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脸婆看过来,中年女人看过来,气血双补的方子,让你容光焕发!
黄脸婆看过来,中年女人看过来,气血双补的方子,让你容光焕发!
人食五谷、自然衰老。身体正在衰老的标志,看看你中了几个?要想减缓“老相”,还得从这些方面下手。
过了25岁,不管你是否愿意,很多女性朋友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衰老在加速。18岁的时候,不化妆,脸色也红润有光泽,但是过了25岁,脸色发黄、毛孔粗大、长斑等等问题,好好的一个仙女,为什么要变老!
自然衰老,是一个现实却又残酷的问题,除了年龄增长伴随的自然衰老外,一些日常不注意的细节,也很有可能让正值青春的靓丽美女,不经意之间变成“黄脸婆”。
人体逐渐变老的三个标志
●枯黄:血液亏虚,失于充养
很多人到一定年纪后,就会发现自己的皮肤黯淡无光且发黄、有的甚至于头发也会变得枯黄,这些都是“黄”的表现。我们的皮肤和头发需要气血滋养,如果体内气血不足,身体便会选择“弃车保帅”,重点保护内脏。血液亏虚,失于充养,缺少气血滋养的皮肤与头发便会变得黯淡无光,甚至于发黄。
●乏力:气血两虚,推力不足
有些人劳累了一天,休息一下就好,但是有些人可能只是让他站一会儿,都会觉得很累,而且要休息很久才能缓过劲来。像这样疲倦乏力,也是身体在变老的一个信号。气是阳,血是阴,当体内气血两虚时,就容易因为气不足,而致使推力不足,让身体觉得疲累乏力、少气懒言。
●冷:阳明脉衰,能量不足
年轻人常调侃:“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这句话虽然是调侃,但是从中医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妈妈比孩子“老”一些,身体各种机能的能量供应不足,致使身体更怕冷。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焦”通憔,意为憔悴。说明女性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阳明经脉的脉气衰少,面部开始憔悴。
阳明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气血比较旺盛,所以如果它受损了,对气血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于妈妈们来说,正是因为阳明脉衰,气血滋养不够,让身体更怕冷。
气血是女人的根本
《内经》中言:“人之所有者,血与气尔”。气和血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中又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气为阳,血为阴,血没有气来化,就是死血;气没有血来运,就无法生化。
气与血的关系:
▶气能行血:我们呼吸的精气和浊气称之为气,广义上将身体生命功能的体现称为气我们常说的气有很多,比如脾气、卫气、营气等等,不同的「气」有不同的作用,不过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作用——人体的动力。如果一个人的心跳、呼吸停止了,那么生命指标便没有了,这便是气的行血问题。
《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
▶ 血能养气:中医认为,营血属阴,内有津液,这个津液为卫气,气又可以化津液,卫气属阳,行于脉外。血又可以生成血气,也就是营分,营阴、津液又可以入血补充血液,营气又可入气,补充津液。这便是气和血的一个转化关系。
女人离不开气血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
——《灵枢·决气篇第三十》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气虚,容易造成气短懒言、肌肤弹性差,而血虚则易出现心悸、失眠、面色无华等表现。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尤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气血更是根本,只有气血充足才能使面色红润、有精神。
血离不开气,气离不开血,气血充盈,才能让容颜如水般滋润而美丽。
该如何减缓“老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就相当于我们体内的气血津液,面部发黄、身体机能的衰老都和此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想减缓“老相”,还得从以下各方面下手。
调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通过药膳来补气血,是很多人都容易接受、也易做的方式。
当归,《药典》记载:其味甘,辛,性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被称为“血中之气药,血中之圣药”,素有“十方九归”和“药王”之美称。这里推荐两个与当归有关的药膳。
▶ 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料及做法:当归10克、生姜15克、羊肉250g,熬煮成汤,即可。
此药膳为医圣张仲景所创,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此汤中当归补血活血、散寒止痛;生姜有解表、温中散寒;羊肉可温补精血。
▶ 当归补血汤
配料及做法:当归10g、黄芪50g、煎水饮,即可。亦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减克数,保持黄芪和当归以5:1的比例即可。
此方为金元时代李东垣在《内外伤辩惑论》中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剂,为历史上的补血名方。由黄芪和当归以5:1组成。此汤中黄芪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之源;当归补血和营,以充实造血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