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讲】“员工、管理者、组织”如何实现共赢?
导读: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思想的引领。思想理论的价值,需要我们扎实学习才能深刻体悟。
不知上期课我所讲的“教练式管理思想和方法”(
点击查看上期内容),大家后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怎么样?
今天给大家带来另一个理论的分享——修路原则。
在正式讲课之前,我将提出本期核心问题:组织运行管理中,身为员工、管理者、组织分别应当如何修路,才能实现共赢?
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
01
修路原则有一个非常好玩的故事。当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感触颇深,今天我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有一个老板曾去拜访一家大型公司,这家公司的整个门面都是落地玻璃,非常气派,他和这家企业的经理一起在大堂休息处聊天,结果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看到有两位来访的客人因不注意,头撞到了玻璃门。
这时,前台接待人员忍不住笑了,那表情的明显含义是:“这人真是的,居然能撞上这么大的玻璃,走路不用眼睛看吗?”
这一幕,被这位老板和经理都注意到了。
老板问经理:“以前这儿也有过撞玻璃的事吗?”他答道:“好像也有过。”老板马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请问您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经理立即反问:“那你看到了什么问题?”老板继续开玩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你们的玻璃擦得实在是太干净了,以至于走路的人误以为这里没有玻璃。”
这就是关于修路原则的故事。
这个故事反映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反复发生却没有人来解决?比如在玻璃门上贴一根横标志线,或是一个公司标志……
为什么没有人想到这些办法?
究其根本,是因为看到问题的人,缺少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修路原则”。
02
修路原则的运用我将从三个维度和大家一起探讨。第一、员工修路,作为被管理者,员工自身的“修路”意识很重要;第二,管理者修路,作为管理者,要有一定的“修路”能力;第三,组织修路,这是组织最基本的活动,修路是为了走路,路也会越修越好走。
——
第一个维度:员工
不管是什么路,要想行使便捷,快速到达目的地,都需要不断的修路。
在组织中,要让组织发展快速,就需要有大量具备修路意识和能力的人,通常这些人就是公司的员工。
作为员工,应当不断完善自身实力,训练应对工作的各种专业技能,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培养应对“路障”的各项能力,防止被“路障”阻碍前进,这是第一方面。
另一方面在团队协作被强调的时代背景下,基本上每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成员要想取得卓越绩效,就必须互相之间精诚合作。
因此把自己的“路”修好的同时,也不能去破坏别人的“路”。
员工如何修路呢?
指导思想就是“多快好省”。
详细来说就是让员工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思考清楚如下问题:如何做得更多? 做得更快? 做得更优更好? 成本还很省?
当一个员工时时以这四大指导思想为出发点,组织和个人的进步、迭代,就变成一个积极的自驱行为,而不再是受市场紧逼的被动行动。
——
第二个维度:管理者
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一条路出现了问题,A不在这时出错,就会有B、C……在未来的某时某刻因它出错。
如果总有人重复出错,那一定是路有问题。
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担当精神,发现问题后不应急于批评下属,而应思考:这条路本身是否有问题?哪里有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比如:
如果有人干活偷懒,是否是现行的规则即“路”给了他偷懒机会?
如果有人不求上进,是否是激励措施还不够有力,或是你还没找到正确的激励方法?
如果有人需要他人监督才能做好工作,是否是你还没有设计出一套足以让人自律的游戏规则?
如果某一环节经常出现扯皮现象,是否是这段“路”上的职责划分不够细致、明确?
如果经常出现贪污腐败现象,是否是“路”给了他们许多犯罪的机会?
出现问题,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一一排查,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要立即修好“路”,移除“路障”;紧接是引导员工带着思想去工作,提升团队素质,让大家都能用“眼”看到“路障”;最后,完善相应制度体系,将新制度发文、组织培训、严格执行。
——
第三个维度:组织
邓小平有一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
工作制度就是管理规则,只有不断修订各项规章措施、完善工作制度才能保证从组织到个人“少走弯路、走好路”。
那么如何提出一套完善管理制度呢?提出一套完善管理制度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制度化与可操作性原则――管理是一种管理科学,但再好的管理方法也只是理论,如果没有可操作性那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虽然理论之树常青,但不能实践就永不会结果,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比如我们公司的管理制度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归纳出来,再借鉴其他公司的做法形成的,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2、人性化原则――管理又是一种管理哲学。管理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结合制度,弹性管理的原则。管理制度不是死的,是可以变通的,一切因人、因时、因事而宜,执行者时可以在尺度之内掌握分寸,针对特殊情况弹性处理;但又不是没有原则的无限放宽,弹性太大就没有严肃性了,把制度变成了一纸空文。
3、强制性与公正考核原则――没有制度不成管理,在任何社会都没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制度,但制度是以大多数人为对象制定的,少数人即使有意见也只能服从多数。制度定出来,主要还是靠大家自觉自律去遵守,偶尔有什么特殊情况,事先或事后说明,只要情况属实,可以放宽考核,但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成为惯例,这对遵守制度的人有失公平。
4、持续改善原则――公司制度定出来也不是就一成不变,国家法律尚需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修订完善,随着公司发展、形势变换,相应制度也会随之修改,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管理制度的完善最终还是靠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只要是站在公正立场,有利于公司工作开展和管理持续发展,所有人都可以对公司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所以,“修路”修的就是各项规章制度、机制,通过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系让个体发挥专长、部门完成任务、组织绩效利益最大化。
03
制度就是路。建设制度和机制是管理者的职责。为公司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做贡献是每一个员工的自觉。
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惩罚犯错的下属并要求他不要重犯错误,而是修“路”。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也没有完美的管理,任何一家先进的公司管理中都会存在问题。
管理进步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每次改善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时间长了,一条宽大的“路”就修好了。
组织是机制下的组织,人是机制下的人,机制就好比我们生存的环境,需要建设和维护,修路就是最好的建设和维护思维。
让组织运营更顺畅、员工工作更高效,这就是我们打造铁营盘组织的意义所在。
© THE END
来源丨《修路原则的运用思考》课程
· 转载/合作/内训/咨询,请联系小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