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玩一个游戏,下面是4种比较常见的药材,你能叫出来几种?正确答案在文末公布~
对中草药的印象,源自小时候村里的一座门诊,那是我们经常去的两个门诊之一。柜台后深褐色的药柜有无数小抽屉,每个抽屉上写着三种叫不上名的药材。药柜好像并不常用,落着灰尘,在逼仄角落里老态龙钟。和柜子一同老去的还有里面的药材,陈旧、过时、不理解,应该是大部分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如此认知也适用于未到安国前对他的感觉。这座传承千年的东方药都,大概就像中药熬制剩下的药渣,无趣无味。但我忽视了时间赋予一座城市的内涵,究竟拥有多么巨大的力量。说安国,还是要从2000多年前的一个人说起。你也许见到过这样的智力答题,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医圣、药王、药圣......对号入座,简直傻傻分不清楚。就像财神还分五大、四方财神一样,药圣在不同地域也有不同说法,但邳彤似乎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
西汉末年,王莽倒行逆施。刘秀随兄起兵,号舂陵军。王莽政权败亡后,舂陵刘氏子弟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刘秀被派往河北招抚各势力途中,由邳彤(衡水人)等一干人辅佐,与更始政权决裂,建都洛阳,后统一天下建立东汉。刘秀本来打算回归更始朝廷,正是听了邳彤一席话,才有了东汉,所以范晔《后汉书》说他“一言可以兴邦”。
邳彤死后,葬于安国。传说宋朝时,邳彤显灵,治好了赵匡胤第四子“宋秦王”的病。宋秦王遂在坟茔周围建药王庙以祀之。南宋时,邳彤加封“明灵昭惠显佑王”。不过这些大概都是清人附会,清之前史料并无记载,但邳彤被神化“药王”成为安国“代言人”绝对在清之前且由来已久。约在明代庙宇落成,进香参拜者纷至沓来,药王庙附近渐渐形成安国庙会,成为自宋以来明清达到鼎盛的安国药材行业的又一重要据点。邳彤的墓就像滴在宣纸上的一滴墨,在近两千年的时光中不断晕染,终成就了这座满城药香的“东方药都”。
药王庙门口广场上建起巨大的邳彤像,似有喧宾夺主之嫌,但两根高达24米,重约15吨的铁旗杆成功地扳回人们的注意力。无论百年间其上悬挂过喜庆的红灯笼还是翻飞的彩幡,它们代表的都是安国高度。木牌楼同样精美,正面匾额书“显灵河北”,背面“封加南宋”。山门上的“药王庙”由“刘罗锅”刘墉书,三道密集的匾额像一股汹涌波涛,将你推进沉淀深厚的药王庙。
门口竖旗杆的风格,很像许多地方的山陕会馆,加之底座铸刻的商帮名字,猜测药王庙也承担了一些商会职能。
阴历4月28和10月15是安国民俗节会,届时会有祭拜邳彤等热闹的活动。可以带父母、老人来凑凑热闹。第二进院落正中就是邳彤墓,墓上建亭,亭内立枣木穿龙透花碑,刻着邳彤加封的名号。西墙上有几块石碑,密密麻麻刻着功德主所捐银两,相当于古代的“政务公开墙”。墓亭后两座主体建筑饰有精美琉璃,殿内山尖或走马板处均残留明代壁画,绘八仙或邳彤生平事迹。最后一进院落新修的巨大仿古建筑,纯属画蛇添足,倒和邳彤像首尾呼应。院里众多石碑、石刻林立,中间留出一条小道,仿佛时空隧道。
药王庙附近如今依然商贾云集,但大多是经营餐饮小食,能在这里吃上比较道地的民间美味。离开药王庙,前往中药文化博物馆。此馆虽然在比较破旧的商业楼中,不甚起眼,却是认证的国家三级博物馆,在这你可以对安国药材和中医药有系统了解。也是在这,我发出万物皆可药,没有一种药材能“活”着走出安国的感叹。无论是液体浸泡,还是晾晒成干,千百种药材令人目不暇接。入药的活体动物标本不多,只有一只刺猬,在灯光照射中仿佛随时会醒过来。
安国药材贸易如今大都集中在安国数字中药都,近年新修的大型商品集散基地,也是一家3A景区。在这可以买各种你想到想不到的药材、保健品,看球幕电影“探秘中医药”,吃养生药膳,在顶层巨大穹顶下喝咖啡。对于我,只要一个地方有好喝的咖啡,就够了。
“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这句古老的slogan在安国随处可见。并无夸大的口号下是千年中药材加工、流通的历史,更深处则是中医这门“生生之学”在黄土地扎根而衍生出的悬壶济世、医者仁心这样的人文精神。开篇的四种药材分别是:金银花、板蓝根、茯苓和蒲公英。你猜对了几个?
- The End -
版权声明©:照片均为个人拍摄、制作(除标注作者外),版权归旅行路上遇见菩萨所有。转发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