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尔篆刻,“质”问篆刻何为?

来源:稷下篆刻雅集

朱培尔1962年生于江苏无锡。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主编兼社长,《中国书法报》总编兼社长。先后担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篆刻艺术展、文化部中国艺术节书法篆刻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全国篆书展、全国草书展、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新人展等展览评委;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被全国新闻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文联出版报刊业改革发展先进人物等。

篆刻何为:致朱培尔先生
老师,您好!
当代篆刻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由石头引发的文人篆刻,经过朱简、汪关、程邃这一生命力最蓬勃的时期之后就开始走向精致、完美。生命力逐渐下降,到清末气数已尽。因为,印章彻底的失去了“征信”的功能,附庸于官僚阶层的旧式篆刻文人也不复存在。篆刻进入了一个等待新形式、新天才出现的沉寂期。从秦汉至唐宋之间,也出现过这样的沉寂期。这种等待可能是几十年,也可能是几百年甚至更久。但是,当代篆刻却很幸运,在短短百年之后就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想这个时期,应该称之为“艺术篆刻”时代。篆刻走出了由篆到刻的二度创作形式,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代理论和创作实践,使篆刻进入了直抒胸臆、表达性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从宋元算起的文人篆刻千年来许多人向往,但从没能真正进入的境界。印章体积虽小同样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情感而进入艺术之林。篆刻成为与诗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这无数代人的审美理想,开始得到了实现。
五湖三岛在胸中 5.8X6.6
“抒情是艺术产生的唯一前提”(陈振濂语);“意的核心是情”(石涛语)。本真是抒情,写意也是抒情。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印坛,不愿意说“抒情篆刻”这个话。其原因,也许是觉得“篆刻不能像行草书一样挥洒抒情”。篆刻能不能像行草书一样挥洒抒情?回答是不能!也没必要!篆刻有它自己的抒情方式。在您的篆刻理论中常常能看到“抒情”的理念,您的篆刻创作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在您之前,没有人能够做到在方寸之石上以刀抒情,说篆刻不能抒情是可以理解的。就象是在王洽没出现之前,不能说可以用泼墨的方法画山水,在梁楷没有出现之前不能说可以用泼墨的方式画人物一样。但王洽已经做出了泼墨山水,梁楷做出了泼墨人物,就不能够不给予承认。这是发展的规律、创造的规律。篆刻能不能抒情您应该最清楚。这是一个必须澄清的观念问题,观念不清,思想理论就会茫然,创作的方向也会受影响。如果是其他原因,如某个权威说了话,在情感上又不愿与他相左是可以理解的。人总是免不了要走一些弯路的。这种情况不说“能”,最好也不说“不能”,不拂人意也不违己意。
任意东西 5x5
关于“写意印”的“写意”是不是从写意山水画移植过来的,尚不见材料证明,意思大抵是不错。我很奇怪的是怎么不叫“尚意”印?那要贴切得多。印本来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抽象艺术,哪来写意之说。好在它已经约定俗成。从历史上看,写意印这种形式几乎与文人篆刻同时出现。也就是说第一批文人篆刻大师的作品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写意的成分,文彭、何震、苏宣比较多一些,越往后就越少。伴随篆刻史也常常可以看到偶尔被提到的写意印家。如明中的沈野,江皓臣等。活动于嘉庆时期的汪维堂就指出:“写意刀法须刀口纯熟,犹如戏墨兴笔,随意情趣,锋芒草草,与急就刀法不同,是别一种狂肆,若非刀熟,不可学坏手。”我认这是对写意印比较全面准确的表述。它证明历史上曾存在着不会太少的“写意”印家。但是,强大的正统势力不允许他们有过多的空间,因此,我们很少能看到历史上的写意印作。名气大的篆刻家每方印都有几两银子,他不可能拿自己的名声生计去冒那个“写意”的风险。风气只能在中下层徘徊。到了晚清时期,文坛、画坛思想都相对活跃起来,风气所及,印坛一定会有影响。象吴昌硕这样的大家,开始迎合一些以上层文化人为主体的市场需求,刻“写意”印。据说当时他在上海明码实价,一方印二两银子。其实他只是在传统上稍稍作了些许改良,是对印面反复修改之后的“写意”效果,被称为“既雕且凿,复归于朴”。因为他是印坛领袖能左右风向,所以产生的影响比较大。齐白石的“写意”入戏更深一些,而且其中有性情。但是他没有必要的理论支撑,线条形式很快就模式化,印面也成为齐式的布置,初期的性情转变成习惯。
长歌走天涯  3.8X5.6
当前的印坛,正是吴齐的余绪。很多人都是找到了一种线条和结构的样式便固定下来,没有思想,没有审美理念,没有精神,没有性情表现,成为玩花样。但是都叫“写意” 汪维堂看得很准“若非刀熟,不可学坏手。”功夫(修行)不到家是很容易学坏手的。现在学坏手的人很多,都借“写意”之名,用“乱头粗服”来掩饰肤浅粗俗。“写意”俗到如此,其实是艺术的不敬。
解剑独行残月 3.1X2.9
关于您篆刻中的本真。用“本真”二字评价您的作品确实十分准确,几乎找不到替代的字了。
