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两票制”不知如何破局?看看这家医院如何解除棚架障碍

如果您喜欢药智网推送的这篇文章

欢迎点赞和转发哦~


“两票制”并非十全十美,若有棚架障碍医疗发展与实际需求,就应该像这家医院这么做!

“两票制”刚性政策的全国推行,无疑给医药行业极大的压力,与之前相比,因为一下子大大缩减了医药从出厂到客户终端的层层代理及营销环节,从而大大压缩了药品商业运行的附加虚高价格水分,能极大降低减少消费者手中药品价格,降低其药品消费量,从而实现以药品改革为核心目标缓解“看病贵”之目的。然而,这只能说是医改设计者对药品改革的顶层设计蓝图计划而已,在“两票制”尚未全国覆盖、遍地开花,而仅仅是在部分地区尝试会推行的眼下现实中,“两票制”不单给医药研发生产运营带来极大的压力,也给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运营带来及设下坎坷与障碍,最为突出的便是常用普通低价药的短供、缺乏甚至消失。这就直接影响了发病比例极高的多发病、常见病的药物治疗,让一些原本花钱少、用低价、普通药就能治愈疾病的患者,不得不使用高价药品来治疗,因此重新走上“看病贵”的苦难之路。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刚性政策下的“两票制”在棚架障碍着医疗发展与实际需求!但因为“两票制”被一些地域官方冠以医改的纲领性制度措施,并对其“初显成效”大肆夸张,而不对“两票制”现实操作中出现及遮掩的弊端进行摘除和纠正,只是对其出现的不妥表象进行补短,比如短缺药品政府财政保护下的定点生产,比如允许部分低价药品价格的合理上涨等。但现实中,这些制度政策根本不能消除“两票制”带来或衍生的医药供给不良及扭曲,为什么?其实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两票制”的刚性、行政性运作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主导作用有明显的抵触,而变相营利运营的公立医疗机构和纯粹盈利性运营的医药企业,当然就要采用特殊手段办法来对付“两票制”,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药品短供、短缺及市场消失等。

当然,“两票制”下的药品短供、短缺及消失,不能否认与药品成本提升(原材料涨价、消耗增多、劳动支付增加等)、配送低利、使用销售量有限及部分药企的“弃标”有关,但科学地讲,还是与“两票制”的全覆盖有极大关系。

怎么办?有无办法改变纠正“两票制”导致衍生的这种奇怪、扭曲的不良现象,真正让基层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低价药品供给服务呢?有,请看下面一则媒体报道:

近日,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发布《关于部分不实行“两票制”的急抢救药、用量小临床必需的、市场紧缺品种目录公示》,对107个可不执行“两票制”的品种进行了公示。据了解,该医院也是全国首家对可不执行“两票制”的品种进行公示的医疗机构。

据陕西省医改办、卫计委等于2017年3月14日印发的《关于在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实行药品和医用耗材“两票制”的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全省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医用耗材采购中实行“两票制”。医院可设立过渡期,但是过渡期不得超过6月30日。依照陕西省“两票制”的文件,急(抢)救药品、罕见病药、短缺药品以及临床必需但使用量较小的药品,可暂不实行“两票制”,具体品种由医院确定,并在本机构网站上公告。

在国家版“两票制”的落地文件中,只是要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流通经营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可不执行“两票制”。为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突发事件和病人急(抢)救等特殊情况,紧急采购药品或国家医药储备药品,也可特殊处理。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大力气解决短缺药的问题,卫计委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等被列为短缺药涵盖的种类。

目前各省都在落实国家文件,积极推行“两票制”,只有陕西省的规定有所放宽。笔者认为,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机械、教条执行“两票制”截然不同,而是从实际出发,为自身医疗发展和病人治疗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台“有违”“两票制”的地方政策,有利于区域药品短缺供给保障。这无疑是一项利患利民的好政策好措施,其科学、合理及庞大需求群体的现实需求性,应该给予支持,对其他医院可不执行“两票制”的品种有提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也应该引起“两票制”设计及决策者的思考。

附:

汉中市中心医院不实行“两票制”的急抢救药、用量小而临床必需的药品、市场紧缺药品目录(共107个,其中针剂品种64个,口服品种43个)

新闻来源:药智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