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妙手还是败笔?
2017-12-14
1947年6月,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1、第2、第3、第6纵队13万人组成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亦称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创建大别山根据地。
这次行动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叙述上,千里跃进大别山曾被誉为是神来之笔,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胜利,是“伟大的战略转折”。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后逐步解放思想,历史史料的不断被发掘,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也遭到了怀疑。
在当时,毛泽东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有三种前途估计:一:损失很大到不了大别山,被打了回来。二:损失很大,到了大别山,但没有站稳脚跟。三:到了大别山,站稳了脚跟。在这三种前途估计中,毛泽东唯一肯定的是:损失很大。
有文章指出,刘邓大军确实大伤元气,不仅丢掉了全部的重型装备,还失去了过半人马,以至于刘邓到达大别山后不得不分散开打游击,遇到稍强的国军便遁形得无影无踪。到了战略大决战的时候,它并不能独当一面完成作战任务,而华野和东野却在短短的两年中,迅速发展,成了毛泽东手中的王牌,这不能不说是千里挺进大别山造成的后果。而且他们并没有在大别山站稳脚跟,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成果是不是如官方宣传的那样大,有待商榷。
有观点认为千里跃进大别山不是像正史中说的那样,达到了目的,而是失败的,没有减轻陕甘宁和山东的压力,反而被国民党军队打的在大别山打转转,就如同王震的三五九旅下江南一样无功而返。有不少人进一步认为,刘邓大军如果不是千里跃进到大别山和国民党军打转转,而是留在中原,与华东野战军及陈赓兵团互相配合,大量歼敌,则更有助于战争全局,战争有可能更早结束。
但不少反对意见指出,看问题要看全部,光看局部是不行的,战争以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作为标准,不以损失大小来论。
从当时国共内战的形势看,蒋介石拟将战争引向解放区,“消耗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趋于枯竭,走向失败。”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济源已经出现了百姓逃亡现象,这已经是根据地经济崩溃的一个信号,刘伯承在谈到严重性时指出“有演化成中央苏区结局”的可能。
随着国民党军不断集团推进,中共丢掉了苏中、苏北、鲁南,在路中和敌军相抗,身后只剩几十个县还可回旋,余地甚小。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后来谈到当时的局面时曾感叹道:“山东的水都快喝干了!”
形势如此,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去开辟新解放区,减轻老解放区的压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做出的一个选择。
按照毛泽东的设想,在国共内战刚开始时,他就已经筹划让华中局打到外线去,甚至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后经华中局联名反对而罢休。
到了1947年1月,这个任务落到了刘邓大军上。当年6月,刘伯承与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刘伯承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
邓小平认为完成了任务,他在报告中说,“由于我们的跃进,使蒋介石征兵100万的计划只完成50%。逃兵便有30%-70%。现在靠拉夫来凑数,这等于消灭它100万,形式不能不起变化,这就是敌人输了,我们彻底的胜利了。”有分析指出,这个话肯定有乐观和夸大的成分,但是不能否认,他的思路是对。在我你的地方活动,一定影响了你的经济,你的征兵,你的拉壮丁,就像国军在解放区做的一样。
此外,大别山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要害,往东可以威胁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往西可以威胁水路交通要道武汉,还可威胁到江苏、安徽、河南、湖南等多个重要地区。同时,大别山区是长江中下游北岸唯一的成片的山区,没有公路铁路,国军辎重无法进入,很适合共军的游击战,进能攻,退能守。
这一支直插敌人心脏的军队使蒋介石不得不集中整11师、整10师、整9师、整85师、整7师、整48师等精锐部队共计33个旅围攻,牵制了大量兵力,减缓了其他方向的压力。
从这个角度上看,刘邓大军也完成了与国民党争夺外线的战略主动权,同时能达到割裂南北分界线的目的。刘邓中线反攻后一年,中共先后在东北和华东、中原地区开始获得决定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