上次我在那篇文章中用“抒情”指属你的作品,是因为篆刻历史上少有抒情的作品出现,而您的作品的抒情性又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后来细想也觉得不够妥当,因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抒情的。这样看来确实失之宽泛。后来,我在您二〇一三年的一次采访谈话中,读到了这样的两段话:“但恰恰是这种执着与手段的丰富,有时候在创作上却反而是表现力的苍白。现在究其原因是'本真’的迷失,是激情的消解。当理性战胜了艺术所需要的率性与激情的时候,你就不可能有好的作品。”您对记者说,大概到二〇〇八年左右,您舍弃了近二十年的在造型、结构外形式上的探索追求,重新找回了由情性生发的创作感觉。“但这种感觉可能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写意,也不是原来所着意的点、线、面形式的综合,而是一种建立在对古玺、秦汉传统的消化吸收、对明清文人篆刻的把握与改造,对篆刻艺术外在形式圆融于心以后的一种心灵释放。”这两段话明显表现您从“写意”中走了出来,回归于“本真”。当时我砰然心动,激动不已。如果说对您篆刻艺术的理解尚缺乏深度的话,那就是以前我还没有看到“本真”这一层。
得鱼忘筌 4.8X4.5
本真无法,执于任何一法无论他法还是我法,都不见本真。您对不同朝代的篆法、刀法、字法、章法;祖述传承、流派风格可谓烂熟于胸。但您的创作只见刀石之间的赤子本性。
本真无碍,执于功利名任何一念,都不见本真。以您的修养功力,完全可以任析其一家,独辟其一径,成其规模,模范当代,传名于世。但您宁愿冒“尚未定型”“刻得太快”等不被认可、理解的风险,沉浸于生命阐释的酣畅之中。
本真无滞,任何思想的追求、意境的塑造,都不见本真。您的创作不矫饰、不卖弄,不做作,刀之所致,情之所致,不知何为内容,何为形式,表现的是那一刻纯粹的生命诗意。
本真无界,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任何掩饰与矫情都不见本真。
问无上道生大悲心 3.5X5.6
艺术的本真有别于三岁娃童无知的“本真”,它是数十年理论与实践的辛勤探索,阅尽沧桑之后灵魂深处的净与简;它并不是一个平面,它会被灵魂深处那个常常呼唤着的声音引导着,由个体趋向集体的、民族的、历史的精神高度。
本真的表现,必须有相应的“技”的支撑,这就要说到您的刀法。你的刀法与您的本真几乎就是底与面的关系。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的大师中,我们要求他表现出他的本真,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这象“轮扁斫轮”、“庖丁解牛”、“佝偻承蜩”一样,技与道已经与人的智慧合二为一,换了一个人也就没有这个技与道了。
大我 1.8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一下您的刀法与您的本真的关系。
我认为,您的“本真”篆刻,是建立在您对刀性与石性的理解与唤醒之上的。以刀石兴起的文人篆刻,应该是古老契刻美元素的嫡传。但遗憾的是,篆刻中刀一直被奴役,石作为金玉的替代品也从来没走出承载印文的拘娈。文人们只用了刀与石的体力,并没有从他的体魄性格上去发现美。在您这里,刀与石也回归于它们的本真。在这里,刻刀之于篆刻有同毛笔之于书法,是唯一的。没有刀的充分自由无论是在醉里还是在醒里都无法得到“真如”。
开生面 3.5
篆刻中的刀法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文人篆刻有多久,它就被说了多久,称“刀法神妙”者甚多,提倡刀法独立者少。刀法如何神妙却不见下文。清中晚期以来“写意刀法”屡屡被说起,但“写意”刀法是什么样的刀法形态却希风叙妙,各凭感觉。于是 “以刀法传笔法”便成了艺术家们追求情性表现的不二法门。这种说法,主观上是想倡导以刀直抒胸臆的审美理想。但它客观上却把刀法引上仿效笔法的歧途,使刀法永远难以独立。刀不能做笔的事,正如笔不能做刀的事一样。您的“本真”篆刻彻底走出了文人篆刻在刀上的困惑。它证明了,刀有它自己的直抒心性的形式,没必要与书法紧紧绑在一起去“传笔法”。您早在一九九四年入选“全国书法史学、美学学术研讨会”的论文中,就明确的阐述了这一观点:“篆刻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文人艺术,它既不是书法的附庸或附属产物,更不是完全依附于书法的碑刻。因此,在篆刻创作中,过分地依赖或重视属于'书法艺术’的篆书笔意之表现,是不恰当的。”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二十多年之后的现在,这种认识都十分深刻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一个仍然没有被篆刻界认识的理念。这或许是您的天性对解放刀法、感悟刀性的表述。
鹤鸣于九皋 3X5.6
在您的篆刻创作的流动之中,印面文字的线条(阴线、阳线)的生成不再是刀法的终极使命。线条与锲痕共生的印面之象,才是刀的终极使命。线条是刀生成的但它只是刀生成“印象”的一部分。刀不再围绕着线条作运动,而是线条产生于刀的运动之中,刀有更高一层的使命。这是一种全新的篆刻理念与实践,从这一点上说,篆刻艺术不是正在走向衰落,而是正在起步。
打住,打住。说起来有点收不住的感觉。我说这些,只是我的一点肤浅认识,供您参考。
陈夫洲敬上
2020/11/18
刊发时有删节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4.4X6.5
随机摄化义不相违 3.6
无礙 5.8X5.8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 3.7X3.5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4.2X7.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2X3.5
万象自往还 2.4X2.6
一切万物圆融无碍 3.8
千里同好,固于胶漆 4.5
松间开一径,秋草自相依,终日不冠带,空山无是非。5X4.8
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3.6
△将印书房公众号设为星标,不错过精彩内容
编辑不易,顺手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

