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用上激光雷达,巨大市场呼之欲出!
⬆︎ 点蓝字关注
全球风口 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侦察兵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一说到黑科技,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现在已经有大量的黑科技走进我们生活了。本周就介绍那些走近我们身边的黑科技。
大疆在10月13-15日召开的2020 InterGEO 德国国际测绘地理信息展上,发布了全新的“激光可见光融合解决方案”。不要被专业术语吓到了,简单说就是:无人机上装上了激光雷达加上可见光相机的地理信息测绘系统。它的用途就是对地表进行测绘,生成三维的地图。
丨传统的测绘技术
要理解这个技术,我们先来说说传统的地理信息测绘系统。我碰巧知道传统的地理信息测绘,源自于十多年前我的一个亲身经历。当时我帮助中国移动和高德地图谈合作,高德地图和四维图新是当时中国仅有的两家导航信息的提供商。当时智能手机应用已经发展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手机导航。但是对这两家公司来说,手机导航并不是最赚钱的,最赚钱的是车载导航:也就是在车里装上移动的SIM卡,让汽车具备导航能力。
为了让车载导航这个项目能够顺利合作,我当时还是费了不少心思的。主要的难点在于:一边是大车厂,一边是中移动,中移动跟任何人谈合作一向是冲在最前面,希望自己能有更高的话语权和曝光量。但问题是,跟车厂合作,车主是车厂的用户,而不是移动的用户,所以只能把移动藏在后面。我当时做了不少协调工作,给移动讲道理。最终移动让步,同意由高德和四维代表移动去跟车厂谈合作。
因为当年的关系,我能够深入观察这个行业。高德当时的董事长侯军给我讲过他们做测绘的故事。高德四维这两家公司,每家都有上百辆车每天都在路上跑,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路上不停地采集信息。怎么采集呢?一边记录路面状况,一边拍摄视频。然后把拍好的视频拿回来做处理,对照着视频在地图上进行标记,道路上什么时候转弯,哪里有红绿灯,包括路边的商户信息、加油站等等信息都会记录下来,把它们生成POI信息点进行标记。这些POI信息,使得我们的车载导航和手机导航能够顺利使用。
高德当时不光做路面信息,同时也做地理信息的测绘。路面信息是二维的,而地理信息是三维的,这就需要用到激光雷达。当时高德用的是进口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复杂,成本很高。这款机载激光雷达通过往正下方的垂直方向发射激光,通过光脉冲往返时间来测算距离,一架飞机要往返飞行很多次才能把某个区域的地理信息完整地测绘出来。机载激光雷达是当时相对比较精确的技术手段,如果用卫星也只能测绘二维的图像,缺乏对高度这个维度的测量。
不过,激光雷达设备本来就已经够贵了,租飞机更贵。这个成本太高了,高德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和军方合作,高德承担空军训练用的飞机的油钱,军方飞行训练的时候,把激光雷达搭载到飞机上,顺便帮高德把测绘给做了。这就用置换合作的方式完成了很多测绘项目。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高德那样干,在国内只有极少数的机构能做。即使对于这些能做的机构来说,地理信息测绘也一直是一个痛点,因为测绘又麻烦又贵,所以地理信息的更新频率很低,这在平时还好,毕竟地理信息总体改变不大,但是会有少数需求,比如对重点地区的植被覆盖做年度普查,比如地震导致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等等,都需要及时测绘。为了这些少数的、特异性的需求,专门租一架飞机去飞一趟不值得。所以地理信息测绘一直是一个难点。
丨大疆优势
大疆这次推出来的激光雷达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不但实用,性能也是不错的。一次飞行能够测两平方公里,因为融合了激光和可见光数据,可以生成彩色的3D图像,精度是厘米级的。测量的穿透力也很强,比如测量森林地域的时候,不光是树木的数量、树冠高度等信息,地面高度也能测出来,生成地形图。不过大疆的激光雷达也有劣势,那就是相比大功率的机载激光雷达,测量距离较短,能测出的最大距离是450米,只比车载激光雷达的200米多一点儿。
总的来说,大疆的激光雷达是一大进步,可以完成局部地区的高精度测绘需求。它可以成为大型机载激光雷达的重要补充,因为更灵活,成本低。在局部的地理信息测绘上,我相信会越来越多地用到大疆的激光雷达了。
我在2020年1月的CES展上,就提到:激光雷达已经过了比拼科研领先的时候,尤其是在市场潜力最大的车载激光雷达,因为各家生产的激光雷达的性能普遍都已经达标了,激光雷达现在拼的已经是量产了。也就是说,谁能够把激光雷达的产量提上来并压低成本,谁就有可能胜出。当时就看到了几家宣称可以实现量产的激光雷达提供商,像Velodyne,国内的禾赛科技。
