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题材电视剧,常把犯人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什么身份?
我国从秦代开始,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除了传统的五正刑(笞、杖、徒、流、死)外,还有大量的补充和附加刑,即所谓“闰刑”。
这种正闰结合的方式到了清代则发生了一些改变,流放等刑罚被视为正刑,而闰刑中则增加了一种名为“发遣”的刑种。
严格来说,我们在清宫剧中经常听见的那句“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其实并不是流放,而是发遣。这一制度之所以能在清朝得到广泛的施行,与宁古塔这个地方有着很大的关系。
宁古塔并没有塔。流人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写道:“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
也就是说,“宁古”两字是满语中“六”的音译,而“塔”则是“个”的意思。虽然“六个”这样的名字听上去有些土,但宁古塔本身还是满族的崛起之地。
16世纪中叶,女真部落内部极为动荡,“强凌弱,众暴寡”的事件层出不穷,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万历十一年,他以十三副遗甲起兵,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而宁古塔,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被设为重镇。在满清入关之后,宁古塔的重要性依旧没有减少。
一方面,这里是满族的“龙兴之地”,是八旗军传统的势力范围和根据地,意义重大。
这点从后来清政府严禁关内汉人前往关外搞开发的封禁政策中可见一斑,不仅是宁古塔,满清甚至将整个山海关外,都看成是不容其他民族染指的“自留地”。
而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防范沙俄“咸猪手”的军事需要。
原本偏居东欧平原一隅之地的俄罗斯开始崛起,同样是十六世纪中叶,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罗斯自此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早在1649年,沙俄侵略者就已经派遣远征队袭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
也就是在这之后,清朝有了“以驻防宁古塔章京海塞……率兵往黑龙江”的记载。可见,直到此时,宁古塔依旧是清朝重要的边防重镇。
但问题也由此而来,毕竟想在边境建立军事防御,除了驻守军卒之外,还需要填塞大量人力。也只有这样,设立的军堡才不会因孤立无援或补给困难而失效。
可宁古塔位于如今我国的松花江流域,虽在东北有“小江南”之称,但说到底仍是苦寒之地。这种情况下,想要从中原地区往这里迁徙人口,必然带来巨大的恐慌和矛盾冲突。为避免这种社会危机的爆发,清廷一开始选择利用奴隶充填宁古塔。
满族入关之前,曾通过与明朝乃至朝鲜激烈的战争,获得了大量的奴隶,这些奴隶绝大部分被掳掠至当地成为满族旗人家仆。他们被称之为“阿哈”,即满语“奴隶”之意。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的“包衣”,则有“家的”意思。“包衣阿哈”连起来就是“家内奴隶”。
但随着战争结束,奴隶有些不够用了,不得已之下,清廷以发遣为名,将罪犯及其犯属一同押送至宁古塔,给当地的驻守军人为奴。这便是发遣刑的由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驻守军人,即题目中所说的披甲人。
披甲人原本是由其他势力、降人和叛民组成的仆从军,这种军队无论是士气还是战力,都无法与精于骑射的旗人相提并论,因此在一开始,披甲人只能在战场上充当辅助和炮灰的作用。除此以外,他们最大的利用价值反倒是驻守边境地区,来节约满清正规军的军力。
但到了明清交锋后期,清军所拥有的地盘越来越大,军力匮乏的短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不得已之下,这些降人出身的披甲人也开始执行越来越重要的军事任务。逐渐地,“披甲人”一词不再含有侮辱性的含义,反而成为驻守东北老家军队的一种统称。
如果对南北朝历史有所了解,就会发现这种演化的轨迹,几乎与北魏时期六镇军卒成分和地位的变化极为类似。但这同样也给予清廷了一个提醒,如果不能善待这些驻守苦寒之地的士兵,那么大清也有可能重蹈北魏末期六镇兵变的覆辙。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被“发送宁古塔”的罪犯,其实就是清朝政府用来安抚当地驻军的一种消耗品。这些罪犯的待遇和处境也就可想而知。
许多犯人因为不堪忍受披甲人的凌虐和欺辱,选择暴力反抗,但反抗者一旦被当地官员抓到,下场也格外凄惨。
在《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全宗》这部资料中,就记载了大量这样的例子:康熙三十年,包衣康玉杀死他的女主人后被抓,处以凌迟,雍正四年,包衣纪二杀死其主一家九口,同样是凌迟处死。
相比之下,反倒是一些犯官的处境要稍微好上一些。
这些犯官无论身份如何,但既然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大多都是饱学之士。这些人通过自身的才能得到当地贵族及官僚的欣赏,不仅不用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更能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
比如雍正朝名臣陈梦雷,在被发往宁古塔后开馆授徒,“塞外十余年,公卿子弟受业者众”。所以说,不管到了哪里,“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都做不得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