肉桂10克,熟地30克,白芥子30克,鹿角胶15克(烊化兑服),制附片15克(先煎),甘草6克,知母15克。

患者服上方3剂后疼痛大减,腰能挺直,惟坐卧起立时微痛,又服4剂后疼痛消失如常人。

3 湿热痹证,清热利湿兼通络

业师认为:“湿热痹证,系热与湿合流注于筋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其证关节红肿,焮热烦痛,甚则不能触按,伴见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白腻,脉多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活络止痛。业师常用银翘白虎汤合二妙散加生地、秦艽。上肢痛甚加桑枝、羌活;下肢痛甚加威灵仙、独活;小便不利加车前草。

【举例】李某某,男,17岁。因咽痛发热7天后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灼热,下肢出现散在性红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化验血沉:60毫米/小时,抗“O”:1﹕1000单位。证属湿热痹(急性风湿热),治以清热利湿、活络止痛。方用银翘白虎汤加味。

处方:银花15克,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黄柏15克,秦艽15克,连翘30克,甘草10克,桑枝30克,苡仁30克。

患者连服上方5剂后(另加用青霉素肌注2周),诸症明显好转,又服10剂后诸证消失。化验血沉:10毫米/小时,抗“O”<500单位。

4 顽痹兼瘀,搜剔燥湿兼化瘀

顽痹的病程长,病势剧,治疗颇为棘手。业师认为:“本病之初由正气亏虚,感受风湿热邪,痹阻于肌肉、筋脉、骨节,使气血运行不畅。久则湿凝为痰,血停为瘀,痰瘀互结,阻闭经络,深入骨骱,出现关节肿胀、畸形、麻木、活动受限。”其脉多细涩,舌多紫暗或见瘀点。业师根据本病多兼瘀滞的病机特点,自拟一方名“顽痹汤”,药由蜈蚣、全蝎、蜂房、威灵仙、白芥子、土茯苓、小茴香、党参、知母、赤芍、甘草组成,方以虫类药为主,搜剔入络之湿瘀痰结,冶活血、通络、除湿、益气为一炉。证之临床,疗效甚佳。

【举例】吴某,男,19岁。自诉1989年冬开始出现指趾关节疼痛如锥刺。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中西药治疗不见好转。半年后疼痛加重,指趾关节及右踝关节肿大变形,行走不便。诊见脉沉细,舌暗淡,苔薄黄少津。证属顽痹,治以搜剔燥湿、化瘀通络,方用自拟“顽痹汤”。

处方:蜈蚣4条(冲服),全蝎12克(冲服),蜂房30克,威灵仙30克,白芥子30克,土茯苓30克,小茴香12克,党参30克,知母30克,赤芍15克,甘草15克。

服上方3剂痛减,又服5剂后痛止,关节屈伸自如,惟关节肿大未除,原方去白芥子、知母,加黄芪常服。

5 骨痹多虚,养血补肾壮筋骨

骨痹,多由血虚、肾虚以致经脉、筋骨失养而成,《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本证由于邪留筋骨,其证久痛缠绵,时轻时重,骨节痠痛无力,屈伸时加重。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X线检查可见关节周围有钙质沉着,关节边缘有外生骨疣。业师宗“治风先治血”之旨,以四物汤为主,伍狗脊、骨碎补补肝肾,强筋骨、健腰膝;配威灵仙、葛根、山楂等除湿活血通络,枳壳行气。

【举例】谭某某,女,41岁。患腰痛3年,活动受限,X线拍片诊为腰椎骨质增生。诊见脉沉细,舌暗红,苔薄白少津。证属骨痹,治以补肝养血,补肾壮骨。方用四物汤加味。

处方:狗脊30克,骨碎补30克,枳壳15克,知母15克,威灵仙15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赤芍30克,熟地30克,葛根30克,山楂30克,甘草10克。

患者守方服药20剂,诸证若失。

6 体会

从以上病例可以看出:业师治疗痹证,除顽痹系自拟方外,其余各例均由古方加减,似无奇特,但其貌似一般的治疗中,却蕴含了独特的风格。其一,无论何种类型的痹证,在祛邪的同时都兼顾了扶正,这正合《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中人也,……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之旨。业师常言,风湿之病多系因虚而致,又因此病多反复发作,正气已受邪气戕贼,祛风燥湿之药虽属必用,但如单用久用,必使正气更虚,导致病情加重,终可致损致残,以致无法挽救,应及早想到“投鼠忌器”之论。其二,业师常云,寒湿之邪,其性固着,最易滞经阻络,妨碍气血运行,又兼气虚推动乏力,瘀阻日加,以致痰瘀互结,形成第二病因。新旧合邪,其势益甚。故在组方时常加活血化瘀之品,以期并挫其势。《证治汇补·痹论》云:“初起强硬作痛,宜祛风化痰;沉重者,宜流湿行气。久则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实为经验之谈。在选药方面,业师云,活血之药兼具益血之功者,首选鸡血藤,次选丹参;祛经络之痰较著者,首选白芥子,次选威灵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