  • 朱培尔:《篆刻艺术原理解析》序

    <篆刻艺术原理解析>序 篆刻理论研究是当下篆刻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书法系科很少有篆刻专业,难以培养出从事篆刻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一是在西泠印社等专业社团举办的篆刻理论 ...

  • 朱培尔​|调整或者改变我们审视传统的方式

    调整或者改变我们审视传统的方式 朱培尔 ––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调整或者改变我们审视传统的方式>. 这两天除了听专家的发言与交流之外,我在下面看到大屏幕上的嘉宾与发言人,和日常形象判若两 ...

  • 朱培尔:篆刻向何处去(一)

    书法馆 点此关注书法馆.我们都是书法播种人. Official Account 作者:朱培尔 一.篆刻与书法发展历程的比较 以书法的发展作为篆刻艺术发展的参照体系,对篆刻今后发展趋向的推断,有着重要的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3班流派印临摹结课展

    2020.4.13-2020.6.18 前言 流派印是明清时期,中国文人在文人印基础上,改革创新继往开来的印学体系,也是当今篆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由于篆刻构成的复杂因素,流派印留给当下面貌可谓 ...

  • 西泠名家朱培尔先生的篆刻作品

    @篆刻微刻 朱培尔,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书协篆刻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理事.曾被评为中国十大青年书法篆刻家.朱培尔,中国书法家协会 ...

  • 朱培尔篆刻作品欣赏

    朱培尔: 1962年生于江苏无锡,1994年移居北京.现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国家一级美术师.编审,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多次担任全国中青 ...

  • 篆刻 | 朱培尔《隐居十六观印谱》

    此印谱为朱培尔根据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画名创作,私人收藏.观非目看,乃内心观照之谓也. 漫谈我的篆刻创作 朱培尔 谈自己的创作,能够谈好并于人有裨益的不多.而议论别人的创作,或者写些指导别人怎样进行创 ...

  • 朱培尔篆刻,镇江二十四景之一

    朱培尔篆刻,镇江二十四景之一

  • 朱培尔篆刻,镇江二十四景之二

    朱培尔篆刻,镇江二十四景之二

  • 朱培尔篆刻,镇江二十四景之三

    朱培尔篆刻,镇江二十四景之三

  • 朱培尔:篆刻审美文化的当代转型

    『  一.当代篆刻审美文化的倾向  』 ▽ 1.观念的转变与拓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篆刻美基本上是以"美-审美"的认识论来看待的,对篆刻家的生命.精神和理想是放在传统的文化语境中来认 ...

  • 积翠重苍——朱培尔书画篆刻作品欣赏(一)

    编者按: 西泠印社自创社伊始,即对各类文物遗存博采兼收,以资考古.历经百余年,社藏集腋成裘,其中社员自愿捐赠.社团定向购藏以及社会有识之士的无偿捐献,是印社藏品的三大主要来源.正是有赖于海内外印人.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