CES展上大疆首次发布了激光雷达,我当时就跟前哨CES考察团的团员们说:大疆的激光雷达应用到车载上略有点儿晚,因为现在已经到了人人都在比拼量产的阶段。但是如果能用到无人机上,就非常适合。因为无人机本来就是大疆擅长的领域,相信大疆也能更好地完成整合。
转眼10个月过去了,大疆发布激光雷达无人机,证明了我当时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大疆只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从发布到完整产品的交付,产业化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这是中国优势的又一次证明。
丨未来市场
激光雷达正在逐渐打开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这个市场已经呼之欲出。尤其是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巨大的市场需求:连10月14日新发布的iphone12都集成了激光雷达,测量原理也是一样:发射激光来计算往返距离。但是手机的激光雷达测量距离短,大概只有几米远;而工业级3D相机能测量几米到几十米;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能做到200米;而这次大疆的激光雷达能做到450米。我相信在未来,随着大疆激光雷达的技术演进和迭代,很有可能提升到上千米甚至几千米的测量距离,在未来某一天彻底替代掉用大飞机搭载激光雷达来进行测绘。
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新技术刚出来的时候,拼的是技术。当技术成熟的时候,不需要靠技术升级来获得用户,比拼的就是成本优势、规模优势了,也就是量产能力。而量产能力恰恰是中国优势体现的时候。激光雷达即将进入成熟期,中国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彰显。至于下一步如何发展,我认为:基于激光雷达的软硬件能力都已经具备,相关的市场应用如果能充分挖掘出来,是未来最大的机会。
这也是对中国企业的考验。我们不光要强调科技,也要强调对科技应用的挖掘。激光雷达是最典型的例子,随着5G技术的成熟,我们可以用激光雷达进行大量测绘,生成的3D信息可以放到数字平台上,从而更好地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融合,进一步催生出一大堆新的应用。在未来,利用现在的技术,找到更好的应用的企业,很有可能是最大的赢家。
“找应用”将是未来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的主旋律。目前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在3D扫描、生成虚拟数字信息方面,技术能力已经完全能满足市场需求了。这个时候,各家企业尤其需要有引领市场的能力。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除了车载激光雷达用于无人驾驶、大疆无人机用于地理测绘以外,还有没有更多的应用?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应用需求,而未来的那个巨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他有坦克,也就是硬技术,而是他能用坦克打出闪电战来,也就是能找到最能发挥技术优势、又有巨大市场的应用。
对于造坦克的企业,也要有引领市场、启发市场的能力。技术可以自己开发,但市场应用的发掘一定要靠整个产业生态共同努力。对于大疆来说,技术能力、量产能力都已经具备,大疆本来就是无人机领域的领导者,又发布了无人机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产业地位。但大疆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同行的竞争,而是整个无人机市场不够大,这才是大疆面临的最大考验。
打开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应用的生态化建设,办开发商大会。像苹果、谷歌、微软,各大IT平台企业每年都会召开盛大的开发者大会,把自己的未来研发方向、合作规范调整、相关技术接口等等向开发者公布,积极展示自己平台上新开发出来的各种创新应用。
大疆已经是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了,接下来就需要成为一家打造产业生态的平台型企业。产业生态繁荣了,大疆第一个受益。我们期待大疆盛大的开发商大会召开,在大会上看到丰富多彩、眼花缭乱的无人机应用。希望开发商大会能办得成功,办成一个开发者狂欢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