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爱的回报——兰心大剧院
期待爱的回报,
不是爱的要求,
而是一种虚荣。
工作日18:45的电影,享受了包场的恣意,承受了冷气的肆意。奔着娄烨去的,顺带看看巩皇,然后发现自己确实俗不可耐,在充满娄烨特色的影片里因为巩俐一再出戏。真的没办法接受大明星于堇的荧幕形象,很多镜头里我看到了打官司的秋菊,巩俐的气场过于强大,以至于片中所有配角都被打压得模糊了样貌,幸好还有女二白云裳顽强的坚守,至少让我看到一部完整的电影。赵又廷饰演的谭呐导演,身上文人的懦弱很是扎心,却不可否认这是一份惨白的写实,在于堇的衬托之下尤其显得可悲可叹。
影片用了黑白摄影,并没有《南京!南京!》那种心灵上的冲击感,反倒让我小私地认为很大程度上掩饰了女主于堇的形象缺失。对谭呐而言,黑白镜头是加分的,弱化了他在于堇面前的小狼狗意味,提升了他的整体形象。王传君饰演的汪伪政府人员莫因之,整体表现很是流于套路,如果他对于自己的定位与追求仅此而已,那还真没有什么值得高傲的。真正的惊艳在女二黄湘丽饰演的白云裳身上,黑白光影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她分明的棱角,眼睛里的光芒不作躲藏,她是乱世里一颗闪亮的星,为纯粹与热爱奉上了所有。
娄烨依旧喜欢摇晃着镜头,看似杂乱却无法抗拒地勾引着你去一探究竟。将现实的场景照搬到戏剧舞台上,又让故事情节在现实与戏剧中来回游荡,营造出属于谍战片的惊险,同时不肯忽略娄烨自己独有的个性,影片也因此有了不同寻常的韵味。每一句对白,不管是戏里的还是戏外的,不管经由谁的口中说出,都必须全神关注,像是在解九连环,没到最后是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抛去历史事件背后的可能性,单就文学再创作电影语言来看,这是娄烨说得最成功的一个故事。我见到了孤岛最后的日子,也见到了身在孤岛心系各自主子的大小人物。那时候,人如蝼蚁,生死由命。
于堇对于谭呐来说,是精神支柱般的存在,就像休伯特对于堇的意义。不同的是,谭呐的生死由于堇作了选择,于堇的生死则始终握在自己手里。于堇显然不是个合格的战士,虽然一直强调她完成了多少艰难而重大的任务,但她是个难以控制的情绪浓烈的人,她的世界在演员与非演员两个身份中频繁切换,没有人能够预测,包括她自己。她身上的矛盾很性明显,冲突不断,甚至到最后她坦然面对的死亡,也是在回应开场时的戏剧环节。任生命那样凝固,看起来很美。谭呐是于堇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具象,因为这个人的依赖而完美了她的人生,所以,在白云裳直白出了依赖时,才会打动得到于堇的内心。白云裳是个异数,和于堇间生死交付的笃定非常具有戏剧性——我一直喜欢你——我想成为你——我成为了你!她的死去注定了于堇不可改变的死亡。
多组镜头展现了别人对于堇的依赖,有谭呐,有白云裳,有古谷,有倪则仁,不论他们把于堇当作怎样的存在,都不可避免地让那一刻的于堇有了圣母般的光辉,虽然最终的最终,他们全部直接的间接的被于堇利用,直至死去。于堇对自己养父说最后一次时,多少带着要挣扎出这个圈层的坚定,而在明知不可为时又以回归这个圈层来结束一切,一幅你不仁我不能不义的凛然。于堇这个人物汇集了太多的矛盾,内心异常丰富,表面又得克制冷静,拿起枪来分明是受过训练的战士,激战中又主动流露出悲悯与不忍。娄烨生怕我们看不懂他的反战思想,一遍遍让巩俐来重复表现。
“期待爱的回报,不是爱的要求,而是一种虚荣。”休伯特翻开那本《少年维特的烦恼》,尼采说的话。这书他曾许诺给索尔,只要护下于堇的安全就赠送,而此刻,索尔和于堇都选择了义无反顾的死去,珍珠港事件已经发生,上海的孤岛时期也宣告结束。休伯特把书抛进来垃圾堆,转身离开,看起来颇为轻松,不带任何情感地就翻了篇。那瞬间,的确悲凉!
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