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国时,受到了热烈欢迎,源于他在1949年的一个善举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回国,受到了新中国的热烈欢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新中国之所以对李宗仁回国如此欢迎,除了有国际影响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宗仁在1949年的一个伟大的善举。

1949年初,“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前有共产党将其定为头号战犯,后有李宗仁等人的“逼宫”,外面又有美国人的摈弃,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了“冬日饮寒冰,雪夜渡断桥”的哀叹。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万般无奈之下,宣布“下野”,由李宗仁担任“代总统”。

不过,蒋介石宣布下野,其实只是他释放的“烟幕弹”,实际大权仍然掌握在忠于自己的部下手里,他虽然“归隐”奉化老家,但实际上还在遥控着前方的一举一动,比如行政院长孙科,就将国民党的一些实权机关统统搬到广州,甚至就连各国使馆都要随迁,李宗仁在南京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

但是,李宗仁也并非什么事都做不成,他还是做出过一件让蒋介石无法容忍,但却让我党大为赞赏的善举,就是释放了上万名被关押甚至面临被枪决的共产党人,和一些“政治犯”。

当时,在我党和社会民主人士“释放政治犯”的呼吁下,南京司法行政部刑事司长杨兆龙积极响应,在他的努力下,司法行政部部长张知本在行政院会议上正式提交提案,得到了通过。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节外生枝,杨兆龙又特地找到李宗仁,敦请他立即签署释放政治犯的命令。

当时,李宗仁正在竭尽全力与我党和谈,因此,对这件事他是支持的,就大笔一挥,签字同意。

而且,李宗仁还提出,要一起释放被关押的张学良和杨虎城,但是,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西安事变是老蒋一生中最大的打击之一,如果不是怕影响太大,自己早就把张学良和杨虎城杀掉了,可是现在李宗仁竟然想把他们俩都放了,那自己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因此,蒋介石立即横加干涉,阻止了这个命令。

不过,虽然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没能如愿,但还是有上万名共产党人和“政治犯”获得了自由,功德无量!

具体操作这件事的杨兆龙,也受到了巨大的关注,就连海牙国际法学院也将他评为影响世界的50位法学家之一,2004年,在杨兆龙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当时健在的被释放人员,还聚集一堂,缅怀他当年的营救之功。

李宗仁此举,虽然有他的政治目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这也是他后来受到新中国热烈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李宗仁虽然心里很复杂,但是看到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心里还是非常欣慰的,尤其是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远在海外的李宗仁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深为我的失败而欣慰,正因为我的失败,诞生了这样一个新中国,中国何曾如此强大!”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乘坐飞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亲自带队到机场迎接,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

李宗仁时隔16年重回祖国,百感交集,在机场发表讲话说:“16年以来,我以海外待罪之身,感于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之下,使国家蒸蒸日上,……我毅然从海外回到国内,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病逝,享年78岁,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要了解更多的国军名将故事,可以看看历史客栈的专栏,共100篇国军名将传奇。

专栏
开国将帅列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