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长粉瘤、脂肪瘤,都是一条藤上结的瓜,...
浑身长粉瘤、脂肪瘤,都是一条藤上结的瓜,同样的方法统统解决。手术虽然方便快捷,但全身的瘤,岂不是“千刀万剐”?
前几天,一位读者给在后台给我留言,说自己几年前胳膊上长了几个小疙瘩,大概有龙眼核那么大,一直没什么没变化,不痛不痒的,就没在意。
但是最近,发现后背也长了一些,十分担心,害怕以后长得满身都是,问我该怎么办。
我告诉她,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什么问题,再考虑是手术,还是用中医汤药,这个都看个人意愿。
不过我不主张手术,一个是考虑到复发的可能,再一个,也能避免身体阻滞不必要的损害,不过手术快是真的。
曾经我就见过类似的病症,比她那个严重的多。
是一个男性患者,也是早几年胳膊上长了些包块,大小不一,小的有黄豆那么大,大的有鸽子蛋那么大,后来前胸后背都有了。
医院诊断,说是多发性粉瘤和脂肪瘤都有。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粉瘤。按照西医的说法,是皮脂腺排泄管堵上了,里面的东西逐渐膨胀、堆积,皮脂腺囊状上皮就被憋得鼓起来了,也叫皮脂腺囊肿。
不管是粉瘤还是脂肪瘤,医生给出的回答都是一个字,切!
患者一想,一两个的,切就切了,关键是身上长了这么多,那岂不是更“凌迟”了一样吗?所以就想看看中医有办法吗。
我了解完患者的情况,便给开了一张方子:
茯苓,砂仁,白芥子,川贝母,海蛤壳,制半夏,橘红,昆布,海藻,生甘草。
患者服药十四剂,瘤缩小了一些,也变软了。原方去掉贝母,加入生牡蛎。
又服了十四剂,小的疙瘩已经消失不见,大疙瘩也变得很小了。继续服药,最终,所有疙瘩都没了。
其实,不管是粉瘤也好,脂肪瘤也好,这都是西医的命名、分类。在中医看来,和都是一条藤上结的瓜,都是痰核。
所谓痰核,就是痰湿运化不及,凝聚而成。
痰湿的产生自然和脾有关系。脾主运化,如果脾虚,水液运化失常,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痰湿。
治疗的时候,以化痰祛湿、软坚散结为主要方法。
方中,橘红,理气化痰,制半夏,燥湿化痰;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贝母消痰散结,海蛤壳软坚散结。
茯苓、砂仁,健脾利湿。
牡蛎、海藻、昆布都是为了增强软坚散结、化痰除湿的效果。
方子很简短,也非常好理解。
中医从来不辩病,只辩证,不管什么病症,只要对证了,那病症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